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通史 (🦉的瓦涅密)
- 自然之书 (读书破万卷)
- 九久·新书(第二十辑 · 2025年) (99读书人)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5 (普照)
- 想读 (徐小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弃岛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韬子@Tower 2025-04-06 23:27:08 重庆
应该会单独给这本书写一篇书评。Carl Flyn写得太有诚意了。人类的和自然荒野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每一个故事中都现实出别样的特征和感悟力。她并不是一个反人类主义者,而是作为人类这个物种群众中少有的理性个体,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去观察、体验和记录。这比那些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思想作家”们显得有诚意多了。全书所表达的“自然的力量”是巨大且惊奇的。已经见证了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地球,她并不在乎当下这个物种... 应该会单独给这本书写一篇书评。Carl Flyn写得太有诚意了。人类的和自然荒野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每一个故事中都现实出别样的特征和感悟力。她并不是一个反人类主义者,而是作为人类这个物种群众中少有的理性个体,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去观察、体验和记录。这比那些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思想作家”们显得有诚意多了。全书所表达的“自然的力量”是巨大且惊奇的。已经见证了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地球,她并不在乎当下这个物种是人类还是AI,她有属于自己力量和秉性。地球从来不需要人类去保护——人类只需要关照到自己这个物种的延续。在当下,我们需要关照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纯粹是因为我们需要自保。地球系统一点不在乎我们干嘛,她会一如既往的按照一颗行星该发展的路径继续下去,她承载了哪些物种,甚至承没承载物种都不重要。推荐,以上。 (展开)
1 有用 方虎虎 2025-02-23 10:34:12 黑龙江
“弃岛”是一种实际存在也是一种形容方式,总之是被人类放弃之地。有工业之后的无用废墟(西洛锡安、帕特森…),也有战争(塞浦路斯、凡尔登),还有核污染的切尔诺贝利,人去自然归的斯沃纳岛。 在污染、毒害、废弃的世界,作者总能发现新的生命,只要人离开得足够久。这是一个和优雅不沾边的世界,但也是一个知道如何活下去的世界,作者对自然的强大恢复力充满希望。 在斯沃纳岛人类离开之后,人类驯养的牛群开始一代一代的自... “弃岛”是一种实际存在也是一种形容方式,总之是被人类放弃之地。有工业之后的无用废墟(西洛锡安、帕特森…),也有战争(塞浦路斯、凡尔登),还有核污染的切尔诺贝利,人去自然归的斯沃纳岛。 在污染、毒害、废弃的世界,作者总能发现新的生命,只要人离开得足够久。这是一个和优雅不沾边的世界,但也是一个知道如何活下去的世界,作者对自然的强大恢复力充满希望。 在斯沃纳岛人类离开之后,人类驯养的牛群开始一代一代的自然繁殖,遵循自然法则,从驯化的家畜恢复到了野生状态。牛群的自然死亡进程被我们看见,年老体衰的老牛被牛群流放,直到某天牛群发现它已死亡,牛群会来到死去的同伴身边,闻闻碰碰,几个月后肉从骨架脱离。牛群会无意间踩碎这些残骸,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残渣碎骨回归大地,这是一种古老的仪式。 (展开)
0 有用 基瑞尔 2025-03-02 13:21:39 四川
“归根结底,信仰才是环保主义的本质。相信改变的可能性,相信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废墟中会长出绿芽,沙漠中会涌出淡水”。即使部分观念并不认同,但比起一些论述无法逃离的焦虑,她的笔调有种更加踏实的乐观;书中不少游历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那定是自然的力量。【2025 #11】【99非虚构 #1】P.S. 但介绍里的照片和全彩印刷并没有啊,难道还有出精装版?
0 有用 Ruruno 2025-01-13 13:18:39 上海
作者以文字为镜头,记录了12个(加上引子是13个)被人类遗弃的“岛”在人类离开以后所发生的变化,是对工业、战争、政治、经济、核电、污染等留下的长影的记录,也是对末世的一瞥...印象最深的是斯沃纳岛的玫瑰小屋,看家养牛牛在主人离开后如何自力更生
0 有用 可冰 2025-04-24 19:55:22 广东
记者的游记类文学看了好几本了,彼得海勒斯的,刘子超的,还有一位写东欧的,整体感觉是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感受,才有意义,否则大家都去看风光片或者Discovery了。 Worthy mentioning, 1.要让环境复苏,往往只需要人类缺席就足够。 2.当下,即包含了崩解和衰败(这句是我自己演绎的)。 3.城市也是生态系统,有他的周期。 4.互相交战的国家的中间地带,野生生物是最多的。... 记者的游记类文学看了好几本了,彼得海勒斯的,刘子超的,还有一位写东欧的,整体感觉是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感受,才有意义,否则大家都去看风光片或者Discovery了。 Worthy mentioning, 1.要让环境复苏,往往只需要人类缺席就足够。 2.当下,即包含了崩解和衰败(这句是我自己演绎的)。 3.城市也是生态系统,有他的周期。 4.互相交战的国家的中间地带,野生生物是最多的。 5.生态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犹太-基督教体系对自然的傲慢态度。基督教是有史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最为浓厚的宗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