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rtin Heidegger
/
[德国] 马丁·海德格尔
出版社: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译者: Michael Heim
出版年: 1984-7-22
页数: 256
定价: USD 24.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253207647
出版社: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译者: Michael Heim
出版年: 1984-7-22
页数: 256
定价: USD 24.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25320764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阐释 (muqmuq)
- 马丁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microarch)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Logic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𝑝𝑠𝑢𝑘ℎ𝑒̂ 2023-06-02 09:55:10 山东
世界(为何之故的整体性)就是林中路或林中空地。传统理解的自由是一种自发序列,或想怎样都可以、随心突破某个规定性到另一规定性上的自由。海德格尔所谈的自由不是这种被规定性束缚的自由,他想问,这些规定从何而来?在兹有规定前,这些规定得能够出现,这些规定得根据某个东西。也可以说世界的何(X)就是这个根据,在康德的物自体的意义上。于是,自由实际就是建立规定性的可能性,就是说自由反而提供了约束,基于它建立的东... 世界(为何之故的整体性)就是林中路或林中空地。传统理解的自由是一种自发序列,或想怎样都可以、随心突破某个规定性到另一规定性上的自由。海德格尔所谈的自由不是这种被规定性束缚的自由,他想问,这些规定从何而来?在兹有规定前,这些规定得能够出现,这些规定得根据某个东西。也可以说世界的何(X)就是这个根据,在康德的物自体的意义上。于是,自由实际就是建立规定性的可能性,就是说自由反而提供了约束,基于它建立的东西即世界于是跟自由对峙起来。他说世界是如何而不是什么,“不是什么”意味着存在性层次上的无(nihil),“是如何”意味着抛投或者说在生成中。那么存在者如何内在于世界而现身?这个物本来就在这里,本来就有这么一个“自体”,但只有当此在生存形成了世界时,物才成为一个存在者,它本身在进入世界中是无事发生的。 (展开)
0 有用 Bidasari 2024-12-28 04:33:57 美国
海德格尔完全错失了问题。莱布尼茨的要点不在「逻辑」与「普遍形而上学」之间的奠基关系,因为两者在莱布尼茨那里本就不是分离的。真正的要点是作为「形式本体论」的普遍单子论(普全数学)与作为「区域本体论」的本质关系论(对诸单子群落之间被本质所规定的时-空分布的秩序的归纳),以及更进一步的作为「质料本体论」的独一单子论(神正论)之间彼此奠基的关系。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试图从「此在」的结构直接进入... 海德格尔完全错失了问题。莱布尼茨的要点不在「逻辑」与「普遍形而上学」之间的奠基关系,因为两者在莱布尼茨那里本就不是分离的。真正的要点是作为「形式本体论」的普遍单子论(普全数学)与作为「区域本体论」的本质关系论(对诸单子群落之间被本质所规定的时-空分布的秩序的归纳),以及更进一步的作为「质料本体论」的独一单子论(神正论)之间彼此奠基的关系。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试图从「此在」的结构直接进入「质料本体论」的话,那既没有诸客观科学的内容充实实在性,也没有普全数学去拓展可能性,又怎么能真正领会普遍的存在呢?难怪最后只能一转「决断」「原初神话」搞起神秘学来了。真正的伦理要奠基于「惯习」,真正的「自由」又怎么不需要训练和教育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