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东原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四十
出版年: 1990年6月
页数: 440
定价: 8.00
丛书: 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
ISBN: 978753210292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四十
出版年: 1990年6月
页数: 440
定价: 8.00
丛书: 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
ISBN: 9787532102921
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陈东原(1902—1978),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史学家,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1935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国教育论》《中国古代教育史》。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宗法社会中有一最特殊而最不平等的观念,便是妇人非“子”。子是滋生长养之意,是男子的专称,是能够传宗接代的。妇人,不过伏于人罢了;夫人,不过扶人罢了;人就是第三者,是他人,所以妇人是伏于他人的;夫人是扶助他人的,自己没有独立性。虽然“女子”也称作子,但其用意已和男子之“子”不同。《大戴礼记》说:“女者,如也;子者,也;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长其义理者也:故谓之妇人。”由于这种观念,所以女子无人格,只能依男子而成人格,所谓“阴卑不得自专,就阳而成之”。(《白虎通・嫁娶篇》)女子一生的最高标准,便是嫁人了。故妇人无名,系男子之姓以为名;妇人无谥,因夫之爵以为谥: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此。未嫁从父,既从嫁夫,夫死从子:在家庭的地位如此。欲使其就缚、不反抗,又制成种种风俗、道德、教条、信仰以压抑之,训练之。由于这种结果,使女子能力弱,地位益卑,于是人们更加玩视女子,虽女子自身,亦只合自轻 自贱因果相循,女子遂堕入十八层地狱而不克自拔。男尊女卑的观念,遂铁桶一般的铸就了。 (查看原文) -
社会状况改变了,宗法组织打破了,妇女已有新生活的可能,但是为三干年历史所压迫,一下还翻不过身来。我现在燃着明犀,照在这一块大压石上,请大家看明白这三千年的历史,究竟是怎样一个妖魔古怪。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共5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天地会研究》《南洋猎头民族考察记》《前后孝行录-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八十九》《人类婚姻史》《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
等
。
中国妇女生活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中国妇女生活史》与其后的中国妇女史研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五四妇女史观本身并无褒贬,以陈东原为代表的五四妇女史著作在中国妇女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之功也的确不可小觑。但随着对中国妇女史、性别史研究的深入,亦应当反思其史观所包含的问题:中国古代妇女的生活只有被压迫的一面吗,男女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吗?... (展开)

不否认历史地位,但时代局限性很强
这部上世纪20年代,中国妇女史的开山之作 不可否认其历史地位 批判了束缚女性的作品,社会主义思想,解放女性家务劳动,呼吁女性参政,具有相当超前的视角。 但更适合上个世界的读者看 1.以朝代划分的妇女史 对古代女性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会觉得老生常谈 大段古文的引用,又设置...
(展开)

一书览尽中华女性三千年
几年来我在女性主义上的启蒙,全部来自西方:从《第二性》《不同的声音》,到“那不勒斯四部曲”,以及前两年在NGO做有关女权的研究时,research都是以西方女性运动为线索,而从未有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妇女生活的了解。当2022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在图书馆书架上无意发现这本《...
(展开)

虽然硬伤明显,但是那个年代能有这本书也很不错了
书不厚,很快就读完了。作者按朝代叙述时间脉络很明显,可以清楚知道本国妇女是如何一步步被压迫的。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个发现:一个是某些被认为是中华传统的做法和说法其实并没有贯穿三千年历史,比如宋朝开始寡妇受到严重歧视,男性处女情结开始普遍,明末才出现“女子无才便...
(展开)

《中国妇女生活史》书摘笔记
妇人非子 宗法社会中有一最特殊而最不平等的观念,便是妇人非“子”。子是滋生长养之意,是男子的专称,是能够传宗接代的。妇人,不过伏于人罢了;夫人,不过扶人罢了;人就是第三者,是他人,所以妇人是伏于他人的;夫人是扶助他人的,自己没有独立性。虽然“女子”也称作子,...
(展开)


妇女生活史,抑或妇女生活“思想”史
其实这本书更像是中国妇女生活“思想”史,引用的材料,多为古人对“女性应该如何生活”的讨论,诸如《列女传》《女论语》等文本,所以篇幅大都给了刘向、班昭之流的著作,对其生平所言甚少,对吕雉、卫夫人、谢道韫、武则天等人只字不提,对李清照、秋瑾也只是寥寥几笔带过。 ...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2015)8.6分 553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8)7.8分 5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9.1分 15人读过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86)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礼俗史』研究专题【1】 (南池子)
- 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 (Xinnamon)
- 性/别/爱研究(3) (🦉的瓦涅密)
- 女性 (侯磊)
- 民俗学书目 (装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妇女生活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万箭齐发 2019-04-16 17:08:17
脑壳痛还没开始~
0 有用 摸摸小猫头 2020-07-28 21:18:10
根据时代打五星吧,很多观念根据今日眼光有点问题,史料大段大段引用很多没必要。优点也很明显,史料搜集广博,对妇女生活领域发掘的范围广,观念平等又不乏同情,找到都宋代袁采等人对妇女的同情之评价也有重新发现的意义。总体看来有几条线,婚姻制度的形成演变,改嫁的问题,贞洁观念,妓女,女教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历史溯源,妒妇的根源与时代特点,礼教的影响,宋代以后的缠足,有点凌乱但是不乏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