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欧洲?的书评 (27)

【读品】 2010-08-19 00:37:22

维舟:你绝不能只做一件事(【读品】100辑)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牢固确立了其在经济、军事、政治等各领域对全球的主导权,而非西方国家除日本之外,迄今没有一个跻身发达工业国家行列。但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实是:谁也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何工业革命偏偏率先在欧洲(具体说是英国...  (展开)
左页看世界 2010-10-11 16:19:56

如果开放不是一种借口

同治十一年五月,人们在议论是否要裁撤轮船制造。李鸿章是那个时代最有见识的人之一,他很愤慨国人的封闭和不思进取,进入第二轮讨论,他在一道奏折中带着悲愤的心情这样写道,“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  (展开)
君子不器 2009-03-09 22:52:01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8版

《为什么是欧洲》序言及引言

方萌按:这本小册子面向大学生读者,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它主要介绍了“加州学派”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我们熟悉的彭慕兰(《大分流》)、弗兰克(《白银资本》)、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和李中清(《人类的四分之一》)。作者Jack Goldstone是加州学派的领军人物,“加...  (展开)
格列柯南 2019-05-23 02:13:59

历史研究中的基本归因谬误

前些年你看到有人房子比你的大、车子比你的好,你心理嘀咕着他完全凭借运气,或钻营才富起来的。而这两年你赚了点钱,就觉得他家收入低或是因为他懒惰、或是不求上进,而你这两年完全是凭借自身本事、勤劳节俭一步步起家的。 这种“凡是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性格,凡是把别人的成...  (展开)
哲夫成城 2020-03-25 20:39:12

【转】邱澎生:「互為主體」的比較全球史——由《大分流》到《何以是歐洲?》

《大分流》與《何以是歐洲?》這兩本書,反映了明清中國史研究成果與歐洲史重做比較的較新成果,或是較新成果中的其中一個重要支派。從更大的學術脈絡看,這兩本書並不只是在呈顯明清中國史的新出研究成果,而是將明清中國史拉進歐洲史、中東史、西亞史、印度...  (展开)
魏风骨 2015-05-24 12:22:07

技术的背后是科学,科学的背后是思想

【http://blog.sina.com.cn/leiwon】关于1500年之后欧洲逐渐崛起的解释可谓汗牛充栋。有的认为地中海沿岸城邦的商贸传统使然;有的认为四分五裂导致的竞争关系使然;有的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使然;有的认为全球殖民带来的意外之财使然……对于这些观点,赞同者众,亦不...  (展开)
dtldy 2013-06-12 09:26:30

崛起的道路

读毕《为什么是欧洲》一书,最大的感想是16世纪到19世纪期间发生的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作者通过对比历史上东西方在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发展,宗教信仰,民众生活等多方面的差异,否定了传统上关于西方崛起的解释。作者认为,16世纪甚至到18世纪,欧洲在很...  (展开)
CaSPer 2010-12-04 22:36:48

good book

如果说《枪炮、病菌和钢铁》主要是解释为什么某些大陆上的民族没能更好地发展起来并被其他大陆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征服的话,本书就是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起跑线甚至在起点处于落后位置的西方国家(民族)反倒在后段赶超、引领并迫使东方世界进入新的时代。两书依次读完,感觉相互契...  (展开)
私心不能尽 2011-05-04 10:21:55

一些归纳

全球贸易体系一直都存在,并不是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传统观点认为欧洲在贸易和征服中取得全世界,然而真相复杂的许多。 葡萄牙。葡萄牙的贸易额占亚洲地区贸易额的百分比很少,与其说它在于亚洲人进行竞争,不如说它的主要对手是欧洲人。葡萄牙人征服依靠的是在土著地寻找同盟...  (展开)
逃离 2011-02-01 21:36:39

宽容的环境与开放的思想之于社会进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此书号称在中文英文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圈内,横向对比研究了1800年以来的欧洲以及亚洲的社会变化,试图从而总结出欧洲崛起的原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史实,提出的观点也相当有价值,给我们这种从传统历史书上学习历史的人提出一个新的角度。 在西方文明史中,“西方崛...  (展开)
盛世未眠客 2022-02-04 12:01:06

为什么是西欧?为什么是英国?

近代以来,欧洲的崛起,或者用更加中性的说法——“大分流”无疑是最重大的全球性事件(进程)之一。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原本更加先进和富裕的亚洲(中国、印度、伊斯兰世界)开启了工业革命,叩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一、大分流——令人着迷的主题 “大分流”在双重意义上令...  (展开)
哟是你 2017-08-09 15:49:40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经济历史书。

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如果离开10年故乡,会完全认不出这是曾成长的地方。更有众多经济学者指出,如果中国可持续发展,那么再过10年中国的GDP可以和美国匹敌。 但,GDP再高又能怎样,人民的生活参差不齐,贫富差距还是那么悬殊。拿印度跟斯里兰卡比较,印度的GDP分分钟秒掉斯里兰...  (展开)
汪达尔人Olaf 2015-05-04 23:15:43

梗概

第一章、1500年前后的世界:财富集中在东方 1500年以前,由于其更为发达的农业和更为先进的技术,大部分亚洲国家比欧洲富有。 究竟是为什么到了1850年时情况会发生逆转,亚洲开始变得贫困而落后于欧洲了呢? 第二章、世界历史的变革模式 “1700年以前在社会转型、技术或人口...  (展开)
Joan 2010-07-15 15:21:33

现代军事-工业社会的兴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着冷战结束之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们日益发现,在很多日常小事的背后都可能会引申出国际化的联系,我们也越来越难以离开全球化而继续孤立生存了。由此,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开始对全球史发生了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对全球化进程前因后果的了解来给自己定位、掌控自己的现...  (展开)
无理之人 2024-05-25 01:29:38

根源是思想禁锢

根源是思想禁锢 学者认为,欧洲的社会变革模式很久以前就开始与世界其他地方有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早在中世纪就开始出现,至少也不会晚于文艺复兴末期。————文艺复兴 纵观中世纪。 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大起大落,繁荣,然后瘟疫、战争的影响,来大的衰退,持续时间长,幅度...  (展开)
Lestat 2024-04-02 21:35:48

欧洲崛起与工业革命:偶然还是注定?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快速而牢固地树立了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主导权,而与此同时,在非西方国家中却很少有能够实现如此巨大的飞跃式发展的,而这一独特轨迹也是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大重要特色。西方的崛起和其对东方的超越——或称之为东西方的“大分流...  (展开)
戴珍珠耳环烦航 2022-09-09 16:17:33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

这本书是从兰教授的书单上了解到的,于是下载看了一下。该书分数其实不高,不到8分,全书不长,200多页,一下子就看完了。作者是米帝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杰克·戈德斯通 。总体来看,这本书的确就是不到8分的模样,而且是一本偏学术的作品,杰克教授通过归纳总结历史上经典著作和...  (展开)
Ayaka 2021-02-11 19:42:13

近代以来东西方发展异同的双向比较【读书笔记】

为什么是欧洲?或者说,为什么是英国?本作可以算是加州学派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的普及性简介,即认为在1500年之前,世界各地非但没有太大的差距,且无论是财富水平、人口规模,还是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科学技术,西方都普遍落后于东方,而直到1850年,东西方才出现“大分流”...  (展开)
猫十三 2019-03-14 17:08:37

偶然与必然

1840年6月,英国皇家海军率领40多艘战舰浩浩荡荡奔着中国广州的海面而来。他们带着中国人从未见过的长枪短炮,口中咆哮着中国人听不懂的语言,更是凭借着中国人无法理解的理由(不买东西)向中国开炮。 这一炮可把中国人彻底打懵了:“我天朝上国千年受他国进贡朝拜,怎么有人...  (展开)
守白 2019-01-09 16:13:06

为什么是欧洲?为什么是中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阅读戈德斯通的第二本书。与《早期现代世界的革命与反抗》的大部头相比,《为什么是欧洲?》可谓言简意赅的教科书读物。跟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流行观点不同,这是一本反潮流的教科书。作者试图告诉我们,欧洲或欧美占据世界舞台中央,不过是近300年的短历史。在工业革命以前...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7条)

订阅为什么是欧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