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的原文摘录

  • “日程安排是一块神圣的领地。一旦在那里做下了标记,你就必须予以落实,或者根本不去碰它。日历上惟一允许出现的改变是,更改原定的日期。” (查看原文)
    木木熊 3赞 2012-02-23 08:55:13
    —— 引自第45页
  • (1)GTD系统三步骤:Collect - Action - Review Collect 一旦你给某一事物贴上“需要”或者“应当”的标签,它就变成了一件未完成的工作。比如,如果你仍然需要决定某件事是否需要搞定,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事物。这包括你全部的“我将要……”、所有那些你已经决定实施但尚未采取行动的事情。当然,它还包括所有正在处理的事情,以及那些你已经竭尽全力,但只差宣布大功告成的事情了。 Action 是否需要采取行动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是和不是。 不需要采取行动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有三种可能性: 1.是一些根本没有用的垃圾。 2.目前没有采取行动的必要,但是日后可能需要处理(孵化,酝酿) 3.该信息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今后也许能够派上用场(参考)。 Review 每周查阅也就是做下列事情: z 收集和加工处理所有的“材料”。 z 回顾和检查你的系统。 z 更新各类清单。 z 做到清洁、清楚、实时和完整。 重新评估你当前的各种工作 现在是一个良好的时机,可以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即从你工作和目标的立场)出发,回顾检查你的“工作”清单,并且考虑你是否可能把当前的各种承诺和责任转移到“将来某时/也许”清单中。 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回顾 每周的回顾检查十分重要,因此,你应该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运用正确的工具加以支持。一旦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舒适的区域,你将不再为强迫自己做什么回顾检查而感到烦恼和忧虑,因为它已经成为你个人做事的标准了。 到那时,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每周想办法抽出几个小时,让自己离开事务的干扰,并不是退出这个区域,而是至少升华到“ 1 万英尺”高度。 工作中的 6 个层次可以参照高度进行考虑: 5 万英尺以上:生活 4 万英尺: 3~5 年的计划 3 万英尺: 1~2 年的目标 2 万英尺:责任范围 1 万英尺:当前的工作 跑... (查看原文)
    姜姜姜 1回复 3赞 2015-09-07 06:39:55
    —— 引自第1页
  • 头脑风暴的关键技巧: 1.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 2.追求数量,追求质量 3.把分析组织工作至于其次的位置 (查看原文)
    阿kun 2赞 2012-06-10 15:32:09
    —— 引自第82页
  • 1.在某一时刻,决策行动的4个标准的模式 在星期三3点22分时,你如何选择下一步行动呢?你可以按照次序采用下面4个标准: ---环境 ---有多少时间 ---有多少精力 ---重要性 2.评估每日工作的3种模式 当你着手处理事务,也就是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提到的“工作”时,你可能是在从事以下3种不同类型的活动: ----处理事先安排好的工作 ----处理随时冒出来的事件 ----定义你自己的工作 3.回顾和检查工作6个标准的模式 事情的重要程度是促使你作出选择的原动力。但是,大多数用于决定事件重要性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为了明确到底哪些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首先搞懂我们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至少可以从6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衡量。 我们可以高度的概念进行类比: ----5万英尺以上:生活 ----4万英尺:3~5年的展望 ----3万英尺:1~2年的目标 ----2万英尺:责任范围 ----1万英尺:当前的工作 ----跑道:目前的行动 (查看原文)
    暖朵简风 1赞 2012-07-25 21:17:16
    —— 引自第3页
  • 处理阶段:清空工作篮 假设你已经完成了收集过程,现在你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从工作篮的最底层开始挖掘。清空工作篮,事实上并不意味着落实你所收集到的全部工作和行动。它仅仅是指确定每一项工作的内容和实质,并判断出你下一步的具体措施。 当你完成了加工处理工作篮的活动时,你将: 1,丢弃你不再需要的一切; 2,完成任何用不了2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 3,把任何可以委托他人处理的事情交代出去; , 4,为所有需要走过2分钟时间的工作注明提示信息,并分类纳入你的管理系统之中; 加工处理的方法指导 学习这种模式的最佳途径就是行动起来。但是,还是有几个基本原则可以遵循: 1,从最上面的一项开始处理。 , 2,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 3,永远不要把任何事情再次放回工作篮 也许你发现自己常常有这样一种倾向:拿起一份资料,当自己还未确定具体的处 理措施时,你的眼睛又不由自主地落到下面的另一桩事情上,大脑也随之开了小差。 也许第二项工作对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因为你对如何解决它胸有成竹,而对于手头 上的这件事你一点也不感兴趣。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由于你把精力转移到下面一 项更简单、更重要或者更有趣的事情,很可能你会把手头上的工作扔到一边,使它再 次积压在你的办公桌上。 加工处理的关键性问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你已经领悟了要点,每一次你只会对付一项任务。此外,你还将针对每一个任务作出果断的决定。听起来似乎轻而易举,但这要求你必须想得又快又准。在大多数的 情况下,行动方案需要反复斟酌,因此,你必须作出判断。 .. ........清扫车库 是的,我只需要走进车库,动手收拾一下。不行,等一下,车库里还有一台电冰 箱,我必须把它处理掉。我应该问一下john,看看他野营时有没有用。我应该…… ............ 为电冰箱的事给john打一个电话 ...... (查看原文)
    暖朵简风 1赞 2012-07-25 21:17:16
    —— 引自第3页
  • “大局”的回顾 是的,某些时候,你必须阐明更重要的预期结果是什么,长期的目标是什么,前景和原则又都是什么,它们最终驱动并检验你所作出的决定。 在你的工作中,关键性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呢?一年或者三年后,哪些事情应该完全到位了呢?你的事业将发展到哪一个阶段?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令你满意?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你是不是正在做你真正希望或者需要做的事情呢? 本书所清晰表达的重点并不是那些处于“不足3万英尺”至“5万英尺”的情况,而是敦促你着眼于更高的视野,帮助你获得成功,使你能够更好地将日常的小目标融入生活的大目标中来。当你能够更加敏捷地整理“遗产”以及“1万英尺”高度左右的工作与生活时,一定还要时不时地再次拜访其它高度的事宜,保持拥有一个真正清醒的头脑。 思考是工作和生活的精髓,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帝国的创建者们在争分夺秒地算计着,而其它人却在嬉戏。如果你不是自觉地去努力进行这种自我指导的思维过程,那么你就是在向懒惰屈服让步,你将永远丧失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 (查看原文)
    暖朵简风 1赞 2012-07-25 21:17:16
    —— 引自第3页
  • 他们的突出问题并不是缺乏时间(尽管他们自己这样认为)。 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无法断定到底要干些什么,下一步需要采取哪些行动。 就像第一次在雷达屏幕上观察到敌情时,应在前期界定问题。 事情极少由于时间匮乏而受阻。它们陷入困境往往是由于未能判定行动而造成的。 (查看原文)
    lag 2赞 2012-07-26 21:47:41
    —— 引自第23页
  • 为了能够高效应对这一问题,首先,你必须明确并收集所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 事情,搞清它们对你而言的真正意义,然后决定如何推动它们。 (查看原文)
    翻书也 2赞 2020-06-28 15:26:11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如果希望出色地管理好所有的工作,那么,你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还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被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为“文件夹”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予以清理。 第二,在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后,你还必须做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进程。 第三,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系统中保存好与这些行动相关的提示信息。 (查看原文)
    翻书也 2赞 2020-06-28 15:26:11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你想利用自己的时间做什么事情?你要把获取的信息运用到哪件事情上?你要把有限的精力花费在哪件事情上?这些是人们分配有限资源的时候必须做出的选择。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在某个时间,你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如何管理行动。 (查看原文)
    翻书也 2赞 2020-06-28 15:26:11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我们应该使任何事物都变得越简单越好,而不是比较简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查看原文)
    木木熊 1回复 1赞 2012-02-23 08:58:12
    —— 引自第45页
  •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不足的事情都可能控制住你,事情往往如此。 你能够在需要时进入自己的“高效状态”吗? 回想一下上一次你感觉工作高效时的情形。 很可能你当时感觉自己完全能够控制一切,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 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时间的概念似乎消失了,你明显地感受到工作上取得的进展。 很多人对于一些事情,要么给予过分的关注,要么不屑一顾,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做到“心静如水”般地行事。 (查看原文)
    lag 1赞 2012-07-26 15:53:27
    —— 引自第15页
  • 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几乎每件事情都可以做得更好。而在当今的世界,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无穷无尽的。 (查看原文)
    黑夜还要流浪啦 1赞 2019-04-02 11:09:20
    —— 引自第7页
  • 在实践中,运用价值观思维方式这一良好初衷却经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经常看到这些努力往往都付诸东流了,主要出于下面3个原因:1. 在处理每天、每小时要完成的事务时,有很多干扰因素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以致我们无法集中足够的精力去关注更重要的问题。2. 由于个人管理系统方面存在欠缺,这引发了一种下意识的抵触情绪,所以在面对那些棘手的重要项目和目标时,这种情绪就会阻碍具体行动的实施。而这种结果又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干扰作用,并进一步强化压力。3. 一旦提出了更高一级的要求和价值观,我们原有的标准和着眼点也将随之提升,这会让我们认识到有更多的事务尚待完成。这通常只会在我们的肩上再加上一把稻草,让我们不堪重负、愁眉不展。没错,审视价值观会让我们在清单上堆积更多的任务。 (查看原文)
    🌈Monica 1赞 2021-01-29 15:31:27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如果希望出色地管理好所有的工作,那么,你需要做到下面几点:第一,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还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被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为“文件夹”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予以清理。第二,在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后,你还必须做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进程。第三,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系统中保存好与这些行动相关的提示信息。 (查看原文)
    🌈Monica 1赞 2021-01-29 15:31:27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即从当前活动和任务的最底层入手来处理事务——对提高个人工作效率最具实用价值。一般观点认为,最恰当的做事方法应该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处理:首先确定个人或组织的目标和前景,然后定义工作的主要目标,最后把焦点集中到实施计划的细节问题上。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总是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难以脱身,进而严重阻碍了他们去集中精力总揽大局,所以自下而上的方法反而更加行之有效。 (查看原文)
    🌈Monica 1赞 2021-01-29 15:31:27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大多数人在收集阶段存在着诸多纰漏。他们的大多数行动承诺只是想想罢了。人们的大脑会记录各种事务,包括必须做、应该做和想要做的事情,其数量之多超过了他们在其他任何地方所做的记录。 (查看原文)
    La voie 1赞 2022-02-17 22:50:32
    —— 引自章节: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 还有一些人虽然拥有良好的管理系统,但却未能持续回顾相关内容,以使其发挥作用。他们可能拥有各种有效的清单、计划和备忘录(通过收集、理清和组织生成),但未能及时对其进行更新或充分利用。许多人并不能持续跟进所要处理的重大事项,不能及时更新待办事项和截止日期,难免变成最后一分钟焦虑的受害人。 (查看原文)
    La voie 1赞 2022-02-17 22:50:32
    —— 引自章节: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 人们有一种持续的不满足感,觉得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不是自己应该做的,觉得自己“没时间”执行具有真正意义的关键行动,觉得自己无法理解有关无压力工作效率的重大实质性行动。 (查看原文)
    La voie 1赞 2022-02-17 22:50:32
    —— 引自章节: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 我们一起来看看成功收集的3个必要条件: 1. 每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都必须存储在你的收集系统中,而不是在你的大脑里。 2. 你应该尽可能地控制收集工具的数量,越少越好,够用即可。 3. 你必须定期清空这些设备。 (查看原文)
    La voie 1赞 2022-02-17 22:50:32
    —— 引自章节: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