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黎幺的全新短篇小说集,这是一本旨在探讨“日常”的书,有些篇目致力于表现埋在日常之下的命运暗流,有些则相反,意在以日常的滞重抹平命运的跌宕。这本书中作者将“日常”反射在“命运”“家庭”“神圣”“戏剧性”“次要人物”几个关键词汇中,与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文学经典对 照,在不同维度的互渗中进行书写:父亲不曾明朗的过去,女儿对抗巨人的童年,妻子在伟人遮蔽下的显身,祭司漫长的生涯,主角与配角关于存在主义的辩论……
⌛️ 【编辑推荐】
🌟 黎幺继《纸上行舟》《山魈考残编》《从始至终》后全新短篇小说集,一本旨在探讨“日常”的书
一本富有文学野心、思维强度、智识趣味的写作,
一个可称得上是一种游戏的阅读体验,
细腻入微而又极其成熟的文本质地,
从日常经验写起,但却将日常推向了更深、更广的地方,
让日常中的秘密浮现,让他者被看见。
🌟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黎幺的全新短篇小说集,这是一本旨在探讨“日常”的书,有些篇目致力于表现埋在日常之下的命运暗流,有些则相反,意在以日常的滞重抹平命运的跌宕。这本书中作者将“日常”反射在“命运”“家庭”“神圣”“戏剧性”“次要人物”几个关键词汇中,与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文学经典对 照,在不同维度的互渗中进行书写:父亲不曾明朗的过去,女儿对抗巨人的童年,妻子在伟人遮蔽下的显身,祭司漫长的生涯,主角与配角关于存在主义的辩论……
⌛️ 【编辑推荐】
🌟 黎幺继《纸上行舟》《山魈考残编》《从始至终》后全新短篇小说集,一本旨在探讨“日常”的书
一本富有文学野心、思维强度、智识趣味的写作,
一个可称得上是一种游戏的阅读体验,
细腻入微而又极其成熟的文本质地,
从日常经验写起,但却将日常推向了更深、更广的地方,
让日常中的秘密浮现,让他者被看见。
🌟 “历史是无名者的流动。”
这些组成日常的“次要人物”通常是在别人看来面目模糊、没有辨识度、毫无个性的人,
也许因为他们的选择从不由个性决定,所以他们什么都能适应。
他们就像一大摊不成形状的、黏糊糊软塌塌的淤泥,填满了历史的大坑。
他们是“次要人物”,也是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
🌟 父亲的过去,女儿的童年,妻子的显身,有关日常的一切都潜藏在“家庭”的沉默不语之中,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同时,一切也都正在发生。
像马一样咀嚼食物的父亲总是很饥饿,而“我”直到坐上那列火车才理解了“我”的父亲;
要求和父母一样可以看平等时长电视的女儿,被父母这样的巨人不是以力量而是以高度拒绝,从而实现他们的支配与统治;
用普通人的经验,而非传记家的方式去“复原”一个被伟人的光辉遮蔽的妻子。
当家庭被“日常”拆解开,父亲、女儿、妻子,每一个个体的显身与诉说都打破了家庭内部沉默的形象。
🌟“如果连角色都没有了,那是谁在生活呢?我们把生活当作目的,我们搞错了。生活是我们想用戏剧来拯救的东西。我们要么就在舞台,要么就在后台,不然就会掉进阴沟里。”
充斥着各类文学经典和古希腊神话,
然而经典不是目的,经典是在创作中反思生活的方法。
神龛和戏台都被日常的洪流淹没了。它通过充满一切来掏空一切。
从这个角度来讲,日常才是不折不扣的奇迹。
🌟“事实上,这个设计的来源便是沙漠的符号形象所表征的循环往复的流变性。”
封面由知名设计师郑元柏操刀设计,采用蚀刻画和沙子的颗粒感效果将文中的“流沙陵园”重现在封面中。
封面出现的设计元素由书中内容提取,如火焰、蘑菇、鸽子、蛇、苹果,分别对应每一篇的主题。
次要人物的创作者
· · · · · ·
-
黎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黎幺,小说写作者、文本实践者。现居南方。著有长篇小说《山魈考残编》《从始至终》,出版短篇小说集《纸上行舟》,另有译作《东西谣曲:吉卜林诗选》。
目录 · · · · · ·
011 / 父亲或奥德赛
059 / 园丁
077 / 女儿或安提戈涅的童年
089 / 天问
123 / 妻子或无名的海伦
153 / 主角与配角之辩——一则存在主义的戏剧评论
205 / 流沙陵园
· · · · · · (收起)
喜欢读"次要人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次要人物"的人也喜欢 · · · · · ·
次要人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ㄨ中文小说ㄨ (皮特4)
- 他山之玉 (鶴景)
- ╚书╗2024阅读记录 (深夜球迷)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4(续) (普照)
- 看看书 (DOGERBroth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9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次要人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黛安落 2025-02-28 15:59:42 北京
哲学和寓言嵌入故事里,和故事融合,赋予故事深度和广度。作为讲故事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和故事本身有种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可能是源于对哲学和诗性语言的过分追求,这么做把本我从作者的身份、从故事本身中剥离了出去,产生一种水中月雾里花的距离感。还是挺喜欢《父亲或奥德赛》这篇文章的,它对父亲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形象塑造,又能不落窠臼地注入情感元素,那感觉像是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抚摸父亲脸上的深浅的皱纹,那些纹理和沟壑... 哲学和寓言嵌入故事里,和故事融合,赋予故事深度和广度。作为讲故事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和故事本身有种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可能是源于对哲学和诗性语言的过分追求,这么做把本我从作者的身份、从故事本身中剥离了出去,产生一种水中月雾里花的距离感。还是挺喜欢《父亲或奥德赛》这篇文章的,它对父亲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形象塑造,又能不落窠臼地注入情感元素,那感觉像是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抚摸父亲脸上的深浅的皱纹,那些纹理和沟壑,勾勒出一幅属于父亲和父亲们的肖像,这篇算是佳作。 (展开)
2 有用 土星记事 2024-10-08 12:47:54 海南
当日常生活与史诗神话发生互文,既为琐碎的日常赋予了深邃的解读空间,也为经典文本赋予了临场发生的活力。非常喜欢《父亲或奥德赛》,朴素又辽远。
1 有用 伊夏 2024-11-11 14:50:59 江苏
预设大家知晓印度或希腊神话梗,通读或熟悉《圣经》《尤利西斯》《奥赛罗》甚至莎士比亚全集,或许还是有点太为难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了……
4 有用 SEC 2024-10-23 01:20:20 四川
只是堆砌概念却无久远延宕,导致险些形散神散,你的短篇也短视频化碎片化了吗
9 有用 甘杉子lite 2024-09-25 10:41:43 北京
#2024 45 八月初就读完了,昨天讲书会后我又翻了一遍。一直觉得黎幺是一个很神奇的作家,昨天还在跟同事说很好奇黎幺自己会怎么“讲”出来自己的书,在文字上很少有人能比他写的更得心应手,关于家庭的寓言,关于神话的再现,关于人物的内面,这些都可以在文字的神性中得到彰显。然而,讲出来可能又是另一回事,这又回到了说书人的时代。是的,说书人,也许黎幺就是文字的说书人吧,他假设了一切,假设了一个每个人都可能... #2024 45 八月初就读完了,昨天讲书会后我又翻了一遍。一直觉得黎幺是一个很神奇的作家,昨天还在跟同事说很好奇黎幺自己会怎么“讲”出来自己的书,在文字上很少有人能比他写的更得心应手,关于家庭的寓言,关于神话的再现,关于人物的内面,这些都可以在文字的神性中得到彰显。然而,讲出来可能又是另一回事,这又回到了说书人的时代。是的,说书人,也许黎幺就是文字的说书人吧,他假设了一切,假设了一个每个人都可能是舞台中心的世界,讲给我们说,这就是你的命运,这就是你的“日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