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即使是手握法典,也不见得能依法而判,时而依赖执法者运用情、理和礼,来补法之不足。
本书试图发现各种影响宋代司法的人为因素,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着重探索僧人的宗教身分和妾的家属身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探究宗教戒律、儒家文化如何左右司法。并别开生面地从司法者的角度,综合 考虑法官做出裁判的复杂性,直击传统中国治理的深层脉络。
基于对法典和案例的分析,阐释司法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以及当时人的命运、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概念、潜意识的观念,从司法的角度,以跨学科的知识互通与交流,深刻解析传统中国的文化脉络。
————————————————————
本次出版——
经典作品 修订再版
新增万字修订内容
呈现三代学人的讨论与最新学术进展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柳立言,1958年生于香港,198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至台北史语所工作,研究宋代家族及社会,发现两者深受法律的影响,乃转攻法律与社会,至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完成《子女可否告母》及《一条律文各自解读》等。近作有《宋代分产法“在室女得男之半”新探》,响应日本及西方学人争论50多年的疑案;《宋代的社会流动与法律文化》,探讨新兴士大夫阶层对法律的影响;《宋代的家庭和法律》,研究法律、社会与家庭的互动。现正撰写宋代僧人的罪与罚。
赵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著有《〈天圣令〉与唐宋法制考论》《三尺春秋——法史述绎集》等。
目录 · · · · · ·
前 言
第一章 僧人所犯何罪:色戒
第二章 僧人为何犯罪:红尘浪里难修行
第三章 僧人如何犯罪:共业
第四章 影响审判的因素
附 录 《折狱龟鉴译注》及《名公书判清明集》所收僧人案例
下编 妾侍增权
前 言
第一章 回 顾
第二章 妾、婢岂难辨
第三章 妾与婢混淆的原因
第四章 妾的司法遭遇
结 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也许汉文用语与原文的意义有别,也许行为的背后别有深意,但行为本身已触犯法律,例如利用死人骨头,易犯坏尸之罪,更严重的,是一些法事还要新鲜的人肉和人血,故刘黎明合理地怀疑,一些所谓“杀人祭鬼(神)”的记载,可能就是密教的法事。例如南宋一个判词说:“访闻本路(荆湖南路)所在乡村,多有杀人祭鬼之家,平时分遣徒党,贩卖生口,诱略平民,或无所得,则用奴仆,或不得已,则用亲生男女充代,脔割烹炮,备极酷。…应有淫祠去处,并行拆毁,奉事邪鬼之家,并行籍记。”所说的“脔割烹炮”,已非一般的血牲,而是密教的尸身法术,例如经文记载,求雨时,作龙王像,“烧人肉熏,刹那中间即降大雨”。作法杀人,亦由“持明者用人肉,作频那夜迦天像,如鹫鸟形,用芥子油煎已,持明者先食像右手…次食像头服脐等,彼人速得命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 佛门戒律的新诠释与修行的新途径 -
最值得注意的,是构成一个宗教的核心部分,即思想信仰和行为守则,竟不断向世俗妥协,形成宗教的“非宗教化”或“异化”,亦即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士大夫积极参与宗教活动,一方面提高宗教的文化水平,另方面也将士大夫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包括酒色财气)渗入,改变了宗教的信念和行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6页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宋代的身分与审判"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宋代的身分与审判"的人也喜欢 · · · · · ·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下)当职于孤幼之词讼,尤不敢苟,务当人情,合法理,绝后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下册的第一感觉跟读完上册一样,大脑陷入了五彩斑斓的空白。随后会觉得,单从柳立言的这一套书来看,长城砖的丛书命名实在是贴切。不论是上册的僧人犯罪,还是下册的妾侍增权,就算有带到那些鼎鼎有名的历史课考点,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以平民的身份存在的人的案例。那些属... (展开)
(上)沙门学者无英气,追名逐利尽折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话说顾宏义的《宋太祖》里有明明白白的记载,说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一改周世宗灭佛的态度,转而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于是佛教徒投桃报李,在咒骂周世宗之余,力捧宋天子,说了他不少好话的同时,还创造了很多赵匡胤和佛教之间羁绊久远的“民间传说”。比如说,他是西方定光...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人的性、爱、婚姻家庭与亲密关系 (平果)
- 拟填坑备忘 (瑶溪隐)
- 辽宋金元史 (爱卢梭)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书单 (蘅芜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宋代的身分与审判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十二少 2024-07-12 09:34:15 天津
长城砖系列扛鼎之作,柳立言老师经典好书。
16 有用 五月阿隆 2024-06-11 20:25:52 北京
相较于妾身分为核心的下卷,上卷更为重要。从唐代中晚期的禅宗崛起到宋代的南禅世俗化,佛教的义理之争彻底让位于士大夫政治以及滚滚红尘,而继承义理之争的,只有鹅湖之会为代表的大儒。 更多的僧人犯罪只是一种社会的转变,它们不再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也许我们可以发现唐宋之变的痕迹,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社会形态下权力形式的转变,士大夫,僧人,甚至是韩明士笔下的道士,都只是一个新出现的社会权力媒介。当我们阅读卜... 相较于妾身分为核心的下卷,上卷更为重要。从唐代中晚期的禅宗崛起到宋代的南禅世俗化,佛教的义理之争彻底让位于士大夫政治以及滚滚红尘,而继承义理之争的,只有鹅湖之会为代表的大儒。 更多的僧人犯罪只是一种社会的转变,它们不再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也许我们可以发现唐宋之变的痕迹,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社会形态下权力形式的转变,士大夫,僧人,甚至是韩明士笔下的道士,都只是一个新出现的社会权力媒介。当我们阅读卜正民《为权力祈祷》时,也许还能把士绅阶层与宗教的结合放到两宋去观摩。 思考度牒与进纳的双轨制度,再看曾经的桓玄和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争论,化用胡三省评论南北朝氏族之争的评论: 自宋以后,名僧称扬于时者,归附世俗权力者十居六七矣。流派之辨,果何益哉。 (展开)
0 有用 Ainy 2024-09-30 13:11:05 湖北
台湾中研院研究员关于宋代法制的历史史研究,上下两篇共八个部分,论述了宋代对僧人和婢妾两类特殊人群的犯罪、权利等司法事务。小题大做的书籍,更偏向于历史学而不是法学。2012年中华书局第一版。pdf
0 有用 amelia 2024-11-17 22:31:27 北京
选题很好,上半部能打8.5+,下半部却啰嗦冗长——明明可以用2000-3000字说明白的内容,加上例子也就万字吧,硬是注水成了几百页。僧人的四章节层次递进,从僧人所犯罪行(尤其是色戒)到几乎“无恶不作”,到反罪的背后(是否与官员等利益方合谋)、以及审判的轻重逻辑,形成了清晰的叙事;而下半部反复纠结于妾的地位在妻与婢之间这个常识,虽有细节的补充,但过度啰嗦、反复徘徊,同一个问题要提百遍,实在是大大减... 选题很好,上半部能打8.5+,下半部却啰嗦冗长——明明可以用2000-3000字说明白的内容,加上例子也就万字吧,硬是注水成了几百页。僧人的四章节层次递进,从僧人所犯罪行(尤其是色戒)到几乎“无恶不作”,到反罪的背后(是否与官员等利益方合谋)、以及审判的轻重逻辑,形成了清晰的叙事;而下半部反复纠结于妾的地位在妻与婢之间这个常识,虽有细节的补充,但过度啰嗦、反复徘徊,同一个问题要提百遍,实在是大大减分。虽然体现了爬梳文献的功力,却显然没有总结和提炼的 功力,就整体而言也没有新鲜的观点和洞见,实属遗憾。 (展开)
0 有用 宝木 2025-09-18 13:11:46 广东
讲僧人犯罪的部份有趣,但是对史料是否属实持怀疑态度,如果是真的,僧人基本没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