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译者: 陈英
出版年: 2024-4
页数: 224
定价: 59
装帧: 精装
丛书: 睿读经典
ISBN: 9787572616341
内容简介 · · · · · ·
《海上钢琴师》,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同名电影原作,讲述了海上钢琴师“一九〇〇”从未走上陆地的传奇的一生。一九〇〇年,“弗吉尼亚号”豪华邮轮上 ,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被船上的水手看见,抚养长大,取名一九〇〇。随着一九〇〇慢慢长大,显示出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中演奏人们从来没听过的音乐,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丝绸》讲述了19世纪中期,一场天灾几乎毁了法国的丝绸工业,受法国丝绸商人巴尔达比乌所托,退役军人埃尔韦·荣古尔离开爱妻,赴日本购买蚕种。巴里科将这一段旅程中微妙的情欲讲述得节制而充满迷思,优雅、动人。
“我出生在这艘船上,世界从这里经过,但每次就来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也只是从船头到船尾所容纳的欲望。你弹奏你的音符,在有限的键盘上。”
“我就是这样学会生活的。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过于庞大的船,一趟过于遥远的旅行,一个过于...
《海上钢琴师》,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同名电影原作,讲述了海上钢琴师“一九〇〇”从未走上陆地的传奇的一生。一九〇〇年,“弗吉尼亚号”豪华邮轮上 ,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被船上的水手看见,抚养长大,取名一九〇〇。随着一九〇〇慢慢长大,显示出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中演奏人们从来没听过的音乐,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丝绸》讲述了19世纪中期,一场天灾几乎毁了法国的丝绸工业,受法国丝绸商人巴尔达比乌所托,退役军人埃尔韦·荣古尔离开爱妻,赴日本购买蚕种。巴里科将这一段旅程中微妙的情欲讲述得节制而充满迷思,优雅、动人。
“我出生在这艘船上,世界从这里经过,但每次就来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也只是从船头到船尾所容纳的欲望。你弹奏你的音符,在有限的键盘上。”
“我就是这样学会生活的。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过于庞大的船,一趟过于遥远的旅行,一个过于漂亮的女人,一种过于浓郁的香味。我不会下去,让我回去吧。”
本书完整收录电影《海上钢琴师》原著,以及被《泰晤士报》赞誉为“文学瑰宝”的《丝绸》。由著名译者陈英全新翻译。
******************
✨ 跨越电影史与文学史的不朽杰作
✨原著被译作30多种语言,20余年热度不减
******************
我非常欣赏《海上钢琴师》,无论是故事还是语言我都很喜欢。巴里科的语言很简练,但寓意深远。也许这就是他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所在。——朱塞佩 · 托纳多雷(《海上钢琴师》电影导演)
一个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一部风格卓越的杰作。一颗由心醉神迷之魅力炼成的文学瑰宝。——《泰晤士报》
节制而优雅的行文,巴里科的欲望传说如此动人,充满微妙的情欲。——《卫报》
海上钢琴师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Alessandro Baricco),意大利作家。1958年生于都灵。曾获意大利坎皮耶罗奖、法国美第奇外国作品奖、维亚雷焦文学奖和博斯克城堡文学奖。巴里科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艺术与童话气质,富有实验性与音乐感,浓缩了人类美好而温暖的情感,既古老又新鲜,既传统又现代。
译者:
陈英,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译有马格里斯《微型世界》、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斯塔尔诺内《鞋带》、巴里科《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海上钢琴师》、格罗西《拳头》等。2020年获评“单向街年度译者”,2021 年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布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翻译奖。
目录 · · · · · ·
丝绸 85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整座城市……望不到边际。 结局,请问,能看到结局了吗? 只是喧嚣。 不是眼前的景象让我停滞不前。 而是那些无法望见的。 能体会吗?朋友,我无法望见的地方……我找寻过,但却不在那儿……在那无尽的城市中,除了那些,什么都有。 什么都有。 没有结果。我望不见的正是一切结束的地方。世界的尽头。 现在你想: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八十八个键,明明白白。键盘并非无限,而你,是无限的,琴键之上,音乐无限!这一点,令我欣喜,生命也得以延续。 但当我登上舷梯,面前就展开了一副有百万键、千万键的键盘。 百万键,千万键,无边无际,千真万确,无边无际却从未堙灭。 在那无边无际的键盘上。 在那键盘上没有你能弹奏的音乐,你坐错了位置,那是上帝弹奏的钢琴。 上帝啊,你望见前方的路了吗? 都是路,千百万条,而尘世中的你们如何选择一条。 选择一个女人。 一座房子,你的土地,一帧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 所有那世界。 压在你身上的世界,连你也不知终于何处。 究竟多大? 那种博大,一想到它,你们就不会害怕最后粉身碎骨?只要想到它,就得去经历它。 我出生在这船上,在这里,世界流动,每次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却无法超越从船头到船尾的空间。你弹奏着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无尽的键盘上。 我学会了。大地,对我来说,那是一只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途。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味。这种音乐我不会弹。原谅我吧。我不会下船的。就让我回去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9页 -
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就让我回去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海上钢琴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海上钢琴师"的人也喜欢 · · · · · ·
海上钢琴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5 条 )


《海上钢琴师》:文字与影像的差别



> 更多书评 8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8.6分 1421人读过
-
Giangiacomo Feltrinelli Editore (1998)9.0分 20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2005)8.8分 2788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8.7分 222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内意大利文学译介(2015——) (宝王白奖评委)
- 喜欢的作品 (风满蜃气楼)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书╗2024阅读记录 (深夜球迷)
- 2024我读 (sleepy Mi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8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海上钢琴师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Virginia Nemo 2024-04-17 17:10:33 云南
意大利人真是会讲故事,之前看薄伽丘《十日谈》、看费里尼的电影,常常如此感慨。本书由同样来自意大利的亚历山得罗.巴里科的两个短篇构成,一个是“话剧剧本”《海上钢琴师》,一个是略带东方主义色彩的《丝绸》。也许是由此剧本改编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太过出名和深入人心,也许是有前辈卡尔维诺的诸多短篇珠玉在前,如今看这个剧本,时不时让人想起《树上的男爵》,但又总觉得太过简洁。《丝绸》中,东方女子对西方男子的迷恋... 意大利人真是会讲故事,之前看薄伽丘《十日谈》、看费里尼的电影,常常如此感慨。本书由同样来自意大利的亚历山得罗.巴里科的两个短篇构成,一个是“话剧剧本”《海上钢琴师》,一个是略带东方主义色彩的《丝绸》。也许是由此剧本改编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太过出名和深入人心,也许是有前辈卡尔维诺的诸多短篇珠玉在前,如今看这个剧本,时不时让人想起《树上的男爵》,但又总觉得太过简洁。《丝绸》中,东方女子对西方男子的迷恋来得莫名其妙,暧昧氛围如丝绸般柔软丝滑,神秘莫测,一方面给了西方男子致命诱惑,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对东方想象、建构的结果(可以看看《蝴蝶君》,对类似东方主义叙事进行了嘲讽)。最后结局的反转看似很戏剧性,反而降低了小说企图达到的境界。(陈英的翻译没得说,非常棒,之前看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就喜欢她。) (展开)
9 有用 K 2024-03-13 19:19:50 上海
下印了(战战兢兢,终于)。一本和春天一起来临的书,也是一本适合春天开启、可以时时展开的书。在电影之外,作者(巴里科)的“天真”也一样动人。
43 有用 Francesca-CY 2024-03-22 13:14:27 重庆
很快就上市了吧。🍀 有两则童话,都有一种偏执的激情贯穿其中:永远不离开一艘船,或者把一个人带在心里。
3 有用 周厌雪 2024-05-24 18:16:56 湖南
如果说格温是通过这些符号来为人们写画像,那1900则是通过这些符号为这个世界进行画像,这是他们微小而遥远的相似性。我喜欢探寻同一作者(或不同作者)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在某些方面这也是我读取他们和世界的方式。 又比如,《海上钢琴师》 中的另一个短篇《丝绸》会让我想起巴里科的《以她之名》,虽然以她之名的故事性相对偏弱,但两者在叙事风格上是类似的,都有一种诗性和混乱的美存在。你不觉得这种写作方式更为永恒... 如果说格温是通过这些符号来为人们写画像,那1900则是通过这些符号为这个世界进行画像,这是他们微小而遥远的相似性。我喜欢探寻同一作者(或不同作者)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在某些方面这也是我读取他们和世界的方式。 又比如,《海上钢琴师》 中的另一个短篇《丝绸》会让我想起巴里科的《以她之名》,虽然以她之名的故事性相对偏弱,但两者在叙事风格上是类似的,都有一种诗性和混乱的美存在。你不觉得这种写作方式更为永恒吗,它无法穿透,却能创造出一个灌满风而轻盈的迷宫。 "他身上没有情书。" "他就是一封情书。" (展开)
2 有用 珍妮的肖像🦤 2024-05-08 16:38:16 山东
《海上钢琴师》和《丝绸》两篇。 一个是不肯下船,欲望在原点埋葬或盘旋。 一个是身心不能停歇的,在半个地球翻山越海的反复往返。(这篇里,伊莲娜成了不肯下船的那个。) 巴里科是讲传奇的人,用传奇穿越日常,远望与想象叠了片,生出了趣味错综的意味深长。站在固守的一端,前方才有个永远骚动的欲望尽头,更催动了生活、陆地、大海还是世界浩瀚无尽无限。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