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律与社会 (伯樵·阿苏勒)
- 晚唐至宋元直诉与越诉 (周十万)
- 中国法律史研究 (孔飞刀大叫兽)
- 四川研究:田野与文献 (Song)
- 学位论文 (quitequie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晚清州县诉讼中的审断问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熊坛二 2022-05-10 01:16:39
写学年论文找来读的 对我这个小菜鸟来说启发很大
0 有用 于弋 2017-04-05 10:56:30
州县官的审断,更偏乎于一种政务行为,而非所谓的司法裁决~
0 有用 飞飞凌太清 2021-11-03 17:53:00
本书主要以南部档案为主要资料,对清代州县的审断依据与特点问题进行研究。作者从州县官临民而治的“父母官”角色出发,认为清代州县官的职能与身份,与西方的法官有根本不同,州县的审断是一种政务而非司法。在这种身份与职责下,州县官更关注的是如何化解纠纷,而不是审判的程序是否“正义”。因而,在南部档案中,州县官的审判依据与审判形式是多样化和充满灵活性的,情与理都是州县审断的重要依据,严格依律审断例子反而很少。... 本书主要以南部档案为主要资料,对清代州县的审断依据与特点问题进行研究。作者从州县官临民而治的“父母官”角色出发,认为清代州县官的职能与身份,与西方的法官有根本不同,州县的审断是一种政务而非司法。在这种身份与职责下,州县官更关注的是如何化解纠纷,而不是审判的程序是否“正义”。因而,在南部档案中,州县官的审判依据与审判形式是多样化和充满灵活性的,情与理都是州县审断的重要依据,严格依律审断例子反而很少。但审断程序的灵活性与审断依据的律例和情理之间并非是割裂的,它们共同服务于儒家的社会治理理念。州县审断可以视作儒家文化与法律实践的连接。作者关注到了南部档案依律审断较少的现象,以此对黄宗智的观点进行批驳,并想要从州县官的身份出发进行一种新的理念构建,但似乎缺乏太多新意,并未超越滋贺秀三和瞿同祖理念。 (展开)
6 有用 黄金左脚撑小兵 2012-03-31 20:18:41
读时觉得作者在研究传统社会,读完才发觉已经是中国“近代”。该书缺憾在于重复的话实在太多了!里赞对诉词、判词的探讨可以与刘昕杰的书相互比照一下。另外,我老师曾说文章立意关怀,最好不要是回应所谓”滋贺—黄宗智“之争,而此书作者却意在回应学界争论,结果容易在既有范式中打补丁。余英时回应别人批评他掉进韦伯圈套时,就认为自己研究不是为了回应韦伯、证明他的理论——毕竟社科只是自己分析史实的工具之一,理清史料史... 读时觉得作者在研究传统社会,读完才发觉已经是中国“近代”。该书缺憾在于重复的话实在太多了!里赞对诉词、判词的探讨可以与刘昕杰的书相互比照一下。另外,我老师曾说文章立意关怀,最好不要是回应所谓”滋贺—黄宗智“之争,而此书作者却意在回应学界争论,结果容易在既有范式中打补丁。余英时回应别人批评他掉进韦伯圈套时,就认为自己研究不是为了回应韦伯、证明他的理论——毕竟社科只是自己分析史实的工具之一,理清史料史实才是本位。 (展开)
0 有用 没想好 2021-11-15 23:40:10
存档。一本好书就是,引发我的兴趣,并由着这兴趣去开拓更多的领域。不过感觉作者写了好多重复的话,有些论述不看史料仅关注当下亦可理解。历史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