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短评

热门
  • 81 伊卡洛斯 2011-06-20 11:56:14

    民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公民的素质是民主的结果,而不是民主的前提。民主是大势所趋,无人能阻挡。

  • 45 江凌云 2012-03-05 22:42:04

    此书需背诵 我必追随先生的梦想与脚印

  • 28 fateface 2010-12-02 11:29:42

    因为是论文和讲演集,内容有很多重复,但是其中的真知灼见让人佩服。观点平实具可行性,根据调查研究而非胡乱猜想,又有基于学理和知识的坚定理想。蔡先生的早逝是中国的损失,但是我想未来的历史学家应该不会忘记他。

  • 24 大眼狗 2011-04-06 19:28:40

    得在入门,不足也在入门。一个精深宪法的学者,在中国只能做“民主是个好东西”的科普文,这不是蔡教授的悲哀,是整个中国的悲哀。

  • 11 陈毓秀 2012-08-19 18:54:47

    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远不如自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5 月眠 2016-04-08 19:52:40

    基本上看了第一章就可以了

  • 7 已注销 2017-10-24 12:17:44

    民主已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形态,而且成了一种社会形态和广大公众的生活方式。 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政治体制的根本缺陷以及其危害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既得利益集团的百般阻挠之下,蔡先生这类呼吁宪政的良心学者的声音又有多少人能听到呢?着实令人无奈。

  • 4 魚丸 2024-08-14 09:25:20 广西

    还好蔡老先走了,不然看到现在这种情况,可能都不是被气死那么简单了……

  • 3 AD 2024-01-23 14:13:29 甘肃

    十几年前的一本作品集,读起来有点过时了,但过时并不是因为社会在进步

  • 4 [已注销] 2012-07-09 19:59:05

    感觉哪里不太对,可是说不出来。似乎也没破除我的什么迷思= =

  • 5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2-05-17 21:29:46

    蔡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宪政民主事业,深处体制内多年之后出淤泥而不染,仍旧保有一个学者的独立品格与人间情怀。只是先生已于2010年离开了我们,英年早逝,可惜可惜。这本书中的《为民主辩护!》《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公民素质与民主选举》三篇真可谓发人深省。民主制度的推行和所谓国民素质高低就没有多大关系,民主也不意味着多数人为所欲为的暴政。最危险的事情其实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掌握民主的真精神,却大言不惭地泼起污水,他们不是自身愚昧,便是别有用心。

  • 3 蠙衣生 2014-03-31 11:54:37

    还好吧,虽然典型南方系风格,逻辑漏洞一大堆,煽动性大于思想性,好歹人家还是认定自由和民主压根不是一回事

  • 2 柴墟矜兰 2012-07-31 17:05:26

    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纯粹是纪念性的合集

  • 4 Elact 2010-11-29 19:05:51

    蔡定剑这样的提倡民主宪政的高级教授的去世,对人民真是一个莫大的损失。本书驳斥了国情论、素质论、多数人暴政的反民主观点,并且给出了很多先进国家不同类型民主的介绍,比如不同于美国的新加坡、印度民主等,也介绍了中国农民是如何珍惜直选权利的片段。

  • 2 密涅瓦的鹰头猫 2025-02-27 11:32:51 北京

    现在读起来五味杂陈,有反复重申的常识,有朴素的经验观感,有制度万能论的滥调,但更多的是上一个时代舆论场的痕迹...

  • 1 nocturne 2014-10-28 19:20:51

    什么是民主?民主是一种国家政治制度,是一种治理结构。它要求国家领导人要经过公开、平等、自由的合法途径选举产生;它要求统治者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必须经过多数人的同意和符合多数人的利益;它要求公民依法享有充分自由,并有权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

  • 3 Z 2020-07-23 18:18:28

    国内公共领域的通病是把民主问题口号化与简单化,讨论民主通常比较粗放,结果是整个社会中民主与转型知识的稀缺。而民主的具体形式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民众也许不懂民主理论,但他们从不缺少民主诉求,更不会缺少民主能力。书里对很多常见的误解加以辩驳,篇章内容浅显,稍有重复,但确实是正本清源之作。好玩的是,早在零几年,原来国家领导人也曾公开承认过:“民主、法制、人权是一种普世价值。”

  • 3 汝默 2021-01-17 12:52:57

    全书最精彩的就是第一章,有力驳斥了国情特殊论、人民素质低论以及多数人暴政论等对民主的质疑。民主制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解决了自有国家以来的最重大问题——统治者的权力合法性及和平转移。尤其同意的一点是,民主的再建构未必要以早期民主的实现为绝对条件,中国的制度转型可以而且也必须从当代世界的制度反思开始,而不是亦步亦趋的重复西方民主的失误。如今民主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空前的挑战,但其实这并不是对民主本身的否定,而是对民主应该普惠更多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对启蒙进行反思,但不应该完全抛弃启蒙的话语。民主制度的产生和运作都需要精英阶层的头部引导、制度设计和积极配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迫使精英阶层克服惰性和傲慢,倾听并尊重底层平民的意见。这一过程该如何实现?可惜蔡老早逝,不能听到他更多的思考了。

  • 3 SIAM 2020-05-17 20:39:34

    “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