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他说的竹篱茅舍,他说的流水长墙,诸多游赏,被公认是写京都书里最有见地的一本,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闲走札记。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人,他似乎永远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连。浪迹美国七年,返台定居之后,唯一一去再去的城市,是京都。问他原因,他却怀疑答得上来。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在本书中,他记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气、旅馆,以及他认为京都最大的资产——山门与长墙,感叹京都就是一个大公园,而你并不急着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来,在京都”。
门外汉的京都的创作者
· · · · · ·
-
舒国治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舒国治,1952年生于台北,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1980年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获第二届时报文学奖,此后以旅行文学见长。自谓是少年贪玩、叛逆的不加压抑之延伸。而文体颇具古风,卓然成家,简淡中深富雅韵,人称“舒式风格”,其洒脱恣意的人生经历影响了无数文艺青年的生活态度。
代表作《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遥远的公路》《穷中谈吃》《杂写》等。
目录 · · · · · ·
新版序
京都唤出我的发现心
下雨天的京都 001
门外汉的京都 005
京都的黎明 043
京都的气 047
京都的水 051
京都的旅馆 059
京都的长墙 087
京都的手袋 101
京都之吃 105
宜采跳跃法来游 139
目 录小景 147
日本人的鞋子 155
在京都坐咖啡馆 159
整个城市是一大公园 177
京都的晚上 185
日记游踪举隅 189
倘若老来,在京都 229
跋——何以写此书 241
附录——京都为什么好玩 249
· · · · · · (收起)
京都唤出我的发现心
下雨天的京都 001
门外汉的京都 005
京都的黎明 043
京都的气 047
京都的水 051
京都的旅馆 059
京都的长墙 087
京都的手袋 101
京都之吃 105
宜采跳跃法来游 139
目 录小景 147
日本人的鞋子 155
在京都坐咖啡馆 159
整个城市是一大公园 177
京都的晚上 185
日记游踪举隅 189
倘若老来,在京都 229
跋——何以写此书 241
附录——京都为什么好玩 24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想去一个地方玩,却是坐下来的时光多,行走的时光少,有没有这样的好地方?——可不可以只是以这些佳美寺院肃静神社为我身背的屏风,以这些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作为我无尽的想象,而我人不用再一座座地名刹进(事实上我也都去过了),一处处地庭园赏,只是淡淡地点缀一下,却花较多的时光坐着,放松腰腿,品尝咖啡,休养身心,谈天说地,聊聊天,而它的古都、它的美、它的幽清洁净,我全沾染享受拥有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1页 -
曾经我站在鸭川边,见流水淙淙,何等的清澈凉洌,川上时有飞鸟伫停,准备觅食。川的两岸,有几撮人散座石上,与我一样享受着这空灵却有流畅的无尽延伸野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喜欢读"门外汉的京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门外汉的京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流浪集 7.9
-
- 遥远的公路 7.7
-
- 漫游的辩证法 7.6
-
- DK世界这么美 9.1
-
- 去您的巴西 8.2
-
- 南太平洋的风 8.0
-
- 小地方 7.8
-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 8.8
-
- 我终于读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 7.4
-
- 壮游欧洲 7.4
门外汉的京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1 条 )


《门外汉的京都》:找寻一座城,成为城中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想去京都,已经好久了。 最初,我并未把出国列入人生计划。彼时的我,还觉得出国不过是那些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从山里长大的我,似乎连说出“想出国”这三个字都显得奢侈。直到后来,见的多了,想法慢慢改变,出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一场能够靠近的旅途... (展开)
《门外汉的京都》: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门外汉的京都》: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 我想去一个地方玩,却是坐下来的时光多,行走的时光少,有没有这样的好地方?——可不可以只是以这些佳美寺院肃静神社为我身背的屏风,以这些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作为我无尽的想象,而我人不用再一座座地名刹进(事实上我也... (展开)> 更多书评 7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7.5分 4852人读过
-
遠流出版 (2006)8.0分 1024人读过
-
新經典文化 (2022)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4(续) (普照)
- 关于京都 (鹤林)
- 书单|已下載的電子書籍一覧EPUB (eien99)
- 攒着读呢 (kok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门外汉的京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孔马 2025-03-02 11:26:00 广东
初看时,会让自己重新审视阅读、观影、旅行的意义。但看到食物篇章,会觉得有些沉迷于个人的趣味了。
0 有用 虫腰腰 2025-03-31 17:18:59 湖南
很易读的小书,摘抄了几段留存。 我去京都,为了“作湖山一目主人,历唐百遊(引济南北极阁对联)。是的,为了沾染一袭其他地教已消失的唐宋氛韵。唐诗“清晨人古寺,初日照高林。这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景象,中国也只少数古寺得有,京都却在所多见。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今日,惟京都可以写照。 在京都最过瘾者,是那些无所不在的小景。如深巷的朋灭灯火,映照在酒了水的光洁石砌小路上。这些小景还包... 很易读的小书,摘抄了几段留存。 我去京都,为了“作湖山一目主人,历唐百遊(引济南北极阁对联)。是的,为了沾染一袭其他地教已消失的唐宋氛韵。唐诗“清晨人古寺,初日照高林。这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景象,中国也只少数古寺得有,京都却在所多见。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今日,惟京都可以写照。 在京都最过瘾者,是那些无所不在的小景。如深巷的朋灭灯火,映照在酒了水的光洁石砌小路上。这些小景还包含小道具,如他们对竹子的精巧利用,竹艺散布在各处生活中;筷子、笼子、花器、帘子、屏风、犬矢来,与木头相间错地做成凳子、栏杆、篱笆、扶手、窗条、门框等等,太多太多。由竹子工艺便看出日本人的生活随处皆是美感,皆是脚踏实地地在—过日子。 (展开)
0 有用 特仑甦 2025-03-04 11:13:03 上海
读到“中国台湾人犹无此文明也!”的时候真的绷不住了把剩下的都草草赶快翻完了,全书就是这种不顾语境硬要凹出的政治正确和拿腔拿调的半文半白装逼游记。。。
0 有用 Sophie bian 2024-12-26 22:42:39 北京
轻松随意优美,搭配重读日本人鹫田清一的《京都人生》,一外一内,颇为有趣
0 有用 会花光的金子 2025-02-24 17:32:47 北京
去日本前的功课,书名叫“门外汉”,一是作者的自谦,二是确实他很多地方都喜欢在门外看看,无论是墙还是门,加上一点对院内的想象,的确别有乐趣。作者去过几十次京都,方方面面都如数家珍,当然文笔上有些刻意求古,对京都的吹捧也有点肆无忌惮,读完依然对京都更向往。作者笔下零几年的京都还是清幽之地,不知小红书时代下的京都,还能保有几份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