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策兰传》的原文摘录

  • KNOCK the light-wedges away: the floating word is dusk's (查看原文)
    Adieudusk 2011-12-02 02:08:13
    —— 引自第247页
  • A poem, as a manifestation of language and thus essentially dialogue, can be a message in a bottle, sent out in the-- not always greatly hopeful-- belief that somewhere and sometime it could wash up on land, on heartland perhaps. Poem in this sense too are under way: they are making toward something. (查看原文)
    Adieudusk 2011-12-17 10:14:26
    —— 引自第115页
  • 1. 保罗·策兰令人折服和震撼的隐喻巧用,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斯图加特市一家领先的报纸评论说:“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位诗人……有时候竟在他自己的隐喻森林里为矮树丛所困,”更有人说他“找不到一条路径可以走出他那阳春白雪式的歧义手语。” 2. 令人惊奇的是,假如我们把策兰全部诗歌拿起来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总体评论,会发现,原来只是用于单篇诗作的手段,竟然能够成为其全部诗歌的一个总体特征,即,策兰在无论译诗、创作和文论中的手段,全部都与这个手法息息相关,他的每一首诗,都可以看作是对其他诗歌的呼应或主旨的重复,这个情形甚至可以将他不同时期的诗歌包括在内予以考虑。 3. 在离切尔诺维兹不远的伦伯格(现在的利沃夫)的詹诺斯卡营地,纳粹党卫军的一名中尉命令犹太小提琴手演奏换了新词的探戈,叫做“死亡探戈”,在行军、拷打、掘墓和行刑时演奏。在废除一处集中营之前,纳粹党卫军会射杀整个乐队。这部“死亡探戈”有录音带保存起来,是根据阿根廷人艾德瓦多·比扬科最流行的战前歌曲改编的。事实上,1939年上半年,保罗还在巴黎时,比扬科的乐队也在那儿演出过,当年晚些时候,该乐队还为希特勒和戈培尔演出。比起黑人爵士乐的“颓废”,纳粹更喜欢探戈。 4. “必须到达的一个地方,那就是维也纳。” (查看原文)
    A000模具加工 2015-01-19 00:10:06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