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的书评 (6)

书鱼知小 2010-06-14 03:31:47

难以磨灭的烙印

之所以把此书推荐给书友,不是因为此书收入了我的一篇文章,而是因为见证了此书的出版的周折。有一时期,此书制作好的电子版在我手里,也出了清样,但最终还是没能经手出版,原因不说了,其实不用说大家也知道的。前些天收到从广州邮寄来的样书时,很是惊喜,毕竟能够面世了,...  (展开)
西峰秀色 2021-03-17 01:24:00

庆幸出版得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好书。通过大量自叙,口述等形成的文字,表达出建国后因父母,祖父母的出身而给其子女和家庭,甚至是第四代人造成的长达至少三十年的直接影响。这一持续的精神虐待,在歧视的“黑暗森林“中,那些苟延残喘的人们,形成的共同的心智模型——“自卑、驯顺的奴...  (展开)
canon.WEN 2010-06-25 13:34:39

世上可有愿意倾听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此书的宣传。作为一个80末90初年代的我其实一直对"文革时期"所发生的一切知道的太少了。当我们从很多途径打听那个时期的一切时,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人而言充其量好比期待一部惊心动魄或令人毛骨悚然的伟大小说罢了。是的,每每老一辈谈起都是以沉默结...  (展开)
西峰秀色 2021-03-17 01:25:41

庆幸出版的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好书。通过大量自叙,口述等形成的文字,表达出建国后因父母,祖父母的出身而给其子女和家庭,甚至是第四代人造成的长达至少三十年的直接影响。这一持续的精神虐待,在歧视的黑暗森林中,那些苟延残喘的人们,形成的共同的心智模型——“自卑、驯顺的奴隶性...  (展开)
小杨 2010-07-14 09:12:35

选题不错,大多数作者写得太差

看了大半本了,感受如题。 文字真是奇妙的东西,同样的经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灵敏感度,更重要的是不同的笔会带给读者完全不同的感受。估计最憋得慌的是心灵很敏感,笔头很笨拙。 这类东东,还是最喜欢章诒和的文字,不管她是不是所谓“政治怨妇”,杨显惠也不错,...  (展开)
zci 2010-07-13 08:37:26

是把目光从毛身上转开的时候了。

除了再次看到人性的现实面,我们还应当思考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用制度避免个人崇拜、小团体崇拜,时刻保持警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法制社会等等。毛犯得错误不在于他个人,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变成毛。不能把批判的焦点集中于毛,而应集中于当时的制度和领导集体,...  (展开)

订阅烙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