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副标题: 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No.3:叛逆者之书
原作名: Jakob von Gunten
译者: 冯与瑞
出版年: 2024-3-1
页数: 204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罗伯特·瓦尔泽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85214
内容简介 · · · · · ·
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No.3:这是一本属于叛逆者的书。本雅曼塔仆人学校是一所相当不可思议的学校,它信奉的理念是“变得渺小而保持渺小”。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学生们努力学习如何正确地举手投足,以成为一个有教养且卑微的人。其中一位新生雅各布在这里并不快乐,他试图逃离。
◐“自由是一种寒冷的东西,谁都不能长久地享有。人必须不停地动来动去,就像我们刚才在这里所做的那样,人也必须在自由中这样跳舞。自由是冰冷的,同时也是美丽的。不要爱上自由。否则你收获的只有痛苦。”
◐卡夫卡、黑塞、穆齐尔、本雅明、桑塔格、威廉·加斯、库切、塞巴尔德钟爱的传奇作家,“戴着市民面具的ZUI卑微的失败专家”“温顺的流浪汉和伟大的无用人”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No.3:叛逆者之书;
◐德语直译全新译本,赋予主人公全新声音;
◐瓦尔泽读者如是说:
作为一个文学人物,雅各布·冯...
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No.3:这是一本属于叛逆者的书。本雅曼塔仆人学校是一所相当不可思议的学校,它信奉的理念是“变得渺小而保持渺小”。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学生们努力学习如何正确地举手投足,以成为一个有教养且卑微的人。其中一位新生雅各布在这里并不快乐,他试图逃离。
◐“自由是一种寒冷的东西,谁都不能长久地享有。人必须不停地动来动去,就像我们刚才在这里所做的那样,人也必须在自由中这样跳舞。自由是冰冷的,同时也是美丽的。不要爱上自由。否则你收获的只有痛苦。”
◐卡夫卡、黑塞、穆齐尔、本雅明、桑塔格、威廉·加斯、库切、塞巴尔德钟爱的传奇作家,“戴着市民面具的ZUI卑微的失败专家”“温顺的流浪汉和伟大的无用人”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No.3:叛逆者之书;
◐德语直译全新译本,赋予主人公全新声音;
◐瓦尔泽读者如是说:
作为一个文学人物,雅各布·冯·贡滕是前无古人的。他以自我挑剔为乐,这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人和《忏悔录》中的让-雅克•卢梭如出一辙。但是,雅各布身上又有着传统德国民间故事里那种冲入城堡、战胜巨人的英雄色彩。卡夫卡早年就很崇拜瓦尔泽的作品,并且在《城堡》里的部分角色身上也能看到雅各布的原型。——J.M. 库切
瓦尔泽写的是那些历经疯狂的人物,如果要把他们身上那些令人喜悦和叫人害怕的东西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他们都被治愈了。——瓦尔特·本雅明
瓦尔泽的小说充满了同情心:他意识到了生命的生物性,也意识到我们将与悲伤为伴。他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令人心碎的作家。——苏珊·桑塔格
一个对微小事物具有超凡洞察力的作家。——W.G. 塞巴尔德
瓦尔泽创作艺术的道德内核是一种对权力、对统治的拒斥……瓦尔泽的美德可以媲美最自然、最文明的艺术。他是一位真正美好、令人心碎的作家。 ——苏珊·桑塔格
如果世界上多出十万名罗伯特·瓦尔泽的读者,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赫尔曼·黑塞
作者简介 · · · · · ·
“没有人有权在我面前表现出一副认识我的样子。”
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
“瓦尔泽于1878年4月15日出生于伯尔尼州的比尔,是八个孩子中的倒数第二个,上学上到十四岁,此后在银行当学徒,十七岁离家,住在巴塞尔的时候,在冯·史拜耳公司工作,在斯图加特的时候,他在德国出版联盟找到了一份差事。经历了斯图加特的一年后,他徒步经蒂宾根、赫辛根、沙夫豪森等地去苏黎世,在那儿干了一阵子保险,又干了一阵子银行的工作,在外希尔住过,也在苏黎世山上住过,还写诗,必须说明的是,他不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为了写作,他总是先辞掉工作,因为他相信艺术是伟大的东西。”(引自瓦尔泽自撰生平)
1898年,在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维克托·维德曼、作家弗朗茨·布莱等人的提携下,时年二十岁的瓦尔泽开始发表作品。
1903年夏天,他短暂受雇于苏黎世近郊维登...
“没有人有权在我面前表现出一副认识我的样子。”
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
“瓦尔泽于1878年4月15日出生于伯尔尼州的比尔,是八个孩子中的倒数第二个,上学上到十四岁,此后在银行当学徒,十七岁离家,住在巴塞尔的时候,在冯·史拜耳公司工作,在斯图加特的时候,他在德国出版联盟找到了一份差事。经历了斯图加特的一年后,他徒步经蒂宾根、赫辛根、沙夫豪森等地去苏黎世,在那儿干了一阵子保险,又干了一阵子银行的工作,在外希尔住过,也在苏黎世山上住过,还写诗,必须说明的是,他不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为了写作,他总是先辞掉工作,因为他相信艺术是伟大的东西。”(引自瓦尔泽自撰生平)
1898年,在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维克托·维德曼、作家弗朗茨·布莱等人的提携下,时年二十岁的瓦尔泽开始发表作品。
1903年夏天,他短暂受雇于苏黎世近郊维登斯维尔市一位工程师兼发明家的工作室,为其担任助手,这段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长篇小说《助手》的素材。
1904年出版首部作品《弗里茨·考赫的作文簿》。
1905年初,瓦尔泽前往德国柏林参加一个仆人培训班的培训,同年秋天起担任一位德国贵族的仆人达数月之久。这段经历日后被写入他的日记体长篇小说《雅各布·冯·贡滕》。
1906年,瓦尔泽再次前往柏林,在秘书文员工作之余开始小说创作,并在随后三年里相继出版长篇小说《唐纳兄妹》《助手》《雅各布·冯·贡滕》,三者合称“柏林三部曲”。
1913年,瓦尔泽徒步漫游回到故乡比尔。随后“一战”爆发,他被迫应征入伍,战后移居伯尔尼。
1916年,瓦尔泽首次将自己的新作和从未出版过的散文结集为《散文集》一书出版。
1917年,散文集《散步》出版。
1929年初,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幻觉和恐惧症折磨后,瓦尔泽听从心理医生建议,住进了伯尔尼的瓦尔道州立精神病院,期间继续写作。
1933年,在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后,瓦尔泽被家人强行送往比尔的赫利绍精神病院,终其一生再未离开。他也自此停止写作。
瓦尔泽一生酷爱独自散步。1956年圣诞节,他在一次例行雪地散步时突发心肌梗塞辞世,享年78岁。
有生之年,瓦尔泽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和上千篇的短篇故事、散文作品。除正式发表的作品外,他身后还留下了大量用铅笔书写、字迹小到几乎无法辨识的微型手稿。1985年至2000年间,其中部分手稿被研究者成功辨识并编为六卷本文集《来自铅笔领域》出版。
“在我周围总存在着这样的阴谋,它想把像我这样的害虫赶走,一切与自己世界不相称的东西都要被它优雅而高傲地清除出去。我从不敢硬挤入他们的世界,我甚至连瞄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所以我生活在市民生活的边缘,这有什么不好呢?”
译者简介:冯与瑞,翻译爱好者,喜欢翻译自己佩服的作家。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雅各布·冯·贡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雅各布·冯·贡滕"的人也喜欢 · · · · · ·
雅各布·冯·贡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云深不知处,再读雅各布 冯 贡腾

与瓦尔泽一起在纸面上散步,在精神上散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4月初,大连天气刚刚暖起来,还没能调整好面对新工作节奏的那几天,下午的时间我都会领着小狗出去散步。每次走在街边,观察左手边干枯的树枝何时发芽,看右手街边的山已经开始泛绿,工作带来的焦虑感会随着迎面吹在脸上的风一同跑到脑后,整个人也都轻松了许多。 而每当这个时... (展开)
规则的反叛者,将反叛进行到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罗伯特•瓦尔泽,在精神病院里告别人世的瑞士作家。事实上,《仆人学校日记》的主人公似乎也表现出了癔症的症状——如果作者当时并未受到精神疾病侵扰,那么就真的只能惊叹其文学想象力之丰富与思维之天马行空。整个仆人学校,与卡夫卡笔下的《城堡》有异曲同工之妙。冯•... (展开)
背对深渊的瓦尔泽与面向深渊的卡夫卡

假如他拥有千万个读者,世界就会安宁很多…

八千字解读罗伯特·瓦尔泽《雅各布·冯·贡腾》:人物关系、角色解析、意象解读、写作手法、主题探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说明】阅读版本: 原作名:Jakob Von Gunten 副标题:一本日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野spring 作者:[瑞士]罗伯特·瓦尔泽 译者:庄亦男 中文版出版年: 2023-11 原版出版年:1909 正文字数: 9,866字 正文配图: 正文使用2张网络图片,如涉侵权,请联系删... (展开)>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8.2分 888人读过
-
NYRB Classics (1999)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8.4分 201人读过
-
Erein (2005)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有幸为你们做嫁衣』 (Luo.)
- 国内出版的德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雅各布·冯·贡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omo 2025-03-26 16:20:09 甘肃
“……一切重新沐浴在正午炎热的阳光里。一切仿佛都沉睡了,马车、马匹、车轮和噪声。人们困惑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那些高得快要倾倒的房子仿佛正堕入梦中。女孩儿们匆匆经过,提着她们的包裹,让人忍不住想跟她们搭讪。当我回到学校时,克劳斯坐在那里,嘲笑我。我跟他说,人有必要或多或少地了解一点这个世界。” “……你那年轻愚蠢的笑声把我的想法都搅乱了。听着就是!……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逆反。不要否定,我的兄弟,不存... “……一切重新沐浴在正午炎热的阳光里。一切仿佛都沉睡了,马车、马匹、车轮和噪声。人们困惑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那些高得快要倾倒的房子仿佛正堕入梦中。女孩儿们匆匆经过,提着她们的包裹,让人忍不住想跟她们搭讪。当我回到学校时,克劳斯坐在那里,嘲笑我。我跟他说,人有必要或多或少地了解一点这个世界。” “……你那年轻愚蠢的笑声把我的想法都搅乱了。听着就是!……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逆反。不要否定,我的兄弟,不存在什么值得追求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为之奋斗的事情。但是,这不妨碍你努力,你甚至应该非常努力。努力的目的是让你不对任何东西太过渴望,记住: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是值得争取的。一切都在腐烂。你明白吗?你看,我还是希望你不能全部理解这一切。我担心你。” (展开)
3 有用 川流 2024-07-09 23:30:51 北京
翻译烂的不知所云
0 有用 噜噜 2024-06-19 22:29:05 广东
起先觉得有点太宰治的感觉,洞悉一切又不屑一切,堕落才使他兴奋,有点恶向的意味。但是越到后面大片的幻觉想象,还有结局,我就看不懂了。
0 有用 在我的死的彼岸 2024-06-12 18:54:58 湖南
(@_@;) 罗伯特瓦尔泽也玩“大奶文学”,“一颤颤的XX”幻视某乎的情遇文学。后期校长和主角的关系稍微有些爱昧。人类的愚蠢、傲慢比大自然的美丽奇观要更珍贵、更有价值。
0 有用 森林开香槟 2024-06-12 00:08:13 上海
主角的嘴贱贱的,好喜欢,有种半死不活的感觉。看到三分之二才突然反应过来校长对雅各布是我想的那种情感吗??还有雅各布对克劳斯?前面都很喜欢,从校长妹妹死了以后变得有点奇奇怪怪了,所以只能给四星,不然真的挺喜欢,封面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