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的原文摘录

  • 空手道中用“心如止水( mind like water)形容一切就绪的状态,这也是戴维・艾伦希望人们在掌握GTD之后能够达到的状态一让自己从工作的压力中得到解放。因为他发现,现代人在工作中常常出于以下原因,让努力付诸东流在处理每天、每小时的事务时,有很多千扰因素分散了注意力以致无法集中足够的精力关注更重要的问题:由于个人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引发了一种下意识的抵触情绪,所以在面对那些棘手的重要项目和目标时,这种情绪就会阻止具体行动的实施,而这种结果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干扰作用,并进一强化了压力;一旦提出来更高一级的要求和价值观,原有的标准和视点也将随之提升,这会让人认识到有更多的事物尚待完成。这通常只会在肩上再加上一把稻草,让人不堪重负。价值观的审视会让人在清单上堆积上更多的任务。 很多人因为只关注所谓的“大方向而无法完成眼前工作他用佛家的“心" monkey mind)来形容这种状态,即心思不停地在很多件事之间转换,如猿猴疯狂地在树林里跳来跳去一般。 这些恼人的未找到应有位置和恰当存在方式的事务,会盘踞在脑海中,成为悬而未決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明确地认定它们预期的结果是什么,没有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没有把预期结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可依赖的系统中去。他建议:将任何一件没有完成的事情。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被称作“工作篮的工具之中一一必须经常回访并且定期清理明白工作到底是什么,并做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推进工作的进程旦決定了行动方案,必须在某一个经常查阅的体系中安组织好这些行动的提示信息。 (查看原文)
    fiufiu 2021-02-26 11:40:05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通向从容之道
  • Getting things done requires two basic components: defining (1) what "done" means (outcome) and (2) what "doing" looks like (action). (查看原文)
    一万两. 2022-01-01 20:28:14
    —— 引自第21页
  • 本书中的这套方法,完全基于三个主要目的:(1)收集所有需要处理或者对你有用的事情(现在的、以后的、某一时间的;大的、小的、不大不小的),把它们统统置入一个脱离大脑意识的、条理分明的、可靠的系统中;(2)指导自己在获取任何“输入信息”(也就是接手任何任务)的前期就进行分析和决策,以确保随时拥有一套可以执行或重新协调的“下一步行动”可行清单;(3)管理、协调所有相关内容,履行你在任何时间点对自己和他人做出的各种承诺。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43:02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空手道中用“心如止水”来形容一切就绪的状态。想象把一粒石子投入沉寂无声的池塘中,池塘中的水会有何反应呢?答案是:依照所投入物体的质量和力度做出相应的反应,然后又归于平静。池水既不会反应过激,也不会置之不理。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43:02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在高级阶段的武功训练中,对平衡和放松状态的教学并不亚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清除杂念、保持清净和适当反应是关键所在。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事情往往如此。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43:02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为了能够高效应对这一问题,首先,你必须明确并收集所有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搞清它们对你而言的真正意义,然后决定如何推动它们。这看起来极为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都难以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他们缺乏认识或动力,而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忽略这种做法将会付出的代价。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43:02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欢迎了解有关“知识工作”的真实本质和操作原则:你对工作投入的思考,应该比你现在实际付出的多,但是比你预想的要少。就像彼得·德鲁克的描述:“在知识工作中,没有人指派任务,需要由工作者自己确定。‘这项工作的预期成果是什么’是一个有助于提高知识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极具风险性的决定。通常,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选择。想要获取高收益,一定要确认预期结果。”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43:02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当想法对行动具有推动作用时,它就是有益的;当想法成为行动的替代品时,它就会成为行动的障碍。 ——比尔·雷德尔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43:02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在实际行动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凭直觉去挑选要采取的行动,而不是重新思考那些事务的来龙去脉。因为我早已对事务进行了周密严谨的斟酌,而所得的结果都是纯粹可执行的行动。所以我不会再次浪费时间进行思考,否则,就是徒劳无益地耗费创造力,徒增挫折和压力。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43:02
    —— 引自章节: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 通过行动让自己感觉良好,要比通过让自己感觉良好来实现更好的行动容易得多。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3:23
    —— 引自章节: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 如果对随意堆放、不可操作但具有潜在相关性的材料不加处理和整理,就会使你的情绪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3:23
    —— 引自章节: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 当你把一纸文件——就算是一张潦草的笔记——归档到系统内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并不逊于处理了一大摞正式文件。这是因为组织和管理文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人们平时要么不保存,要么胡乱地塞到柜子和抽屉里。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3:23
    —— 引自章节: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 1. 首先处理工作篮中最上面的事务。 2. 一次一事。 3. 永远不要把事务再次放回工作篮。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5:02
    —— 引自章节: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 即使第二项事务是国家总统写给你的信,而第一项仅仅是一封垃圾邮件,你也必须首先对付这封垃圾邮件!这是一个夸张的例子,但是这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获得均等的处理机会。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5:02
    —— 引自章节: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 如果你不能把一件事情立即放入归档系统,那么你很可能不会再将这件事情归档了。这类事情如果你现在不做,日后也肯定不会去做的。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5:02
    —— 引自章节: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 注意:在每份委派给他人处理的任务上标明具体的日期,这一点非常重要。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5:02
    —— 引自章节: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 在日常工作中,你根本不用去理睬这个“项目”清单;每天占据你主要精力的是你的日程表、行动清单,以及突发的特殊事务。记住,你无法执行“项目”,你能够执行的是“行动”。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6:30
    —— 引自章节:第7章 组织阶段:建立好清单
  • “将来/也许”类的事情并非是毫无价值的。相反,它们通常是你生活中最有意思、最激动人心、最有创造性的事情。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6:30
    —— 引自章节:第7章 组织阶段:建立好清单
  • 我建议你时刻带着一份小事清单:上面列出的都是一些花费极少精力或创造力就能完成的事情。当你精神疲惫、体力不支时,就可以拿出这份清单来执行。这类事情包括闲时浏览(杂志、文章、目录和网上冲浪),将联络数据录入电脑中,文件夹的整理,笔记本电脑中资料的备份,甚至仅仅是给花浇浇水、装订书钉——实际上,你有大量类似的琐碎工作等待你去完成,可不要将你的高效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9:02
    —— 引自章节: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 这也就是我们要求个人管理系统一定要界线分明的最好理由:即使当你并非处于巅峰状态时,它也可以使你能够轻松自如地保持较高的办事效率。试想,如果在你感到疲惫不堪时却面对这样一番景象——需要阅读的资料杂乱无章,各种票据摆满书桌,归档系统毫无条理,工作篮里面更是一团乱麻——这会让你感到有大量亟待整理和组织的工作;还会让你感觉更糟糕、心情更郁闷,让你根本无法完成任何事情。提升士气的最好办法就是完成某些工作,所以,经常留一些轻松的小事在手头上吧。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2-02-17 22:59:02
    —— 引自章节: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前页 1 2 ...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