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的2星书评 (21)

datou 2016-01-04 17:55:31

他只告诉你事实,却没有观点,于是很难被打败 - 你无法反驳一个不存在的观点

讲了无关痛痒的几个故事,以为是说书的,有什么好借鉴的否?没有,除了所谓的一万小时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莫顿的“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理论是这样的:事情从一个错误的假设开始,然而基于此而采取的行动最终导致最先错误的假设成真。作者以此证明...  (展开)
for 2012-12-09 12:12:41

剧情俗套,故事陈旧,叙述太啰嗦,观点太片面。

用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本书,其中很多细节都直接略过了。其实本书想表达的观点非常有限,正如李开复在开头所说:才智+社会环境+机遇+勤奋=成功。本书没有太深的立意,如果你喜欢看故事的话,倒是可以看一看。但我对于那些古老的故事很烂熟的情节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同样一件事以不...  (展开)
翅果 2021-12-11 11:56:21 中信出版社2014版

不看简介吃大亏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本书能得到8.0的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只是将我们都知道的一些道理用书面化的语言和大量的案例重复了出来,没有什么新意,并且我很讨厌作者在表达时那种自鸣得意,仿佛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道理的语气。 由于不看简介的坏习惯,我对这本书一开始...  (展开)
英辛 2020-03-04 01:21:28 中信出版社2014版

读后随笔

这本书除了10000小时法则之外,给我的启发乏善可陈。 对书中作者对案例的论证也很难让我信服。作者自己说“本书的主旨不是讨论个体,而是讨论整个森林”。然而第一部分里目光还是盯着那些成功人士,实际上本书讨论的也不是“整个森林”,更多的是在讲机遇、运气、环境、时势等...  (展开)
flied 2011-07-05 23:38:58

成功与失败——《异类》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异类》是和上一本《引爆点》一起买回来的,因为作者都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当时京东两本书打包买回来有优惠,而且看了豆瓣评分都还不错,于是就准备买回来钻研一番。 上一本《引爆点》读的很艰难,因为作者的风格和我历来读书的风格都很不一样,通过案例来得出结论...  (展开)
星际漫游者 2011-01-27 00:32:50

其实一点儿也不异类

常言道,书非借不可读也。在现代这个阅读资源泛滥的时代,我却还是以传统的方式从一位老师那里借来了这本书。尽管老师对该书评价一般,认为其不如作者前作《引爆点》,但我还是抱着期望与好奇看完了这本书。 该书主要研究讨论了成功的要素,认为成功不仅取决于人的才干与勤奋...  (展开)
通菜 2010-05-31 09:30:30

《异类》其实并不异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2天零零散散的时间,看了malcolm gladwell(《引爆点》的作者)的《异类》(显然已我目前的实力,只能阅读中文版,我期待3年内可以随意阅读英文图书). 这本书,对我来说,主要有2点作用: 1.安抚我,让自己更深刻的认识我自己,让我更平静的面对自己目前的人生. 2. 只...  (展开)
宇宙中的孤独 2010-01-02 14:39:35

笑话与科学

记得闲人马大姐里艾佳说的我得了一点成绩,首先感谢爸爸妈妈,还要感谢学校培养,还要感谢同学帮助,还要感谢国家,还要。。。。。。。。听个笑话还行,认真就不妥了。  (展开)
输于莺莺燕燕 2020-02-16 23:20:25

马太效应

【好越好,差越差】 在时机未来临之际,坚守10000小时法则,勤奋训练,要硬实力够狠;同时学会做人,既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又要提升自己的嘴遁级别和人格魅力。然后像一只猎食的豹子,准确抓住机会,夺取自己的成果。倘若机会来时却没有准备好,那就硬上,揠苗助长也是没有...  (展开)
不吃鱼的喵 2018-10-26 11:39:31

异类——也没有很异类

刚读完这本书,我把它归为心理学随便看看系列。(反正我不会看第二遍) 一、老曲新唱。强调了几个成功的要素,天分、个人努力、社会环境、机遇,又把它们在人们传统认识里的权重换了一下——所以,就说自己是异类?哈哈,我可没说对与不对哦。 二、夹叙夹议的说明议论文。同时...  (展开)
徐子陵 2017-02-07 16:54:37 中信出版社2014版

7分天注定,3分考打拼

观点:站在各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人,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异类有两个形成原因: 1.优势积累的模式:出生的时机、一万小时训练的条件、社会变革的力量,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 2.文化背景的可能:群体文化的影响、从文化入手进行改变、优势积累是提高上限,文化背景是...  (展开)
爱乐虎爸 2015-07-25 14:57:38

废话太多,骗钱的流行书

1小时看完此书,废话太多。不是为了帮助其他人进行其他方面的写作,我才不看这种垃圾书呢。 太多宿命论的东西了。对中国人的工作伦理也是胡编乱造的,我们贫苦乡村的农民主要是为了生存,不是带着work ethic奋斗的。一旦吃饱了,就小富即安。这些,作者为了在中国买个好价钱,...  (展开)
健康的疲劳 2015-06-03 17:12:40

就副标题”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而言,用于消磨时光尚可。但时光宝贵且信息爆炸的年代,为何要消磨时光在这里?

看了微信的推荐搜索的本书。 先谈一谈收获吧,该书有很多例子,再一次说明个人的发展是否能够达到特定样的位置与个人孤立的努力或天赋关系不大。 再谈一谈较差评价原因:从个人行动的角度来看,阅读此书无甚意义。副标题“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但这本书基本上是从社会统计角...  (展开)
西木柚子 2013-06-25 21:05:01

太罗嗦了

整本书就是在讲一个道理,时势造英雄,作者举了一个有一个的例子,比尔盖茨等等,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翻来覆去的就是为了证明一个论点 毫无新意, 毫无新意, 毫无新意, 毫无新意, 毫无新意, 毫无新意, 凑字数  (展开)
回山做妖精 2012-02-03 12:48:24

没啥好看的

此书的噱头不小:连续20周雄踞《纽约时报》、Amazon畅销书榜首,张瑞敏、李开复、徐静蕾、陆川、潘石屹、唐骏、倾力推荐,《引爆点》作者最新作品)!!! 读后感:这书就是想说咱中国人经常讲的:时势造英雄。还有就是环境决定许多。当然还要努力。这些你都知...  (展开)
ppxiaobao 2010-08-11 21:41:19

过头了

应该说不是那么喜欢的一本书。回头再看封皮的高评价觉得真是过头了。应该不归为励志类吧,倒是挺打击的。唯一我觉得有用的,并且在读完1个月后还能记得的只剩下那段关于出生日期的图表比较和“成功是要很久很久的”这个结论。而对后者倒是《哪来的天才》说得更细更另人信服些...  (展开)
eagleeyes 2010-07-19 09:44:13

书不错,可翻译让人不堪忍受

书不错,视角独特,称得上“异类”,和内容相映衬。 无奈,译者水准十分低下,感觉是为了捞钱而匆匆推出,联想到唐骏事件中,中信出版社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这家出版社已经急功近利了。  (展开)
CCa 2009-10-22 17:56:58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2008版

朋友力荐 但是我觉得差强人意

书里作者所使用的部分研究及真人实例令人印象深刻,像是一个人的出生月份与冰上曲棍球表现的关联,智商测验接近200的主角其不幸的童年遭遇、求学经历及未完全发挥的天赋,东方人及西方人对于数字的灵敏度与数字发音的关系... 等等。 作者擅长说故事,并使用简单易理解的方式说...  (展开)
Bo 2009-05-11 13:35:45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2008版

don't buy. thumbs down.

cheap common sense book. 强行glorify一些idea.  (展开)
角落 2017-03-09 16:59:38 中信出版社2014版

名过其实的异类

这本书的火热程度我想不需要赘述,我也是被各种溢美之词所吸引而选择这本书,然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出现困惑:这章讲的是什么?他想论证的到底是什么?这本书的主旨又是什么?我不断怀疑这本书是否结构散乱,观点模糊,主旨缺失,但看着豆瓣7.8的高分以及众多书迷的长篇赞扬...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异类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