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與修身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Tacher 2015-06-05 16:08:06

    很多论著都会提到近代“卫生”概念的变化,但对前现代的卫生研究似乎并不是很多,本书对晚明养生知识做了较详细梳理。晚明文人圈中的养生在继承传统修养方式基础上,契合了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市隐的文化风气和日渐繁盛的出版业。晚明的养生术并不完全集中于医学宗教文献,而在小品、日用类书中大量出现,并配合以辅助性图像和简洁条列的口诀,将经典养生论述在日常生活中“例行化”,呈现出文人化、物质化、商品化、通俗化的特点。中国的养生注重于虚的补充,但不排除以修养使人身体强健的可能。虽然传统卫生(guarding life)以个人习惯指导为主,但个人身体亦没有与家庭、社会、国家相脱节,虽然这种联系与现代卫生相比较微弱,欠强制。作者材料解读有些机械,结论大多还是停留于材料本身;侧面史料较少,导致知识传播说明乏力。

  • 2 Binns 2019-10-07 01:49:07

    材料齊全,議題紛雜,關鍵処多引用他家説法,少獨到見解,結論寫成了餘論。作者似乎很喜歡引用同學、朋友的研究。

  • 2 曼联哈哈哈 2020-01-27 13:53:08

    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引用Lyotard的Libidinal Economy(《原欲经济》)......

  • 0 dq009 2021-03-10 15:35:59

    从养生学窥视晚明社会的世俗化、文人化、商业化。全文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细致与谨慎,很可惜,众多有趣议题的探讨都停留在表面,作者的想象力和发散能力较为欠缺。文字读起来十分平淡。

  • 0 尔湖 2021-04-22 12:13:17

    很好的选题,聚焦晚明这段特殊的时间,提出文人养生活动的物质化、文人化、商业化,并借鉴医家和道家关于养生的观点,视角蛮好。但是,本书提出的“修身”主题,分析过于表面,对史料的解读也很肤浅,尽管在结论中作者提出,文人的修身既有对自己的要求,也有国家(天下)层面的自我要求,但在分析当中完全看不出,这只是作者没有论证的一种假想。此外,作者第五章从图像角度来解说文人的养生和修身活动,更是流于表面,实在也没分析出什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