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uyễn Cochinchina》的原文摘录

  • 本世紀以來,在越南已出版的關於西山起義的書和文章不下上百種,但這些著作幾乎都是寫光中阮惠,把他作為越南歷史上最有光彩的一位人物來寫。作為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被看得比洪秀全(19世紀50年代發生在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更為傑出。作為抵御外來入侵者的一名將領,他又被看得比黎朝的李常杰和陳朝的陳國峻技高一籌。而作為推行喃字政策的一代君主,他像15世紀的胡季犁一樣,又推動了文化的進步。至於他的少數民族政策,更為少數民族團結起來與封建統治者進行鬥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總而言之,作為西山起義的象征,光中不僅滿足了民族主義者的種種需要,同時也為馬克思主義編史工作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內容:他簡直具備了所有革命救國的主題所需要的一切,並成為近幾十年來越南革命所需要的所有優秀品質的具體化身。 (查看原文)
    Travis1997 6赞 2018-06-13 19:45:01
    —— 引自第186页
  • 《大越史記全書》指出1490年全國有7950個村莊,同時規定了村社劃分的標準:某社備500戶,而其餘戶又得100戶以上,將成一小社。應投告類奏。拆為別社,以增廣版圖。 … 我們能否將這不斷增長的村數與人口增長聯繫起來呢?起初我認為這不可能,因為我們無法知道500戶的大村有多少,也不知道100戶甚至60戶的小村有多少。此後我在《大越史記全書》1419年條目中發現如下資料:「大率每110戶為一里。每年里長一人。甲首十人應役。周而復始。」 … 要從村數算出一個神袐數字,由於以下原因我選用了「里」(代表110戶)。里制雖然是明朝統治期間的規定,但是如上所引《大越史記全書》關於1490年村莊大小的敘述,表明每村平均110戶,是個合情合理的推測。其次是高羅1931年發現的:他所引出的6639個村莊裡,一般有500至2100名居民。雖然這些村莊平均居民數為910人,但由於這是19世紀末期人口增長的結果,這數字仍能反映出早期村莊規模的痕跡。 (查看原文)
    Travis1997 2赞 2018-06-01 06:46:27
    —— 引自章节:推論
  • 明李彬奏請户部頒給交趾户帖,州縣修定賦役黄冊,里長、甲首周年圖樣。大率每一百一十户爲一里,每年里長一人,甲首十人,應役周而復始。當里甲者,鞭箠不勝其苦。(孫曉編:標點校勘本 大越史記全書,頁459-460) (查看原文)
    Travis1997 2赞 2018-06-01 06:46:27
    —— 引自章节:推論
  • 以一百一十戶為里,一里之中,推丁糧多者十人為之長,餘百戶為一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十人,管攝一里之事…每里編為一冊,冊之首總為一圖。 (查看原文)
    Travis1997 2赞 2018-06-01 06:46:27
    —— 引自章节:推論
  • 從一開始,里甲組織就不必與既有的村落社區組織重合,里甲系統與村社組織有某種制度性的結構分離。(頁55) (查看原文)
    Travis1997 2赞 2018-06-01 06:46:27
    —— 引自章节: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