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东汉末年,中国北方陷入群雄逐鹿的争夺旋涡。中原战乱,汉人南迁,地处王朝权力边缘的南方,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彼时,来自南方前线的富春孙氏,从一个小小的县尉出发,经孙坚、孙策、孙权接续经营,成长为江南地方的中坚。在近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南方的将军们不仅建立了吴国的伟业,还为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奠定了基业。在文学演绎的加持下,孙吴的成就与汉朝的失落辉煌、魏国的璀璨夺目和蜀汉的傲骨铮铮相比,或许略为逊色;但这一有限的成功而不是彻底的失败,是现实政治层面的一大胜利。
南方的将军的创作者
· · · · · ·
-
张磊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张磊夫(Rafe de Crespigny),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生于1936年,先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终身讲座教授,是当代澳大利亚史学界研究中国东汉及三国史的先驱,《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220—589)》作者之一,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儒莲奖获得者。著有《南方的将军:孙权传》《国之枭雄:曹操传》《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等。
译者简介:
徐缅,1997年生于江苏南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学士、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曾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进修,目前圣安德鲁斯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外交史、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理论等。
目录 · · · · · ·
目录
中文版序 1
2018年网络版序 1
1990年版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东汉时期的中国南方:政治与地理 6
梗概 6
汉人与南方 7
荆州与长江中游 15
交州与岭南海岸 21
扬州与长江下游 28
统治的强化 37
第二章 家族的奠基者:孙坚 59
梗概 59
出生、背景和早期生涯(155—184年) 60
升至高位(184—189年) 67
讨伐董卓(189—191年) 76
内战与最后一战(191—192年) 89
关于传国玺 94
第三章 少年郎:孙策 114
梗概 114
早年生活及为袁术效力(175—195年) 114
占据长江以南和与袁术决裂(195—197年) 121
西进与控制长江中游(198—199年) 132
生前最后之战(200年) 138
孙策和干吉的传奇:文献的杂糅 142
第四章 进军赤壁(200—208年):孙权 162
梗概 162
承继孙策 163
确立权威 170
讨伐黄祖 175
弩箭离弦 179
赤壁之战 189
关于舰船和水上战争 195
第五章 军阀政权 216
梗概 216
初定荆州(209—210年) 217
保卫扬州 227
长江以南的山民 234
岭南 243
第六章 争夺荆州(211—219年) 265
梗概 265
西部的刘备(211—214年) 266
再定荆州(215年) 273
大背叛(219年) 284
第七章 问鼎皇权(220—229年) 305
梗概 305
刘备的复仇 305
北方的安全 313
南下扩张 322
平起平坐 326
第八章 南方的帝国(230—280年) 346
梗概 346
政府的形式 347
称帝之后的形势(230—280年) 354
社会与经济 362
吴国的成就 373
第九章 吴国历史文献(170—230年) 399
梗概 399
陈寿和裴松之 400
南方的历史学家 404
3—4世纪的史学著作 413
故事演绎:夸张和寓言 417
《三国演义》的歪曲 422
大事年表(155—229年) 443
主要参考文献 447
· · · · · · (收起)
中文版序 1
2018年网络版序 1
1990年版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东汉时期的中国南方:政治与地理 6
梗概 6
汉人与南方 7
荆州与长江中游 15
交州与岭南海岸 21
扬州与长江下游 28
统治的强化 37
第二章 家族的奠基者:孙坚 59
梗概 59
出生、背景和早期生涯(155—184年) 60
升至高位(184—189年) 67
讨伐董卓(189—191年) 76
内战与最后一战(191—192年) 89
关于传国玺 94
第三章 少年郎:孙策 114
梗概 114
早年生活及为袁术效力(175—195年) 114
占据长江以南和与袁术决裂(195—197年) 121
西进与控制长江中游(198—199年) 132
生前最后之战(200年) 138
孙策和干吉的传奇:文献的杂糅 142
第四章 进军赤壁(200—208年):孙权 162
梗概 162
承继孙策 163
确立权威 170
讨伐黄祖 175
弩箭离弦 179
赤壁之战 189
关于舰船和水上战争 195
第五章 军阀政权 216
梗概 216
初定荆州(209—210年) 217
保卫扬州 227
长江以南的山民 234
岭南 243
第六章 争夺荆州(211—219年) 265
梗概 265
西部的刘备(211—214年) 266
再定荆州(215年) 273
大背叛(219年) 284
第七章 问鼎皇权(220—229年) 305
梗概 305
刘备的复仇 305
北方的安全 313
南下扩张 322
平起平坐 326
第八章 南方的帝国(230—280年) 346
梗概 346
政府的形式 347
称帝之后的形势(230—280年) 354
社会与经济 362
吴国的成就 373
第九章 吴国历史文献(170—230年) 399
梗概 399
陈寿和裴松之 400
南方的历史学家 404
3—4世纪的史学著作 413
故事演绎:夸张和寓言 417
《三国演义》的歪曲 422
大事年表(155—229年) 443
主要参考文献 44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没有任何既定规律来帮助我们推断一个人在内战中改换阵营的概率,但经验使得我们可以区分“职业士兵”和“家族成员”。尽管他们可能来自乡绅阶层,拥有家族关系和影响力,但祖郎、太史慈,以及孙策这样的人,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权威和能力来获得权力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西进与控制长江中游(198—199年) 132 -
孙坚的传记还描绘了他如何领导对宛城的进攻,他在这场攻势的最后突破中第一个翻过城墙。然而,朱儁的传记对这场漫长战役有着详细的描述,里面没有提到孙坚。这么看来,孙坚的传记夸大了他本人的成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家族的奠基者:孙坚 5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共3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文化、权力与国家》《皇帝和祖宗》《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中国》
等
。
喜欢读"南方的将军"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南方的将军"的人也喜欢 · · · · · ·
南方的将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Biography (Kogorou)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书单|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 (再睡一夏)
- 中古史 (nkpkucs)
- 三国魏晋南北朝 (nkpkuc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南方的将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cho 2024-11-27 11:25:08 江苏
读不下去 不太感兴趣
0 有用 蛋生 2024-12-12 14:57:42 江苏
严格来说并不是孙权的个人传记,而是孙吴帝国的开拓奠基史,应该是翻译的问题,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可能真的还不如国内一些史学家研究的透彻,早年间在天涯看到的一个帖子好像写的都比这个细。
2 有用 横转中子星 2024-09-05 11:51:39 辽宁
这本孙权传除了讲孙权之外,还有讲到东吴政权的外围人物,以及曹魏,蜀汉的故事。整体来看,本书章节前的地图很实用,一些战争发展对照图片可以更好的认识。在孙权之前,对于孙坚,孙策也有较多的笔墨,可以更好的了解孙权的前世今生。作者的考证也很下功夫,几乎每章都有100多个尾注,内容有出处,很严谨。这本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东吴政权的早期发家史,可以通过本书看见如何一步步将一个国家慢慢建立,成为三分天下... 这本孙权传除了讲孙权之外,还有讲到东吴政权的外围人物,以及曹魏,蜀汉的故事。整体来看,本书章节前的地图很实用,一些战争发展对照图片可以更好的认识。在孙权之前,对于孙坚,孙策也有较多的笔墨,可以更好的了解孙权的前世今生。作者的考证也很下功夫,几乎每章都有100多个尾注,内容有出处,很严谨。这本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东吴政权的早期发家史,可以通过本书看见如何一步步将一个国家慢慢建立,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 (展开)
0 有用 Wong 2024-10-16 18:19:38 湖北
看完名字觉得心动 仔细一看原来写孙权 所以连曹操那本一起买了
1 有用 milanpirlo 2024-10-13 17:30:33 四川
吐槽书名(包括正题和副题)!读完才发现,作者根本不是写孙权的个人传记,而是The Foundation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State of Wu(孙吴的建立和早期史),大量介绍了孙坚孙策(1/3),而介绍孙权的内容不多,也就是用西化语言和现代视角把三国志等古籍作了简单阐述。正题“南方的将军”也容易误导读者(人家原名是Generals o... 吐槽书名(包括正题和副题)!读完才发现,作者根本不是写孙权的个人传记,而是The Foundation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State of Wu(孙吴的建立和早期史),大量介绍了孙坚孙策(1/3),而介绍孙权的内容不多,也就是用西化语言和现代视角把三国志等古籍作了简单阐述。正题“南方的将军”也容易误导读者(人家原名是Generals of the South,南方的将军们)。也就是最后两章让人打起点精神,但比起专门的孙吴研究者(如王永平等),显然逊色不少。小谬:p210 “苏轼(字东坡)”,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p309“大将张飞以及他和关羽的结义弟兄被叛徒杀死”,“以及”应为“即”;p317“曹休派将军藏霸”,应为“臧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