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者的书评 (18)

锐奇学 2011-04-08 09:34:53

无辜者Y的献身

就算是没有开篇对卡夫卡名篇《地洞》的引用,你也会发现这部“沉闷的罗曼史”有很深的向卡夫卡致敬的意味,故事发生的地点柏林没什么实体感,反倒夹带很强的象征色彩。主人公伦纳德敏感自闭的状态像极了卡夫卡那些永远青涩痴纯的处男主人公,美国佬葛拉斯一出场就能套入强烈的...  (展开)
山狼 2010-12-23 12:14:20

脆弱的红男绿女

女人受不了那娇艳欲滴的颜色,随即吃了。蛇说,你们不会死……如果你们吃了,你们就会睁开眼睛,就和神一样能够分辨善恶了。 死亡对于麦克尤恩来说,是留给愚蠢的人准备的。在他关注的惩罚方式中,不死本身就是一个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也许是试图“像神一样……”这一举动本身意...  (展开)
阿狗 2012-07-23 09:13:21

看完只记得分尸了

坦白说麦克尤恩这本书让我挺失望的,这本书是我继《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第一次读他的长篇,读完之后感觉不好,毫无前者给我的惊艳之感。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我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立马把麦克尤恩奉为我的偶像,打定主意要读完...  (展开)
齐物秋水 2010-03-22 14:43:36

未完成的萧索时期的爱情

冷战时期的罗曼史,这样的字眼和故事让人不由得想起那段熟悉的音乐和一个手持PPK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不过伊恩•麦克尤恩不同于伊恩•弗莱明,他的《无辜者》里的主人公伦纳德只是英国邮局里的一个职员,而非上天入地的间谍,虽被派往德国柏林从事安全工作,但...  (展开)
书天堂 2010-03-30 11:36:33

“恐怖伊恩”寒风飕飕

文/遆存磊 冷战时期的罗曼史,这样的字眼和故事让人不由得想起那段熟悉的音乐和一个手持PPK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不过伊恩·麦克尤恩不同于伊恩·弗莱明,他的《无辜者》里的主人公伦纳德只是英国邮局里的一个职员,而非上天入地的间谍,虽被派往德国柏林从事安...  (展开)
EndlessRiver 2020-02-18 22:14:3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无辜者》阅读记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录: 二 沉默寡言的人总是少犯些错误——或者说,他们表面上比较少犯些错误。 他觉得,在你把球抛出去以前,伸出了左臂玩那么些花样,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当然,你也没有必要在对方把球扔过来的时候鬼哭神号地吼叫它一声。可是让那个橙黄色的球儿悠然升空而去的,毕竟就是那股...  (展开)
30天只能改一次 2019-08-09 00:11:4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迄今为止最失望的老麦一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迄今看过的老麦作品中最不喜欢的一本,前后照应得很牵强,比如为何一定要选择隧道中的箱子,这不是致命的大意吗?一个葛拉斯就扮演了男圣母啦?那些心理和外在的危机只要一个小小官员就可以解决?隧道一事,冷战背景的设定,都与主线的爱情和分尸罪行联系得不紧密。男主犯罪之...  (展开)
Agamemnon 2012-09-22 20:22:30

“无辜者”并不无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先用间谍故事吊读者的胃口,再用性爱和犯罪刺激读者的感官,最后却让我们感怀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奇怪的组合,却是聪明的组合。 本来期待一个悲剧结尾:男主人公受到法律的惩罚,或是生活在阴影之下郁郁而终。男主人公伦纳德最初可能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困惑于自...  (展开)
年糕团子 2010-03-23 20:40:17

“无辜之人”还是“纯洁之人”(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89年5月,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访问了柏林。1989年9月,麦克尤恩于牛津完成《无辜者》创作。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   如果说,《无辜者》是麦克尤恩对冷战结束的反思,那未免有上纲上线的嫌疑,虽然他曾在上世纪60年代投身于反文化运动,但并不代表他对政...  (展开)
炎さま 2022-03-28 19:46:2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只有结局处理的挺好而已

阅读麦克尤恩自《赎罪》以来第一本。 有历史背景的小说一般都需要作家团队去预制一些调查,所以不出所料在书末看到了感谢致辞。 不过,小说的冷战背景除了事无巨细地描述主角的工作设施、场所和秩序以外,这和爱情故事本身衔接并不紧密,甚至极度枯燥,这样的背景设定放在小说...  (展开)
苏打小气泡 2017-04-01 22:27:28

读后感

阅读的体验是有层次的。从一开始对伦纳德工作与其环境的大篇幅描写让自己有些不太耐烦,跟《只爱陌生人》如出一辙,小说在中后期开始出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到中期与玛利亚的爱情进展的描写才开始慢慢进入佳境。对于人心理变化的精准刻画让我享受其中,就算是后期处理尸体的段...  (展开)
颜牧 2011-04-20 17:08:29

偶然成就的人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怎么说呢? 人生就是一个个偶然导致的必然。 昨天一个朋友问我的近况,我轻描淡写之后,她还是说:You always surprised me. 我有时候也会对我迄今为止的人生惊诧不已,可是总得来说,也不过如此。讲出来,当然有赚取别人扼腕叹息的情节,可更多的,是平淡到着一墨都涉嫌浪费的...  (展开)
夏媄媄 2010-06-09 23:25:24 Anchor1998版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只爱陌生人》   科林和玛丽外出度假。相恋7年的两人,对爱情渐渐失去了激情。与罗伯特看似意外的相遇确是一场无法脱身的阴谋。   是典型的“恐怖尤恩”时期的代表作,着力探索的是变态性爱在人性中的位置及深层原因。  (展开)
kob 2010-03-12 15:03:50

从赎罪看上开始

第一次接触到作者是因为电影赎罪,然后再重新看了小说,作者笔下的爱情总是那个美,是一种遗憾的美,残缺的美。赎罪中妹妹的幻想:是为自己当初年幼无知的冲动在找一个可以释怀的借口。可是现实并不如妹妹的期望那样团圆!! 所以这本小说我很期待,只是希望爱情能够圆满,...  (展开)
我是粉红豹 2013-01-30 09:55:33

又一部“柏林谍影”

二战后,年轻的英国电子工程师伦纳德被派往德国参与英美合作的情报工程。战后的柏林满目苍痍。善良单纯的伦纳德却在这里邂逅了美丽温柔的德国女子玛丽娅,从而卷入了充满爱与性的狂乱世界,色授魂予、不可自拔。正当两人难舍难分之际,一次意外谋杀,终使两人擦肩而过、抱...  (展开)
论落 2010-03-04 14:04:03

“非常有趣!”

 这是一段冷战时期的罗曼史,一场二战之后的间谍战,一部惊悚的犯罪心理小说……一如既往,麦克尤恩把爱情、战争、悬疑、犯罪、性,以及黑色幽默等种种元素糅合得天衣无缝,他的笔下展现的是一个萧索绝望的柏林城,在这里,纯洁无辜之人无处容身,恐惧寒冷处处笼罩着他们,直...  (展开)

订阅无辜者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