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
原作名: The Generation of 1914
译者: 曾小楚
出版年: 2025-1
页数: 448
定价: 10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译丛
ISBN: 9787513948142
内容简介 · · · · · ·
跨越五国视野,展现“一战”前后青年人的梦想与挣扎
将青年命运与历史变局紧密相连,看一代青年人如何影响两次大战间的世界
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一部视角独特的欧洲精神史
◎ 作品看点
★ 以独特视角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青年群体:“这一代人才带着希望初出茅庐,就迷失在狡猾的老一 辈为他们准备的烂摊子里”。
展现“一战”前后欧洲青年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人生经历。一方面,从战前的踌躇满志到战后的九死一生、彷徨失落,他们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他们又无异于任何时代的青年,有高涨的个体意识,更热爱民族国家;有热情与才华,也在现实中遭遇困境。青年和围绕青年的关切总在历史潮头。
★ 滚烫的青春是迷人的,也是危险的:将青年命运与历史变局紧密相连,我们能否从青年群体身上发现战争的端倪?“迷惘一代”青年的境遇与思潮又如何影响“一战”后的世界?
以...
跨越五国视野,展现“一战”前后青年人的梦想与挣扎
将青年命运与历史变局紧密相连,看一代青年人如何影响两次大战间的世界
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一部视角独特的欧洲精神史
◎ 作品看点
★ 以独特视角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青年群体:“这一代人才带着希望初出茅庐,就迷失在狡猾的老一 辈为他们准备的烂摊子里”。
展现“一战”前后欧洲青年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人生经历。一方面,从战前的踌躇满志到战后的九死一生、彷徨失落,他们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他们又无异于任何时代的青年,有高涨的个体意识,更热爱民族国家;有热情与才华,也在现实中遭遇困境。青年和围绕青年的关切总在历史潮头。
★ 滚烫的青春是迷人的,也是危险的:将青年命运与历史变局紧密相连,我们能否从青年群体身上发现战争的端倪?“迷惘一代”青年的境遇与思潮又如何影响“一战”后的世界?
以青年为切入点,全面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及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欧洲社会。剖析经济、政治、文化,探究当时欧洲为何悲观主义和绝望情绪蔓延、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衰落、民族主义乃至法西斯主义兴起?为何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仅仅20余年,欧洲又被战火席卷?
★ 跨越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五国,考察青年人如何被国别文化、民族文化塑造。
“一战”前后的欧洲青年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同的国情与民族文化又令他们展现出不同的面貌与生命力:法国青年热衷社会调查,希望以实证主义证明自己比老一代强。德国青年热衷于强健体魄,总为国家的国际地位愤愤不平。英国青年崇尚浪漫主义,认为经受战火的洗礼才能领悟人生真谛。西班牙青年哀叹帝国荣光不在,苦恼于国内乱象丛生。意大利青年狂热过头,最终被法西斯主义裹挟……
★ 一部诗意的欧洲青年精神史。
以小说、诗歌、回忆录、日记信件、学术著作、政治演讲、报纸文章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一手史料展现历史的走向与文明的线索,扎实中闪现诗意。
★ 荣获198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 内容简介
1914 年那一代青年人在人们的记忆、情感和传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这本触动人心的书中,罗伯特·沃尔将这一代人从史书定论的遮蔽中拯救出来,令他们能够被世人理解。 他讲述了这群青年人的故事:他们是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中产阶级精英,代际意识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独特的民族主义经历令他们与众不同。
这些人出生于 19 世纪末,当时理性的世界正瓦解为一个非理性世界。他们注定要统治世界;然而,他们的生活被世界大战打断,这使他们不得不去寻找自身与历史、与未来的联系。通过研究大量小说、诗歌、自传、回忆录、社会学论文、哲学论文、学术讲座、政治演讲、对话录音、信件、个人日记和报纸文章,本书重现了这一寻找过程,精彩呈现了当时欧洲的集体心态与个人心态。
本书关注思想背后人的经历,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及其如何搅动参与者的人生。展现代际意识的凝聚力与纽带作用,令读者收获了新颖的视角与背景,去理解悲观主义和绝望情绪的蔓延、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衰落、法西斯的兴起,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进步国家突然爆发的暴力事件。
◎ 媒体/名人推荐
尽管在主题和研究方法上有别于传统,但这部著作的原创性和新鲜感令人兴奋。它讲述了自1880年前后,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一代人”这个词如何不再因循它几个世纪以来的含义,而是意味着“青年”及其特有的价值观、干劲、叛逆与才干。相传……这一代人才带着希望初出茅庐,就迷失在狡猾的老一辈为他们准备的烂摊子里。罗伯特·沃尔为这种浪漫、简单的说法书写了尖锐概述,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崇高、常常伴随着荒谬与危险、最终更加迷人的历史场景。——《倾听者》
再现欧洲主要国家的文学青年以及他们认为自己是特殊一代的想法,这种想法被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所证实。这是代际理论的结集之作,也在为那些知名的和默默无闻的人立传。这部优秀的文化史展现了战争与动荡的阴影如何塑造人的生活与情感。——弗里茨·斯特恩,《外交事务》
这是一本全面、无可挑剔的学术著作……它简洁、清晰、文笔精湛,是研究代际问题的极佳历史著作……[沃尔]在刻画人物方面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罗伯特·罗森斯通,《新共和》
1914年一代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罗伯特·沃尔(Robert Wohl,1936—2021),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美国历史学会会员,意大利研究学会会员,研究领域为欧洲文明。代表作《1914年一代》获 198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译者简介
曾小楚,广东汕头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目前为自由译者,翻译方向为人文社科、历史、文学。已翻译的作品有 《娜塔莎之舞》《明治天皇》《坂本龙马与明治维新》《压裂的底层》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法国:当代青年
第二章 德国:年轻一代的使命
第三章 英国:迷惘的青年军团
第四章 西班牙:我们时代的主题
第五章 意大利:青年!青年!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法国:当代青年
第二章 德国:年轻一代的使命
第三章 英国:迷惘的青年军团
第四章 西班牙:我们时代的主题
第五章 意大利:青年!青年!
第六章 两个世界之间的漫游者
注释
图片及引文出处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代际意识形成的关键,是一个共同的参照系统,这个系统提供了一种与过去割裂的感觉,将来还可以用它来区分一代人和后来的人。这个参照系统总是来自战争、革命、瘟疫、灾荒和经济危机等重大历史事件,因为正是这些历史事件提供了标识和信号,使人们可以强行改变过去的秩序,同时使个人的命运和自己生活于其中的集体命运联系在一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两个世界之间的漫游者 -
运动刚爆发,对“当代青年”的观点和生活方式的调查便顺理成章地开始了。在马西斯和德·塔尔德看来,索邦大学的教授们已经输了,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或者说不愿满足那些涌进他们课堂的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精神需求,这些年轻人希望寻找信仰,但是现代学问的肤浅却使他们感到十分痛苦。正如一名年轻人写信对阿伽同所说的,“在一个渴望找到一些和生活有关的信念的年纪,在一个视老师为精神权威,希望他们能帮助我们寻找自我的时期,我们发现了什么?一个没有把智力需要考虑在内的空洞学科,一种学究式的物质主义,一种堕落和退化的可疑的研究模式。他们教的每一样东西都在迫使我们要么做个迟钝的奴隶,要么疯狂起来反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法国:当代青年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1914年一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1914年一代"的人也喜欢 · · · · · ·
1914年一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我们是被献祭的一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问这一代青年普遍的精神症候是什么,躺平、倦怠、无意义等概念一定榜上有名。这些消极的感受像蛛网一样粘住了当下的青年,使他们悬浮在凝固的社会气氛中,动弹不得。 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十分值得关注,因为他们的生活状态终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形态。 要完整的理解青年人对社会... (展开)>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译丛 [MIRROR] 完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 理想国译丛系列 (黑猫要做好警长)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书单|理想国2025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 时代风貌:阶段与节点 (🦉的瓦涅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1914年一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深夜球迷 2025-03-13 20:11:21 江苏
3.0分国书写,行文迷惑,阅后即焚。
1 有用 only one 2025-03-13 14:02:18 湖北
看了第一章,暂时不会看了,奇怪的写法,是聚焦一个思想流派呢,还是看一群人呢,抑或是什么,真的有些不解。
3 有用 夺好玩儿啊 2025-03-06 16:30:44 北京
欧洲青年群像+精神史。出场人物有点多,但也还详略得当。读了之后放下一段时间再回想,各种形象、民族气质反而更清晰了。都是曾经那么鲜活、个性高涨的人。和前人比,我们科技上更进步;但在精神上,前人未必比我们古板,我们未必比前人高明。细读文本,虽然相差一百多年,但不妨碍产生共鸣。对于历史书来讲,这本书意外地有些诗意,能触动人的句子很多。
0 有用 motoshita 2025-03-09 21:54:25 上海
看得我好累哈哈,大概是因为习惯读小说了,或者对历史知之甚少。不过看到一些不同时代的大概同龄的人所思所想,有时候有缘地产生共鸣,摩出火花,挺神奇的
0 有用 泛泛读书 2025-03-09 13:57:11 江西
带着希望初出茅庐,却迷失在了战争的泥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