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艾朗诺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品方:抱朴BOOK 副标题: 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 原作名: 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 Shi 译者:
赵惠俊 出版年: 2024-8 页数: 525 定价: 10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73212245
艾朗诺(Ronald Egan),曾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曾任《哈佛亚洲研究学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执行编辑,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会长。现为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系汉学教授。尤精于宋代文学、宋代美学与宋代士大夫文化的研究。曾译有Limited Views: 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管锥编》选译,1998)、The Works of Li Qingzhao(李清照集, 2019)。出版专著包括:《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 1984);《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Word, Image, ...
艾朗诺(Ronald Egan),曾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曾任《哈佛亚洲研究学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执行编辑,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会长。现为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系汉学教授。尤精于宋代文学、宋代美学与宋代士大夫文化的研究。曾译有Limited Views: 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管锥编》选译,1998)、The Works of Li Qingzhao(李清照集, 2019)。出版专著包括:《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 1984);《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 Shi, 1994);《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2013)。
艾朗诺(Ronald Egan)教授是斯坦福大学东亚系的汉学讲座教授,致力于宋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已经出版《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苏轼生命中的言语、意象和行为》(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Shi)、《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
(展开)
This book does not have an intro... Just finished reading the Preface and conclusion, plus a chapter on Su Shi and Buddhism. Somehow It leaves me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a bit disorganized. therefore the kind of Buddhist doctrine or philosophy for Su Shi w...
(展开)
4 有用 推止窝 2024-11-20 20:58:43 上海
本来打算一天读完,没想到花了将近一周。本书对苏轼政治、思想乃至水利等方面的探究充分扎实,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奇人。其中对佛教对于苏轼思想中的公共性或公共事务责任要素的影响尤其值得探索。作者发现了苏轼在此同其他儒生或我们对于他的通常理解不同之处,即他所谓的公共责任不是依傍于某种特定的、不均匀的亦即差序的伦理实体,而是依傍于一种平等的慈悲。当然,道学家如杨时辈要指控他是兼爱了。说到此,朱子对苏轼文章... 本来打算一天读完,没想到花了将近一周。本书对苏轼政治、思想乃至水利等方面的探究充分扎实,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奇人。其中对佛教对于苏轼思想中的公共性或公共事务责任要素的影响尤其值得探索。作者发现了苏轼在此同其他儒生或我们对于他的通常理解不同之处,即他所谓的公共责任不是依傍于某种特定的、不均匀的亦即差序的伦理实体,而是依傍于一种平等的慈悲。当然,道学家如杨时辈要指控他是兼爱了。说到此,朱子对苏轼文章的批评是在理的,某种程度上对于苏轼乃至有宋一代的诗学更具针对性,即,文章不应当是说着说着『讨个道理放进去』,这有二本之嫌。可朱子以为是先体得道理再作文,则似又等而下之了。另外,作者对《后赤壁赋》的简短分析极为精妙有高致,本书有此一段亦足以传世矣。 (展开)
2 有用 徒郎 2024-12-06 00:31:07 江苏
这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坡研究传记置于当下依旧有着极强的可读性与专业性,侧重于政治角度梳理、解读苏轼的各体创作与平生功业,确实呈现出了东坡百相。
4 有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09-05 15:58:32 上海
#新书预告# 海外汉学名家艾朗诺教授力作,英语世界比林语堂《苏东坡传》更权威的苏东坡传即将上线~
7 有用 开心猫猫球 2024-08-22 00:35:27 云南
书挺厚。作者试图呈现更为整体且全面的苏轼。多个视角展现苏轼所取得的成就,科举策论,政治主张,地方事务,文学创作,学术思想,艺术思想,有详细的历史事件和相关文体背景的交待。不是传记,但比较注重时间脉络和阶段顺序。吸纳了众多研究成果,但也有不少的新意,比如对策论文的关注和学术思想的关注,比如对立的政治主张背后的学术思想差异,对词体变革原因的推测等等。翻译的文笔也不错。
0 有用 Cannelé 2025-03-18 16:38:08 北京
梳理得非常细致。比较惊喜的是,作者详细论证了苏轼的政治抱负,苏轼的人生悲剧就在于诗才妨害了他政治抱负的施展,但苏轼正是靠文章才千古留名。和中学时学的“旷达的人生观”这一标准答案不同,苏轼是一个不自洽的人,但我却因此更喜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