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汪曾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继承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从事过京剧编剧的他,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更促使他追求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建构作品的深厚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翻阅他的作品,不乏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从小视角楔入,记乡情民俗,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成就了他当代散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一九三九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一九四○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三十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 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就是好多同一个例子出现在一本书里
汪老談寫作的集子。
编选不严谨、内容有重复、不爽
多有创见。虽然有些篇章重复了,大概是编者的缘故。不过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中国这么多人谈小说,就汪曾祺和王安忆谈的最好。
关于写作、文字、小说、戏剧,写得精彩,看得尽兴;给读书提供新的鉴赏视角,也传授一些读书与写作心得,像老师引领循循善诱,十分心安;以前只知他写得好,看此书后,便凭此努力领略他的书为什么好,以及好在哪里;焦虑困顿之中一缕清风:慢慢走,欣赏啊。
> 10人在读
> 117人读过
> 42人想读
订阅关于打渔杀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孤零零的阿猫 2011-08-25 12:45:18
就是好多同一个例子出现在一本书里
0 有用 墨绪 2014-11-21 09:33:39
汪老談寫作的集子。
1 有用 人去月无聊 2009-12-19 12:35:52
编选不严谨、内容有重复、不爽
0 有用 曼仔 2011-11-23 11:09:08
多有创见。虽然有些篇章重复了,大概是编者的缘故。不过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中国这么多人谈小说,就汪曾祺和王安忆谈的最好。
1 有用 May 2015-11-17 22:36:59
关于写作、文字、小说、戏剧,写得精彩,看得尽兴;给读书提供新的鉴赏视角,也传授一些读书与写作心得,像老师引领循循善诱,十分心安;以前只知他写得好,看此书后,便凭此努力领略他的书为什么好,以及好在哪里;焦虑困顿之中一缕清风: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