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政体》的原文摘录

  • 西周政府官员晋升机制中存在两种可能的趋势: 第一,我们讨论的三个官员师晨、师兑和逨先被任命作为其上级官员的助手,在任职一段时间后,晋升为该职位的正职。最先讨论的虎的例子也是这种情况,他凭借世袭途径进入军事部门任职这些具体的例子表明,一个官员从助手开始做起,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服务后被晋升到一个正职的这个过程可能还是非常普遍的。如果说这就是晋升的一般模式,那么经验、个人成绩则可能是西周政府服务中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且如前对助手( assistantship)职位的讨论中已说过,西周时期的政府服务是建立在官员期望通过努力和良好表现以提高他们的地位这个基础上的。第二,在师晨和*季的例子中,官员晋升清楚地表现为由地方民事管理调往中央王室,直接服务于周王。可能在整个西周国家结构中,直接服务于周王是最有威望的职位。到了西周晚期,宰已经成为周王室中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查看原文)
    -z 2021-03-25 08:49:13
    —— 引自章节:第三节 晋升和官员仕途
  • 上述证据说明,到了西周中期,政府官员的生活和仕途都带有清晰的官僚化特点,而他们所服务的西周政府也发展成了一个官僚化机体。像所有古代官僚制度下的官员一样,西周官员是由专业人员所组成的群体,他们把政府服务作为终生职业,从中获得荣誉,并以之来完成个人理想与人生愿望。他们并不必一定要等到其父死后才能进入政府服务;但是他们的服务可能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用很多年才能获得一个正职职位的任命,到那时他们的父亲很可能已经离世同其他官僚化官员一样,他们也受一定规则和程序的管理,约束他们在政府中的行为与表现;他们有一个仕途发展的轨道:如果表现良好,一定会获得晋升与发展。他们服务的地方不一定像大部分现代官僚那样要离开自己的住所,但他们显然有一个公共职能,对此他们自已完全有意识,并通过这个公共职能与其他官员发生关系。这便是周王所依靠的、管理着整个西周国家的官僚群体。 (查看原文)
    -z 2021-03-25 09:11:02
    —— 引自章节:小结
  • 自西周中期开始,政府结构的区隔化( compartmentalization)以及政府运行的系统化( systematization) 等一系列迹象开始清楚地显现出来。韦伯在其对历史上官僚制度的研究中勾勒出官僚机构形成的方式。他明确地主张,官僚化的过程与国家权力的张没有关系。例如,大罗马帝国在没有官僚制度的情况下产生,而当帝国瓦解之时官僚机制正在发挥作用。官僚化的动因来自于社会上层阶层增加物质财富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来自于得到社会稳定财富、更好的邮政服务、交通运输及灌等需要。因此,他把官僚化看作是一个内部过程,而不是外部扩张。 西周政府官僚化的过程显然经历着韦伯所描述的发展轨道。正是王家行政从中央政府中分离出来以提高其管理的需要,为官僚化过程提供了最初始的动力。与这个过程并行发展的是,书记类官职也被分成两个部分——直接服务于周王内延的史官和太史寮组织中的史官。青铜器铭文为不同书记类职官的存在提供了清楚的证据。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军事机构——六师和八师发展成包括民事和军事行政在内的一个复杂体系。伴随着结构复杂性的不断增强这个趋势,命令的阶梯状结构也建立起来。如永盂(集成1032)铭文生动地显示,一个处于公的地位的重臣接受王命;他在一组重要大臣的协助下向其他执行类官员下达命令,这些官员再将他的命令在王廷外传达。但是,命令的最终完成依靠的是地方官员的执行。本文对地方行政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至西周晚期,在西周行政的各个层级、下至乡地区都有三有司的设置,按其职官要求行使职责。 (查看原文)
    -z 2021-04-01 11:40:08
    —— 引自章节:结语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