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的4星书评 (33)

wolfhawk 2013-02-07 10:57:23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版

换个角度看看

有新意,不错。但出发点能不能再换换? (1)为什么党组织的强弱就能够决定最后的胜败?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似乎并不如此,无政党组织也可以。这里的约束条件是什么? (2)如果仅从组织的角度来讲,都学习了苏共,为什么苏共这么强大的组织最后失败了?到台湾后国民党的组织加...  (展开)
中雪君 2018-07-04 23:00:18 华文出版社2010版

国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王奇生先生的书,提供的观点和切入点都很有趣。他试图还原出国民党内部最大的失败,让我们认识到国民党究竟是怎么输的。 和共产党一样的是,国民党也有着非常深的共产国际组织形式的烙印,鲍罗廷在孙中山后期和去世后对国民党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这就导致了国民党在组织形式上...  (展开)
东山 2012-04-22 23:30:14 华文出版社2010版

言远旨近

王奇生的代表作《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虽然这本著作的研究对象是1924—1949年的国民党,但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觉得国民党当年所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共同样面临和存在着。如书中讲到,北伐前和北伐时,国民党得到社会工农、...  (展开)
Lord Voldemort 2021-09-30 16:02:15 华文出版社2010版

国民党党史年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孙中山召开改进计划确立联俄联共政策;中共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1922) 孙派蒋介石代表团访俄;苏俄派遣鲍罗廷到广州,建议孙中山不要只顾军事联盟;改组计划正式启动,鲍任顾问。(1923) 国民党新党章成立,组织结构师法俄国;中共拒绝承认国际联络会可以负责两党关系...  (展开)
Steven 2018-02-06 09:27:37 华文出版社2010版

组织形态还是政治正当性:党际竞争的双重视角

组织形态还是政治正当性:党际竞争的双重视角——兼评王奇生教授《党员、党权与党争》 为了塑造强大的集权性政治力量以整合国家资源、维持国家的统一,国民党在1924年改组时选择了列宁式政党的组织模式。有学者认为改组后的国民党依旧是“弱独裁政党”,这种组织不力导致了国...  (展开)
大嘴怪 2016-11-14 20:30:10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版

《党员、党权与党争》(王奇生)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满篇珠玉,小才未能以一条逻辑主线贯穿,仅能管窥一二。 1. 时间线:国党“改进”计划——苏联向国党输出组织形式——孙中山“改组”计划—“四一二”清党运动——国党撤销五部、召开三大,彻底脱离群众、失去阶级基础。 2. 独裁不一定劣于民主,须视人、事、时而定。乱...  (展开)
小意达的花儿 2014-02-12 16:23:29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版

先天下之亡而亡

《党员、党权、党争》慕名已久,终于看完了。值得一读的好书,对国民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政党有了更深的了解。掩卷沉思,一个政党得以发展的要素在哪里,尤其是一党专政的独裁党。(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严谨的组织系统和宣传系统,牢固的阶级基础,党员组织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展开)
小浩月蹄 2018-01-31 18:39:15 华文出版社2010版

记录几点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是一部对国民党的“治党史”若干侧面考察的著作。 第一,从结构上看,围绕题目三大关键词:党员、党权、党争,全书大致可分为: 党员:第二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党权: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二...  (展开)
厚德载物 2013-12-14 21:18:57 华文出版社2010版

国民党失败原因之党的失败

首先,这是一本很严肃的历史学著作,作者侧重于从党的建设角度分析国民党败走的原因。 题目直白的表明了作者讨论的三个方面:党权——国民党党权弱于政权,在地方政府中,党机器得不到权力和经费。党员:在地方政府中,优秀人才集中在政府中,而非国民党的党机器中,无疑不利于...  (展开)
流沙 2013-01-03 23:03:34 华文出版社2010版

白玉之暇

只稍微说说这本书的缺点,那就是方向太多,作者试图用多方面阐述国民党的各项机能、运作和得失,可是在材料的裁剪和选择上稍微有所欠缺,以至于出现不少材料和观点的重复运用,不少的观点也是重复出现。总的来说,前半本很充实,观点和论据结合得很好,后半本出现上述的毛病,...  (展开)
我什么都不知道 2024-03-23 13:06:16 华文出版社2010版

到底该谁来为国民党的失败负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实话,读完后有些失望。如果是历史底蕴比较丰富,逻辑思维比较强的读者,我建议先去看看第十五章,然后看看一、三、五、六、七、八、十这几章,就可以了。 之所以说失望。 一是因为:本书的一些核心观点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被人泄了个底掉。 二是因为:大量的陈述和少量的论述代...  (展开)
达达狼 2023-06-14 16:52:03 华文出版社2010版

试析国民党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感谢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帮我们拨开历史迷雾,建构起对国民党内部组织情况的基本了解。读罢后想借着这本书,谈谈自己关于国民党为什么失败的一些理解。 从本书观点提炼,国民党组织的孱弱源自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贯穿始终的权力斗争与派系斗争; 二、党的力量没有深入基层,...  (展开)
Lord Voldemort 2021-09-30 16:16:39 华文出版社2010版

国民党年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精华在图上,审核过的太慢,所以只好发图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展开)
Lord Voldemort 2021-09-30 16:15:23 华文出版社2010版

国民党派系分布与组织结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精华在图上,审核过的太慢,只好凑字发图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展开)
乡村土狼 2015-12-07 12:55:25 华文出版社2010版

不为国民何来党?

不为国民何来党? 中国从帝治走向党治,中间经历的种种曲折和艰辛广为人知,第一个党治政权为国民党政权,它经历的辉煌与失败以及相关的分析,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总结。《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组织的技术层面去分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去除了...  (展开)
leo张大志 2011-04-17 19:44:56 华文出版社2010版

坚持的价值,读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leo鉴书(11)

坚持究竟有什么价值?王奇生老师的《党员、党权与党争》也许能让我们从侧面对此问题有所感悟。 下午“正略读书会第十一期活动”主讲就是王老师主题叫“蒋介石和国民党”——围绕《党员、党权与党争》展开,讲座让我受益良多,深入了解蒋介石其人、知道什么叫“弱势独裁”、国...  (展开)
mayi121 2023-10-31 14:33:13 华文出版社2010版

意义就在答案里—读《党员党权与党争》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应该是在豆瓣上看到了《党员党权与党争》这本书,至于当时是何种机缘巧合,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我特别着迷于这种偶遇,既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宿命感,也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小确幸。 毫不掩饰地说,一开始吸引我的原因,就是这个题目。从副标题“1924-1949年...  (展开)
筷子夹豆腐 2023-09-06 21:46:30 华文出版社2010版

从组织角度再看历史

本书从考察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出发,试图回答中国国民党为何在执政二十余年时间中趋于衰朽,从而失去江山。从早些年的失败中,孙中山先生深感国民党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然而在借鉴俄共的同时,又引进西方的分权体制,如此一来,也就变成了作者所说的弱势独裁,...  (展开)
肃之 2023-05-11 17:38:18 华文出版社2010版

蒋一辈子都不懂啥叫现代政d

国民党的体制杂糅、党力不足、派系混乱,有种种毛病。其阶级立场上试图搞阶级调和,企图代表全民利益。因党力不足以组织政权不得已吸纳地方豪强和原北洋官员进入党内,从而腐朽党内生气。 更兼蒋介石此人笃信军治,不懂现代政党组织之法,不明意识形态的作用,不能力造一现代政...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3条)

订阅党员、党权与党争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