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九歲以前,我殺死了三個小孩,只為了不想看見他們長大……
十七歲少年法蘭克的存在是個謎,因為官方並沒有他身分紀錄。據他自己說,他居住在蘇格蘭一座很小的島上,小島和英國本島之間只有一座橋相連,島上只住了他和瘸腿又有測量強迫症的父親。年幼時他母親就離家出走了,而哥哥艾瑞克則精神失常,被送到精神病院。
小說一開頭,是警察來通知他父親,艾瑞克逃出精神病院,並揚言要回家來報復他父親,而法蘭克一點也不驚訝,因為捕蜂器早就告訴他了。這個捕蜂器是法蘭克用一個巨大的廢棄時鐘改裝的,他把時鐘的十二個刻度,設計成十二道機關,每天早上,他會抓一隻黃蜂放進時鐘裡,根據黃蜂的死法,來占卜今日的運勢和吉凶。同時,法蘭克還在小島的四周布下結界和狩獵場,那是他的祕密基地,九歲以前,他曾在那裡殺死了三個小孩,包括親弟弟……
他的父親也有自己的祕密,關於兩任離家的妻子,關於艾瑞克,也關於法...
九歲以前,我殺死了三個小孩,只為了不想看見他們長大……
十七歲少年法蘭克的存在是個謎,因為官方並沒有他身分紀錄。據他自己說,他居住在蘇格蘭一座很小的島上,小島和英國本島之間只有一座橋相連,島上只住了他和瘸腿又有測量強迫症的父親。年幼時他母親就離家出走了,而哥哥艾瑞克則精神失常,被送到精神病院。
小說一開頭,是警察來通知他父親,艾瑞克逃出精神病院,並揚言要回家來報復他父親,而法蘭克一點也不驚訝,因為捕蜂器早就告訴他了。這個捕蜂器是法蘭克用一個巨大的廢棄時鐘改裝的,他把時鐘的十二個刻度,設計成十二道機關,每天早上,他會抓一隻黃蜂放進時鐘裡,根據黃蜂的死法,來占卜今日的運勢和吉凶。同時,法蘭克還在小島的四周布下結界和狩獵場,那是他的祕密基地,九歲以前,他曾在那裡殺死了三個小孩,包括親弟弟……
他的父親也有自己的祕密,關於兩任離家的妻子,關於艾瑞克,也關於法蘭克,如今艾瑞克要回來了,是否將會改變這一切……?
捕蜂器的创作者
· · · · · ·
-
伊恩·班克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伊恩.班克斯
Iain Banks, 1954. 2. 16~
被譽為「當代的狄更斯」、「最富想像力的英國小說家」,伊恩.班克斯出生於蘇格蘭的法夫郡,後於蘇格蘭的史特林(Sterling)大學完成學業,主修英國文學、哲學與心理學。在從事文學創作之前,他曾在IBM和英國國家鋼鐵公司當清潔工,也曾擔任電影的臨時演員。
1984年,伊恩.班克斯的處女作《捕蜂器》問世,小說情節引起很大的爭議,但也因此讓他獨特的寫作技巧揚名國際文壇。接下來,他出版了《走在玻璃上》(Walk on Glass, 1985)、《橋》(The Bridge, 1986)、《烏鴉公路》(1992)等十幾部文學小說,其中《共謀》(Complicity, 1993)被英國導演蓋文.米勒(Gavin Millar)改編拍成電影。
1987年,班克斯展現他另一種寫作才華,以太空歌劇科幻小說《...
伊恩.班克斯
Iain Banks, 1954. 2. 16~
被譽為「當代的狄更斯」、「最富想像力的英國小說家」,伊恩.班克斯出生於蘇格蘭的法夫郡,後於蘇格蘭的史特林(Sterling)大學完成學業,主修英國文學、哲學與心理學。在從事文學創作之前,他曾在IBM和英國國家鋼鐵公司當清潔工,也曾擔任電影的臨時演員。
1984年,伊恩.班克斯的處女作《捕蜂器》問世,小說情節引起很大的爭議,但也因此讓他獨特的寫作技巧揚名國際文壇。接下來,他出版了《走在玻璃上》(Walk on Glass, 1985)、《橋》(The Bridge, 1986)、《烏鴉公路》(1992)等十幾部文學小說,其中《共謀》(Complicity, 1993)被英國導演蓋文.米勒(Gavin Millar)改編拍成電影。
1987年,班克斯展現他另一種寫作才華,以太空歌劇科幻小說《菲尼基啟示錄》(Consider Phlebas)驚艷了科幻/奇幻文壇,這同時也是他【文明】系列小說的首部曲;這系列小說架空於未來宇宙,以「文明」與「伊狄蘭斯」兩個種族的漫長戰爭作為背景──前者是科技烏托邦社會,認為科技即先進、強調資源自給自足,但也會出手干涉其他種族的發展;後者則是異星種族,有神祇信仰、好戰而尋求擴張與征服。英國《衛報》稱他為「科幻小說的標竿」;《紐約時報》暢銷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亦稱讚他是位「非凡人才」。
有趣的是,班克斯的科幻小說另以伊恩.M.班克斯(Iain M. Banks)為筆名,班克斯曾在接受英國BBC電台訪問時解釋,M是為了紀念他「不存在」的中間名,原本他出生時,母親希望取名為伊恩.曼茲.班克斯(Iain Menzies Banks),但父親在申報戶口時卻不小心遺漏了。
1993年,伊恩.班克斯獲頒「英國最傑出青年作家」;並被譽為「當代的狄更斯」,與布克獎得主伊恩.麥克尤恩相媲美。《時代》週刊認為班克斯是「同時代最富想像力的英國小說家」,《獨立報》認為班克斯的作品代表了「網際網路時代的英國文學」。
喜欢读"捕蜂器"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民主的细节 8.5
捕蜂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真正的人生始于一场崩坏


最精彩的地方在大脑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伊恩班克斯很轻易的捕捉到我们一些经常却又难以察觉的心理活动。 那些描写是捕蜂器最精彩的部分。 弗兰克在给他的弹弓作祭祀的时候,他重新检讨了自己经历的一场与雄兔的搏斗,他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或者对于那时占据着自己的那位将领 十分不满,--我要把他枪毙,以免他会在不知... (展开)

伊恩·班克斯《捕蜂器》1984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6.6分 213人读过
-
Prentice Hall & IBD (1998)7.3分 48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6)7.3分 724人读过
-
Abacus (1992)暂无评分 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看完就卖掉(送掉)的书 (一曲微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捕蜂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Orange 2016-06-05 21:56:24
一直無法理解這種主角亂殺人的作品看點在哪裡。
0 有用 一曲微茫 2014-01-03 23:48:36
最后的秘密还不如不说明,让读者糊涂下去没准儿还好点儿,不过这样一来前面那些所谓的“太屌了”的杀人场面似乎又无从立足,所以总的来说这不算是成功的作品。
0 有用 深夜声噎 2021-12-31 11:50:40
挺扭曲的
0 有用 AABed 2012-10-20 19:29:08
一个月前在图书馆看完了,今天在打折书库中见到了斟酌了一下就带回来了,非·常·有意思的作品,食完后脑子就和闹钟一样回响着主角冷血又茫然的心理争论我真是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