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人訪談錄的5星书评 (11)

麦子老师 2009-07-20 23:51:36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你以为你离制度有多远?

你以为你离制度有多远? 读过《中国工人阶级访谈录》,这是一次集体的失语,又是一次个体的释放,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心里感到憋屈”,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社会变革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表示“理解”……曾经,他们是工人老大哥,大工厂,大机器,衣食无忧,热火朝天,如今,他...  (展开)
ImaginaryBill 2009-05-17 23:51:55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有多少你们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很好,从赵刚的采访开始到电影虚构人物采访(吕丽萍、陈建斌、赵涛三个人)都可以不看,陈冲的采访可以看。 每一个普通人物的语言都掷地有声。一直以来,我对人性是比较失望的,但是这本访谈中前面部分的若干人物折射出了这个世界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人的朴实...  (展开)
story,bo 2017-08-30 11:38:29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一个时代的记忆

今天读完了贾樟柯导演2009年4月出本的一本书《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利用午休时间看完了电影《二十四城记》。贾樟柯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中国导演,他的镜头语言在国内独树一帜。我觉得他的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纪实,在他的镜头下的人们那样的平实,那样的普通。就...  (展开)
花香小镇 2015-01-11 22:22:01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依赖感

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当时我就很喜欢。后来看见有书卖,毫不犹豫地买下,可是一直放到现在才读完。 电影看了很久,喜欢的情节仍清楚记得。书基本上是电影的文字版,喜欢的地方还在哪里,可是这本文字,却让我有了更不一样的感受。 书里的那些工人们与我...  (展开)
alice 2011-05-28 21:37:45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中国工人访谈录》:改变的不是地址,是体制

人这一生,细想起来,很多事情也许只是冲动之举。你可以冲动地与弄堂里那个和你抢糖吃的伙伴打一架,贾樟柯也可以在看到一则新闻之后,冲动地跑到成都,拍他的电影、写他的书。冲动的人不一定粗暴,相反,许多冲动的人,都是性情中人,贾樟柯在《中国工人访谈录》中的文字...  (展开)
红白蓝 2011-01-04 20:27:47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就像现在正在解构央视配楼的工人。

就像现在正在解构央视配楼的工人。 当初是他们建立的, 着火烧了,现在开始拆了, 这就是牺牲。 我站在科伦大厦上每天就看着, 结果科伦大厦也要拆迁了。 这也是牺牲。 我们都是有感触的, 到了切身的时候,才会体会深刻。 这就是圈。  (展开)
张张 2010-08-14 17:10:26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关于精神的世界

历史不断在向前发展,命运的齿轮不停的旋转,在脑海中唯一的沉淀便是一辈子的精神世界。《中国工人访谈录》与《24城记》虽然原于一个母体之中,但却走了两条不同的路。 在电影之中更注重表达的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个人的生活与整个国家发展的关联,在社会的变革...  (展开)
Aria 2010-08-10 20:26:27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边缘 不止一种

访谈很浅近,都是柴米油盐的问题,记忆雕刻的画面。没有体制,没有所谓的大局,有的是怀念,是小小的伤感与希望。 看到成都,甚至于看到新都的时候,就有一股力量让我读下去。更不用说是420厂了。爸爸说那就是成都机械厂啊,他说那就在猛追湾那边的撒,还说本来国家答应一个发...  (展开)
大道多歧 2010-01-27 15:36:48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转型时期产业工人的心路历程

北京交大袁伦渠教授在上课时问过我们:知道铁饭碗的来历吗? 大家没有一个答上来的。原来指的是解放前的铁路工人。在铁路上跑,待遇高,稳定。解放后,继续沿用,扩大到整个产业工人阶级。 正如贾樟柯在书中写得:70年代末,谁家的孩子能进工厂里工作,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件荣耀...  (展开)
Tara格桑諾布 2009-06-15 15:07:51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可爱的工人

一口气看完了贾樟柯的《中国工人访谈录》~一直对上一代人的生活充满好奇~我经常让家里人给我讲过去的事儿~什么大串联~造反派~毛主席语录~在我眼里他们活得很超现实~生活在神话与鬼话中~ 中国的确需要一个记录下岗工人的电影~他们是中国的领导阶级~曾经是社会的上层...  (展开)
siye 2009-04-26 23:36:46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版

故事才刚开了个头

一口气看完,爷爷的一辈子父母亲的大半辈子还有我的前十年,经历过的片段和道具,没经历过的就着老照片想象,以前的故事已经快结束了,向承担理想和责任的上几辈人敬礼  (展开)

订阅中國工人訪談錄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