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Shayne 2012-10-14 20:48:31

    一部专题性通史著作,围绕在近代科学革命中最终形成的机械化(力学化)潮流,对古希腊以来科学观念的演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在编史学上,虽然作者在细微处注重反辉格免疫,但作出结论时仍不免悬设一个“向当今发展”的目标;尽管如此,本书仍是一部高度浓缩、精华集萃的经典。

  • 1 琴酒 2019-12-29 20:39:24

    对13世纪的讨论很精彩。大阿尔伯特强调感观证据,然而未经批判考察、没有借助仪器进行支持和纠正的感觉经验不能为科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充分基础。对惯性律的讨论和柯瓦雷认为伽利略差临门一脚但是迈不过去形成有趣对比,更侧重在圆周和直线运动这一方面谈,认为伽利略的惯性率是“不受外界影响(重力不算在内)的质点将保持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周运动。在距离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把这种运动看成直线运动。”在戴看来机械化图景是把数学处理这一特征包括进去的力学,但是这条路线没有很好的和微粒世界观结合在一起,蛮遗憾的。

  • 1 Footnote M 2012-04-08 16:19:29

    大概翻了翻,基本看不懂那些具体的科技问题。有些书的名字便代表了整本书的精髓,这本便是,这个题目以及隐喻背后的话题自我看过之后便萦绕心中。

  • 1 怒歬 2019-02-24 20:49:41

    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自然,是因为人可以通过数学语言来描述自然的运作。柏拉图:“神总是在做几何学”。以牛顿为收束,使得阅读意犹未尽。

  • 0 2015-01-20 10:31:56

    少数读中文能解惑的书

  • 0 亥伯龙 2018-04-07 18:55:22

    2018年4月7日第一次阅读。2018年10月1日第二次阅读。这书应该作为研究西方哲学史必读的辅助读本,该书详尽补充了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哲学主题的思想背景,相见恨晚

  • 0 行者 2015-08-20 20:57:01

    详细介绍了科学的发展,包括哲学,神学科学关系

  • 0 (。-`ω´-) 2018-03-09 10:23:46

    可做中学物理备课教材。一切来源于力学。

  • 0 無無齋 2022-11-26 17:29:06 陕西

    几年前读过。

  • 0 Bolin 2018-07-30 22:02:49

    在译丛所有著作中,这本算是尤为精练而精准,可以说对大多数科学史人物思潮的把握都直入要害。只此一本就能大致看懂科学史为何物的好书

  • 0 緇素帖 2019-12-29 09:24:51

    补记。以后争取再读一遍吧…

  • 0 小p 2021-03-23 21:29:47

    极好,内容极为丰富,甚至可以作为查询相关人物和观点的百科全书。相比之下,对于古典和中世纪的介绍条理更清晰。到了笛卡尔、牛顿的部分反而有了太多的细节讨论,而不够条缕分明。

  • 0 书白 2021-08-09 21:15:25

    从古代和中世纪追问事物本质的“自然哲学”,转向以探讨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数学关系为核心的现代科学,不仅是科学史上也是思想史上一大事因缘。

  • 0 张梅曲 2024-02-16 17:43:32 陕西

    今人如果真的被卷入科学史,没有人能卷得出来。真理在此越辩越晦暗。38页和456页低级错误。有些东西确实不给图像怎么说都没用,比如495页的帕斯卡实验实在看不懂,另一例是中世纪学者想破头都不能理解内角外角这些词是什么意思。数学与物理学的二分是个深刻的二分,指天的柏拉图代表数秘家-理念-抽象,按地的亚里士多德代表物理/自然家-实在-具体。

  • 0 luffy250 2016-01-21 03:18:20

    最好的科学史著作之一,改变了我的知识和兴趣结构。和译者有同样的看法,这本书好则好,可惜就像烧了九十九度的水最后一度怎么烧不上去。

  • 0 LiliDragon 2012-02-19 21:52:39

    对世界图景机械化的演变讲述透彻,著作本身所分析的在我看来正是人类世界的重大危机,欧洲已经经历并开始反思,中国呢?引进并非起源于自身文化的科学已经有些时日了啊!

  • 3 luis 2012-08-24 22:20:58

    翻译的惨不忍睹

  • 0 露馅汤圆 2018-11-12 00:48:29

    四年前购入,正痴迷于思想史的脉络的时候。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科学思想史的典范之作。如今因为“世界图景”这个俄国语言学的常用概念又刨出这本书,还是忍不住感叹。(虽然不得不承认没看多少且没怎么看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