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待讀书单——社科类 (Yasmine.L)
- 人类学相关 (菲苾卡夫卡)
- 有关“文化”的字眼 (加护)
- 藏书-文化研究书系 (丛归文)
- 每本书里都藏着你的气质 (tiaah)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化的表达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nolung 2010-04-25 00:27:27
我在老师那看到了赵旭东的这本书,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他那本反思本土化的书,一直没有机会看,因为F老师和赵旭东的关系不错,F曾经请赵来课堂上讲文化与本土化这部分,正好那节课我去了九寨沟,逃过去了,就没听到,实在很想听听赵旭东反本土化的观点。 这本书老师评价说,写得并不好,但是赵读了很多书。我心里对她的观点表示怀疑。 我讨了来,看了王铭铭的序言,觉得有些应付。 倒是赵的自序写得很有味道,很鼓动人。... 我在老师那看到了赵旭东的这本书,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他那本反思本土化的书,一直没有机会看,因为F老师和赵旭东的关系不错,F曾经请赵来课堂上讲文化与本土化这部分,正好那节课我去了九寨沟,逃过去了,就没听到,实在很想听听赵旭东反本土化的观点。 这本书老师评价说,写得并不好,但是赵读了很多书。我心里对她的观点表示怀疑。 我讨了来,看了王铭铭的序言,觉得有些应付。 倒是赵的自序写得很有味道,很鼓动人。那种自由散漫的学习态度,由着性情读书和写作的情绪,不着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很欣赏,也都很合我意。自序有F老师的风格,打着北大那帮学者的烙印,我很喜欢。 我只翻了第九章文化与认知部分,我就把书合上了。应了老师对这本书的评价了。我准备后天把书还给老师。先不打算看了,因为内容却是不是很有体系。 现在觉得,无论专栏和学术文字,都需要讨论一个问题,至少你写那些字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argue什么观点。如老师所说,引文很多,表示作者读书很多,但是观点实在是没有。 佩服一下老师犀利的眼光。 也佩服一下赵的动手能力,有时候敢写就是好事,先一刀砍下去,留点痕迹,以后再慢慢雕琢,也是个好习惯。 (展开)
0 有用 桑榆 2016-06-13 00:53:52
几乎无所不包,然后就晕了。。
0 有用 王富贵 2012-03-05 16:25:09
赵老师的翻译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
0 有用 犹推古 2015-04-02 09:45:56
散而无力,广而不深,厚而不发,罢了。。。
0 有用 恶夫 2013-01-30 23:54:46
即便用“文集” “札记” 等类型来做标准,老赵写得还是太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