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为《清宫述闻》初编与续编合编本。初编共三册,曾于一九四一年五月由故宫博物院印行三百部。续编于北平解放前编竣,手稿存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本社曾于一九九。年出版此书,本版为在其基础上的修订本。
二、为便于读者阅读,《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将初编与续编正文中的相同章节按原顺序辑在一起,初编排在前边,各章文字开头标一“初”字,续编排在后边,各章文字开头标一“续”字。初、续编目录也按原来顺序略加调整,编在一起。
三、《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初编编者为章乃炜(字唐容)先生及王蔼人先生,续编编者为章乃炜先生。
四、初编印行本所载已故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撰写的序言及原载《清宫述闻凡例》,仍在《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刊出,排在新序之后,全书正文之前。
五、一九九○年出版时,为便于读者了解《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早年编写过程、内容梗概、史料来源、印行情况,特请故宫博物院顾问单士元先生为《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撰写新序,《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予以保留。
六、初编印行本为繁体字竖排,正文用四号字,按语用六号字。《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改用简体字横排,正文为五号宋体字,按语为五号仿宋体字。为求版面美观、读者使用方便,按语与正文之间不空行,不悬垂缩进字符。
七、初编印行本及续编各章节引用正文之前,原编者多在各宫殿标题之前撰写一段概括的说明文字。这次重排,将这类说明文字移在标题之后。按语中重述各条引文下的书名、档案名时,均用简称,不再补全。
八、初编印行本及续编各分六卷,卷一为述紫垣,卷二为述外朝一,卷三为述外朝二、三,卷四为述内廷一,卷五为述内廷二,卷六为述内廷三、四、五。本版取消原有卷次,按原书顺序依次改为:一、述紫垣,二、述外朝(一),三、述外朝(二),四、述外朝(三),五、述内廷(一),六、述内廷(二),七、述内廷(三),八、述内廷(四),九、述内廷(五)。
九、初编印行本中刊有《清宫述闻征引书目》,排在目录之前,《清宫述闻: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移排于全书最后。续编所列征引书目,排在初编征引书目之后。对于文中征引书目而后文未列者,增列于同类之后。
十、本社一九九。出版时,初编各章由刘潞、黄海涛点校,续编各章由王淑芳、陈广禄、李国强点校。
十一、此次修订出版,由陈晓东复核原文、查对史料,主要对原稿及一九九。版中错别字、句读错误、出处错误及史实错误等进行了修订。可径改者直接于文中修改,余者做尾注以标识。
2 有用 farfaraway 2016-05-28 18:07:40
好看
0 有用 浥蕖軒 2013-06-19 21:25:52
书是好书,这一版将初编续编按各章节辑在一起更便于阅读,只可惜校对还不够细致,错别字有多处,还有个别脱漏和编者的断句错误。
0 有用 Vanessa。 2010-09-07 21:35:33
等到我去紫禁城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这本书。
0 有用 药居士 2021-01-10 15:52:09
分初编、续编,章乃炜先生与助手王蔼人编著于民国时期,乃研究北京故宫之重要资料。编者穷搜广罗,引用官方典章、实录、私家笔记、日记、年谱、文集等约700余种,后人若不凭电脑,望尘莫及。其编以故宫各处建筑为纲,附以相应宫廷制度、人物轶闻,引申至官职、科举知识,俨然《清史》之“志”,且书中多采野史秘闻,毫不乏味。然此书为“清宫述闻”,明朝一带而过,且引用资料偏重解释清朝制度,至于建筑沿革,道之不详,是以欲... 分初编、续编,章乃炜先生与助手王蔼人编著于民国时期,乃研究北京故宫之重要资料。编者穷搜广罗,引用官方典章、实录、私家笔记、日记、年谱、文集等约700余种,后人若不凭电脑,望尘莫及。其编以故宫各处建筑为纲,附以相应宫廷制度、人物轶闻,引申至官职、科举知识,俨然《清史》之“志”,且书中多采野史秘闻,毫不乏味。然此书为“清宫述闻”,明朝一带而过,且引用资料偏重解释清朝制度,至于建筑沿革,道之不详,是以欲全面了解故宫历史者,此书仍嫌不足。 (展开)
0 有用 朱颐钊 2022-06-21 16:10:34
前辈学者编写的资料汇编,以紫禁城内各处建筑为纲,串联起有关史料,以宫廷礼仪制度为主,并及典故、政事,可谓巨细皆收。不过既以建筑为线索,对于建筑本身讨论不足,反显得这一编排方式不无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