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朱锷与三宅一生、隈研吾、深泽直人、原研哉、佐藤可士和这五位日本著名设计师的对谈集成。在不同领域翘楚的这五位设计师,他们的设计观念与作品被众多的设计爱好者与业内人士推崇并喜爱。本书通过日常化的交谈和循循善诱的提问,在极轻松的阅读氛围下,向读者呈现了这五位设计师作品背后的构想、生活中灵感的来源,以及提炼创意和建立自身观点、态度的有效法则,而这些即作为一个广义的创意人所秉持的生活观念。它终将通过阅读影响读者看待设计的视角和态度,从而去思考和探寻生活本质。
目录:
三宅一生:制作进行时
隈研吾:与自然同行
深泽直人:站在平淡的极致处
原研哉:为什么“白”
佐藤可士和:我的品牌整理术
消解设计的界限的创作者
· · · · · ·
-
朱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平面设计师,策展人,一九六八年出生于杭州,一九九○年赴日。一九九八年在东京,二○○一年在北京分别成立朱锷设计事务所至今。
作为设计师,主持了“日中国民交流年”、“纽约中国中心”、“杭州形象”、“坐观山”等多项中国及日本重要项目的平面设计。
作为策展人,一九九八年在杭州为中国美术学院策划了“日本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展”,二○○○年在北京为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策划了“日本海报设计的流变展”,二○○六年在北京为中国美术馆策划了迎奥运主题的“中国美术馆国际设计邀请展”,二○○八年四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为中国对外人民友好协会策划了“建筑建筑—— 隈研吾二○○八中国展”,二○○八年十月在北京798 为日本无印良品株式会社策划了“MUJI 无印良品二○○八中国首展”。
二○○○至二○○三年间策划编著出版了《视觉语言丛书》一百种一百六十册。二○○六年至今陆续...
平面设计师,策展人,一九六八年出生于杭州,一九九○年赴日。一九九八年在东京,二○○一年在北京分别成立朱锷设计事务所至今。
作为设计师,主持了“日中国民交流年”、“纽约中国中心”、“杭州形象”、“坐观山”等多项中国及日本重要项目的平面设计。
作为策展人,一九九八年在杭州为中国美术学院策划了“日本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展”,二○○○年在北京为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策划了“日本海报设计的流变展”,二○○六年在北京为中国美术馆策划了迎奥运主题的“中国美术馆国际设计邀请展”,二○○八年四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为中国对外人民友好协会策划了“建筑建筑—— 隈研吾二○○八中国展”,二○○八年十月在北京798 为日本无印良品株式会社策划了“MUJI 无印良品二○○八中国首展”。
二○○○至二○○三年间策划编著出版了《视觉语言丛书》一百种一百六十册。二○○六年至今陆续策划翻译出版了“设计白皮书”:《设计中的设计》、《负建筑》、《十宅论》、《建筑建筑》、《白》、《设计的觉醒》,二○一○年担任EDGEmook 主编。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原研哉:首先,我认为庭院是高度人工化的产物,庭院是存在于露天的,要让露天的庭院里的“白石”长久干净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有落叶掉入,看起来就像被弄脏了一样,就会马上察觉,所以要经常清扫。这样,我注意到为了使庭院魅力而进行的清扫工作就成了一种负担。庭院的本质在于人工与天然两者之间的临界点。营造庭院是高度人工化的作业,不足之处还需依靠自然的力量加以完成,就像让苔藓寄生其间,晕染出美好的氛围。因此,我们必须要耐心等待。在等待的时候,不光苔藓长了出来,落叶也堆积起来,于是要进行大清扫,而大清扫也是高度人工化的作业。在清扫庭院时,如果把所有落叶都清干净的话也是不行的,而如果适当地留下几片落叶,这样一来,大清扫这一行为就蕴含了审美意识,而且,其中还产生了对人为和天然两个领域的临界点进行“把握”的概念。我认为庭院的好坏其实就在于怎样把握好这个临界点。庭院作为人工作品,有必要彰显其“人工”的特性,看到庭院中石头上的苔藓,我相信谁也不会用刷子将它们剔除,这就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天然与人工的“差异性”中,我想能发现一些新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原研哉 -
原研哉: 日本人很注重绘画中空白空间的表达。空白空间给我们带来的想象能力远远超出对自然描绘的细节。长谷川等伯的“松林图”就是这种审美的原型。一处没有着墨的空白空间并非是没有蕴藏任何信息,禅意美学的基础就存在于那空白空间之中。 所谓设计,就在要发现隐藏在物体之中的智慧。就像榻榻米为什么要编成这个样子,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尺寸,为什么是这个厚度。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有理由的。本应该还有很多用别的方法编成的榻榻米,最后都统一成现在这个形制一定有它的理由。编榻榻米的方法,茶勺的切削方法,椅子的制作方法,茶碗下面垫着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每件道具的背后都有它们的理由。多少年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反复思考,思考的结晶就构成了生活的历史,而设计正是要发现这些智慧的结晶。发现隐藏在日用品背后的智慧,也就是寻找前人创造出的生活智慧的过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原研哉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消解设计的界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消解设计的界限"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日本的手感設計 7.8
-
- 设计中的设计 8.6
-
- 與設計向前行 8.4
-
- 設計道 8.1
-
- Muji 8.0
-
- 身體評估之OSCE臨床能力鑑定 8.4
-
- 白 8.0
-
- 欲望的教育 8.0
-
-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 8.5
消解设计的界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其实我对这本书的装帧挺感兴趣的 | 来自阿猪正传 | 2 回应 | 2012-05-18 15:04:52 |
下载:常用的设计-朱锷单向街沙龙(音配文) | 来自见色起义 | 5 回应 | 2011-11-10 16:12:41 |
设计张力 | 来自柠檬呢夹心饼 | 2010-10-26 19:17:07 | |
喜欢这个开本 | 来自tiancheng | 19 回应 | 2010-09-27 18:06:32 |
9月23日 原研哉隈研吾演讲 朱锷主持 | 来自见色起义 | 2010-09-05 11:56:0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商周出版 (2010)8.5分 3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 书香2012 (理想国imaginist)
- 北京贝贝特艺术馆 (QBY)
- 创意设计家们的日常修行 (智渠)
- 2012CBNweekly·My List (马尾掉了)
- 设计思维and构成元素 (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消解设计的界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roidx 2011-04-05 10:46:38
这本书太赞了~
0 有用 vritti 2010-03-23 17:39:19
接“禅意”回家。
0 有用 达达ZEN 2010-12-19 20:49:18
出门前随意抓的一本书,在村镇颠簸的公路上却读出禅意。且张谷英村的旅行处处暗合。什么是平和幸福的建筑与设计?朱锷先生对谈三宅一生、隈研吾、深泽直人、原研哉、佐藤可士。穿越时空与国界,获得平衡。
0 有用 陈灼 2011-02-12 12:02:09
装帧很美,内容一般化。
0 有用 祝伟★ 2014-08-27 16:27:43
朱与日本设计师的对谈集,他能驾驭的,是平面领域,当谈到建筑时,就有些隔靴搔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