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 短评

热门
  • 1 追暮 2012-12-27 23:52:02

    越读越好看。从国际公法的角度切入晚晴中西碰撞,关注帝国的现代转型和主权生成,极具眼光。而试图通过学制等来勾勒出整个社会的群像,很有新意。若是多考察下报纸和报人的论述,或更好。

  • 2 了了 2013-07-15 15:53:50

    全书最后一个段落最为有趣,可惜全书并非围绕这个火花展开。

  • 0 華夏 2015-08-27 13:10:16

    细致、耐心的爬疏

  • 0 黄金左脚撑小兵 2013-01-13 20:31:25

    绪论概括很不错。正文部分亦佳。

  • 1 Wild Cherry 2021-02-06 23:35:32

    我死了,为什么图书馆联盟突然不能文献传递了😢求电子资源!!!

  • 0 豆友46369297 2013-10-09 15:51:13

    说得还可以,就是现代语境太多。

  • 0 robbend 2015-10-07 05:19:02

    后记说写了N年,佩服佩服

  • 0 啥啥啊 2017-06-29 16:01:44

    视角应该提前至条约通商时代。领事商贸关系中的公法实践才是公法权威树立、接受的起点,即相对于本书的中国进程,驻华领事中对条约的遵守、积极维护更重要。毕竟前帝国主义的国际法时代。参考赫德日记。

  • 0 这么近,那么远 2019-12-31 20:54:54

    按需。“国际法在晚清传入中国,是历史大事,可以视作西潮东渐引发文化变迁的典型范例,影响深远,反映了西方文明渗透入中国思维的过程,更展示了中国传统“天下观”崩解的具体情况。全书以全球化的视野,探讨了晚清国际法传入中国,引起有识之士思考国际对策,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用夷变夏”的具体过程与思维变化,反映了东西方文明踫撞之时,遭受侵略压迫的中国,在被迫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之时,是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文化秩序,在左冲右突、几乎可说是“困兽犹斗”的艰苦情况下,接受了西方国际法的挑战。同时也展示了所谓“国际公法”多面与多层次的复杂性,对于我们思考世界历史中不同文化进程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全书资料资料翔实、论证细密,是近年该领域研究中的一部力作。”

  • 0 隐清 2021-10-15 00:40:35

    万国公法在晚清的形成史,公法外交在晚清的应用史,翔实可信的作品

  • 0 逆风飞扬 2022-10-23 11:35:34 广东

    保和会的部分第一次了解,20世纪的大清算是很努力了,虽然是被辛丑打醒的;日俄那会,原来大清也做了不少工作的,不完全像历史教材说的跟条咸鱼一样

  • 0 王大福 2022-12-03 02:08:25 美国

    内容三星,还有一星是辛苦分…史料很丰富,但大多数论述不痛不痒。前三章分析十九世纪国际法性质时主要引用日本学者的著作,有些局限。个人认为第四章最有帮助。

  • 0 啊哦呃咦唔吁 2023-09-06 11:46:09 江苏

    史料详备,论理扎实

  • 0 缓之 2022-07-22 12:23:49

    p292:“也就是说,当中国发现所谓“文明一体”的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竟然有头等国、二等国,乃至三等国的等级划分后,传统的“大国意识”主宰着清政府代表在交涉及决策过程中的思维,极力争取头等国的地位。所谓平等的追求,乃是相对欧美列强而言,相对于亚洲各国(竞争对手日本除外)以及中南美诸小国,中国不能接受自己与之同等。”国犹如此,人何以堪

  • 0 Winter 2023-08-08 19:03:02 浙江

    觉得国际法和国族建构的问题更有意思 可惜重点不在这里!

  • 0 沥青 2023-12-06 18:21:17 上海

    新东西,史料丰富

  • 0 Marala 2024-12-07 23:44:20 北京

    扎实的先行研究

  • 0 seasoneast 2012-09-27 09:49:33

    非常有意义的一篇博士论文,对于国际法同晚清中国的复杂关系阐述得精细深刻,对于同领域的学者来讲是一部十分有参考价值的著作

  • 0 大学南路凉拌菜 2019-10-28 11:31:20

    中通三参考,初看很细致,但再读发现很多立论有头没尾

  • 1 N 2020-02-22 18:02:13

    扎实,受益匪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