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史之研究 (南池子)
-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 (易彬)
- 不务正业之余要干的正事 (Simonoth)
- 书单|谈文学谈阅读 (如峻峰)
- 中国现当代文学 (Δελφο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考文叙事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但行好事 2020-06-27 21:38:32
我的文献学入门之书。
1 有用 ariosto 2011-03-24 11:11:13
这本书犹豫了很久才买的,尽管现在于我用处不大。有些思路非常值得注意
0 有用 Momo 2020-06-30 16:52:19
谈林庚、沈从文、汪曾祺
2 有用 涉渡之周 2022-07-09 15:31:50
独立准备材料,独立思考问题;篇篇言之有据,句句信而有征:解志熙的基本功是真硬啊! 主要谈谈张爱玲这一篇吧。这篇分析张爱玲沦陷时期文学行为的文章,想必不仅多少冒犯了祖师奶奶的铁杆粉丝,更是给业界烧得炽热的“张学”降了降温。然而,从解老师对张爱玲的批评中,我也看到了另一种“偏执”——虽然学者一般都声称要对历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持尊重、理解态度,但又很容易奉自己“深以为然”的学术理念、方法、规范为圭臬,进... 独立准备材料,独立思考问题;篇篇言之有据,句句信而有征:解志熙的基本功是真硬啊! 主要谈谈张爱玲这一篇吧。这篇分析张爱玲沦陷时期文学行为的文章,想必不仅多少冒犯了祖师奶奶的铁杆粉丝,更是给业界烧得炽热的“张学”降了降温。然而,从解老师对张爱玲的批评中,我也看到了另一种“偏执”——虽然学者一般都声称要对历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持尊重、理解态度,但又很容易奉自己“深以为然”的学术理念、方法、规范为圭臬,进而衡量、要求其研究对象。这种“偏激”和“执拗”在解这里,就成了对趣味主义的“轻文学”和有政治污点的文人之“不以为然”。那么,携带着这种情感本能上的偏向,是否会招致容易看到缺陷以至夸大不足的后果?把自己的学术追求当作普遍规范来要求所有的研究,有没有可能压抑与己不同的另一种选择? (展开)
1 有用 陈澄海 2020-10-26 15:29:30
考证须不止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