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沉没的甲午》援引大量原始档案资料,深入展示历史细节,并试图用这种细腻的方式引导读者更为深入客观地理解这场意义深远的战争。在朝鲜平壤及中国黄海海域、辽东、山东半岛等战场上,中国方面不乏甘愿为国抛洒热血的将士,无奈的是,这并不能弥补晚清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与日本的差距。更无法挽回因国力落后以及应战策略失误而早已预定的失败的战果。这一现实的结局颇值得今人为之深思。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1894年这一年。大清帝国在对日的海陆战场上节节败退,全无招架之功。以往尚能藉余威而勉强维持弧洲强国的表象,及至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署,晚清这一纸老虎被全然戳破,列强瓜分的狂潮随之而来。
沉没的甲午的创作者
· · · · · ·
-
陈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悦,山东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委员,专注于近代海军史及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多次受邀参加CCTV《甲午祭》等节目的录制。
目录 · · · · · ·
序言 谁任其咎
导读 俯瞰甲午
第一章 朝鲜太上皇——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的袁世凯
第二章 天朝上国的家底——甲午战争前中国军力解密
第三章 丰岛迷雾——一段被扭曲的历史
第四章 上将星沉——奉军将领左宝贵殉国始末
· · · · · · (更多)
导读 俯瞰甲午
第一章 朝鲜太上皇——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的袁世凯
第二章 天朝上国的家底——甲午战争前中国军力解密
第三章 丰岛迷雾——一段被扭曲的历史
第四章 上将星沉——奉军将领左宝贵殉国始末
· · · · · · (更多)
序言 谁任其咎
导读 俯瞰甲午
第一章 朝鲜太上皇——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的袁世凯
第二章 天朝上国的家底——甲午战争前中国军力解密
第三章 丰岛迷雾——一段被扭曲的历史
第四章 上将星沉——奉军将领左宝贵殉国始末
第五章 兵败后勤——平壤失守的真相
第六章 将军倒在战场之外一卫汝贵之死
附 卫汝贵家书之谜
盛星怀之死
第七章 失落的亚洲第一——甲午战争前的北洋海军
第八章 从历史档案解读黄海大东沟海战中的谜团
附 昆明哪堪换渤海一慈禧挪用海军经费的真相
第九章 北洋海军的洋烈士
第十章 方伯谦其人其事
第十一章甲午日谍大案
第十二章远东直布罗陀的陷落
第十三章李秉衡征东
第十四章血染炮台——威海卫的陷落
第十五章海殇——丁汝昌之死
第十六章湘军上阵——吴大澈出塞
第十七章泣血春帆楼
附 秋风宝剑孤臣泪
第十八章保台记
参考书目
附:甲午八大战役经要图
中日陆军将官一览表
中日海军将官一览表
· · · · · · (收起)
导读 俯瞰甲午
第一章 朝鲜太上皇——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的袁世凯
第二章 天朝上国的家底——甲午战争前中国军力解密
第三章 丰岛迷雾——一段被扭曲的历史
第四章 上将星沉——奉军将领左宝贵殉国始末
第五章 兵败后勤——平壤失守的真相
第六章 将军倒在战场之外一卫汝贵之死
附 卫汝贵家书之谜
盛星怀之死
第七章 失落的亚洲第一——甲午战争前的北洋海军
第八章 从历史档案解读黄海大东沟海战中的谜团
附 昆明哪堪换渤海一慈禧挪用海军经费的真相
第九章 北洋海军的洋烈士
第十章 方伯谦其人其事
第十一章甲午日谍大案
第十二章远东直布罗陀的陷落
第十三章李秉衡征东
第十四章血染炮台——威海卫的陷落
第十五章海殇——丁汝昌之死
第十六章湘军上阵——吴大澈出塞
第十七章泣血春帆楼
附 秋风宝剑孤臣泪
第十八章保台记
参考书目
附:甲午八大战役经要图
中日陆军将官一览表
中日海军将官一览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伏查战舰以铁甲为最,快船次之。北洋现有定远、镇远铁甲二艘,济远、致远、 靖远、经远、来远快船五艘,均系购自外洋;平远快船一艘,造自闽厂。前奏所 云战舰,即指此八艘而言。此外超勇、杨威二船,均系旧式;四镇蚊炮船,仅备 守口;威远、康济、敏捷三船,专备教练学生;利运一船,专备转运粮械。如战 舰所配员弁,机轮、枪炮各有专司,历考西洋海军规制,但以船之新旧、炮之大 小迟速分强弱,不以人数多寡为较量。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 勤,战舰过少。臣前奏定海军章程及两次校阅疏内,迭经陈明在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0页 -
而迄今未能强者,皆因所办并未实意力行,以期自振,不过籍此防备外侮,以毒攻毒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八章保台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沉没的甲午"的人也喜欢 · · · · · ·
沉没的甲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晚清犹如一个昏聩的老人,空有一身巨大的躯壳,内里早已腐朽变质,病入膏肓,只剩苟延残喘而已。 甲午战争是清王朝自我认知的分水岭。战争之前,清王朝还沉浸在“万邦来朝”的幻梦之中,战争过后,中国人经成了日本人眼中的“东亚病夫”。 这本《沉没的甲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
(展开)

敌国土地上,有他们的墓碑和姓名
这本七百多页的《沉没的甲午》,捧在手中的第一感觉是——沉重,一如它的内容。 打开书之前,认真回想了一下自己对“甲午战争”的认知,似乎还是学生时代历史课本里的内容:跟日本人打,我们输得很惨,赔了好多钱,丢了台湾岛,还有那个叫邓世昌的英雄。 有个问题当年就横亘心...
(展开)

甲午硝烟130年后的历史反思
甲午战争,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悦教授所著这本《沉没的甲午:北洋悲歌与晚清大败局》,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研究、客观的分析,复原了这场战争的真实面貌,并分析解答了晚清战败的深层原因。陈悦教授到底是海军史、船...
(展开)

不能忘却的记忆,热血与理性一样不可少
“如此口紧手辣,将来必当记及!” —— 读历史类书,清朝及近代的经常绕着走,了解末代和乱世,需要点能量和勇气。 在这个时间段看到这本书,也是百感交集。今年各种新闻层出,评论区时常燃爆。 而究竟,我们当以各种姿态面对过去,面对当下,是个问题,重要的问题。 —— 《...
(展开)

家乡人叹息丁汝昌之死
今年十一假期,驱车去县城老家下面的丁坎村参观丁汝昌纪念馆。作为庐江县人氏,此前除了在历史教科书的甲午战争章节里学到他是北洋水师提督,甲午战败殉国之外,并无更多了解。这次去纪念馆,对他的生平才有了相对全面一些的了解。他的出生、发迹和安葬,都发生在我家乡周围几...
(展开)
> 更多书评 3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天地出版社 (2024)8.9分 22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近现代史 (魔术师)
- 洋务运动及晚清史研究书目 (古人)
- 当个民国史爱好者 (包郎)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9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沉没的甲午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宛南小王 2022-07-29 18:42:31
有新世纪10年为李合肥吹捧的陋习,不过瑕不掩瑜,很多观点还是很新颖的。一个老大帝国的军队居然如此捉襟见肘,从几十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始到书中当下,一直没有汲取教训,哎,真是摇摇欲坠。书中只有两处提到萨镇冰这个将领,其实可以多着墨一点,毕竟他本身就是活历史。从甲午战争到抗美援朝。
1 有用 梦魇 2020-07-25 14:50:05
越是感觉遗憾的历史,越是值得细读,以后希望再也不会出现什么北洋海军亚洲第一怎么会输给日本海军这样的神论了
0 有用 琪花瑶草 2012-03-23 19:17:29
战争最能洞见人类的本质与无穷的潜力。惟公不生惟公不死,与船俱存与船俱亡。
0 有用 City_Ytic 2012-09-23 00:49:47
详实的史料,缜密的思路,至今见过写的最好的关于甲午的书
6 有用 脱线的达达尼昂 2014-12-17 08:30:01
甲午读甲午 唏嘘予以 文恬武嬉 清流误国 上亦昏庸 下自不思退敌 甲午一仗 打的是明治维新的日本和洋务运动的大清 可怜的是丁汝昌 左宝贵 刘步蟾 邓世昌之死 可恨的是翁同龢 李秉衡 盛宣怀之流 以及台湾澎湖 留下的是一片焦土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战争特写集 对于许多主要战役的内里详情完备叙述 有一些新的考证 虽说不一定完全正确 作者也带有一定主观色彩 但是引用资料丰富 应该还是有较强的史料基础 只是... 甲午读甲午 唏嘘予以 文恬武嬉 清流误国 上亦昏庸 下自不思退敌 甲午一仗 打的是明治维新的日本和洋务运动的大清 可怜的是丁汝昌 左宝贵 刘步蟾 邓世昌之死 可恨的是翁同龢 李秉衡 盛宣怀之流 以及台湾澎湖 留下的是一片焦土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战争特写集 对于许多主要战役的内里详情完备叙述 有一些新的考证 虽说不一定完全正确 作者也带有一定主观色彩 但是引用资料丰富 应该还是有较强的史料基础 只是读来心寒不已 哀哉甲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