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史概要(第4版)》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为国史主线,演绎出新意。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章节目三层框架,而是分设专题,推陈出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国史概要(第4版)》结构的删繁就简,绝非以往多卷本通史的缩编。作者积三十多年执教与研究心得,广泛吸收海内外学者新成果,加以融会贯通,力求体现学术深度。书中既提炼百家之言,又构成一家之说,进行了“直通”(通史)与“横通”(断代史)兼备的前沿研究。同时,《国史概要(第4版)》笔法简练,图文并茂,让人喜闻乐见。精选的插图,包括人物、文物、遗址、书影和手迹等,增添了可读性。
《国史概要(第4版)》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不仅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材,而且可作为文史爱好者的自学入门读物。
国史概要的创作者
· · · · · ·
-
樊树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樊树志
1937年生于浙江湖州。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2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尤以江南市镇研究蜚声史坛。
代表作品:《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5年)、《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2005年)、《国史十六讲》(2006年)等。
目录 · · · · · ·
一、史前史与传说时代/1
1.古人类的起源/1
2.石器时代/4
3.史前文化的各种类型/6
4.炎帝、黄帝与传说时代/10
二、夏与商——历史时期的开端/16
5.世界文明史上的中华文明/16
6.探索中的夏文化/18
7.从“大同”到“小康”/21
8.商的起源与盘庚迁殷/24
9.青铜时代/28
10.商文明:甲骨文,宗教观念,科学/31
三、西周与春秋——Feudalism时代/34
11.周的起源与周朝的建立/34
12.周公“制礼作乐”/36
13.“封邦建国”与宗法制度/39
14.农村公社与井田/42
15.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44
16.步入铁器时代/47
17.老子与孔子/49
四、从战国到秦——大一统中华帝国的建立/54
18.各国的变法/54
19.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57
20.秦的大一统及其地理基础/63
21.秦始皇: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66
22.秦始皇陵与“兵马俑”/69
23.徐福东渡之谜/72
五、西汉与东汉——帝国规制的完备化/75
24.大一统帝国的重建/75
25.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78
26.汉武帝: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80
2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3
28.王莽托古改制/87
29.光武中兴/90
30.清议与太学生运动/93
31.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96
32.小农经济的发展/100
33.科学技术新成就/104
六、三国与两晋——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109
34.从东汉末的割据到三国鼎立/109
35.曹操与诸葛亮/112
36.西晋:从“禅让”故事到“八王之乱”/115
37.东晋:北伐与偏安/119
38.魏晋风度与玄学/121
七、北朝与南朝——走向再统一/126
39.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胡互化/126
40.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的改革与汉化/130
41.均田制与府兵制/134
42.门阀政治/137
43.艺术与科学/140
八、从隋到盛唐——统一王朝的再建/146
44.隋的统一与创制/146
45.隋的“国富”与“国祚短促”/149
46.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55
47.从武则天到唐玄宗/159
48.盛唐气象/164
49.佛教的兴盛/168
50.长安:东西方文明的交汇/173
九、从唐的衰落到五代十国的割据/181
51.由盛转衰的各个侧面/181
52.安史之乱与全盛时代的消失/185
53.藩镇割据与财政改革/188
54.宦官与党争/191
55.唐朝的分裂/194
56.五代更迭,十国割据/197
57.从柴荣改革到赵匡胤统一/202
十、北宋——划时代的新阶段/205
58.北宋的官僚政治/205
59.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209
60.“田制不立”与井田限田论/215
61.传统农业的新发展/218
62.巅峰状态的科学成就/222
63.“商业革命”面面观/226
64.契丹的兴起与辽的二元化体制/233
65.党项羌与西夏/235
66.宋对辽、西夏的妥协/238
67.女真的兴起与辽的灭亡/241
十一、南宋与金的对峙时期/244
68.“靖康耻”与岳飞抗金/244
69.金朝统治下的北中国/250
70.举棋不定的和与战/252
71.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254
72.朱熹新儒学与浙东学派/259
十二、元——蒙古建立的王朝/264
73.蒙古的兴起与成吉思汗/264
74.混一亚欧的大蒙古国/268
75.蒙古对中国的统治——元朝/270
76.劝课农桑与“棉花革命”/275
77.富有特色的工商业/279
……
十三、明——中华文明的余辉
十四、清——末代王朝的兴与衰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历代帝王建元简表
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 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 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 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发现的最早人类是“东非能人” 能两足直立行走,并能制作石器工具,因此被判定为最早的人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史前史与传说时代/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国史概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国史概要"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国史精讲 7.2
-
- 历史与文化 6.5
-
- 重写晚明史:王朝的末路 7.5
-
- 万历皇帝传 7.5
-
- 权与血 6.9
-
- 晚明史(1573-1644)上 7.9
-
- 晚清史 6.8
-
- 明史讲稿 8.1
-
- 明清江南市镇探微 7.5
-
-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 7.1
国史概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回忆当年在学校读过的书——一本饶有趣味的教科书

《国史概要》:简练、平实、具有开阔视野的通史著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则是第十天。记得去年所读第一本书是《秦汉帝国》,是一月八日读完的。我本想在此基础上能在今年使阅读速度有所提升,不料开端便显出师不利。这当然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综合导致的。首先,自读完顾颉刚的那本小书后,便开始读手头上的林剑鸣... (展开)>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請問本書和《國史十六講》區別何在? | 来自東甌之蝦米 | 1 回应 | 2018-09-19 21:54:57 |
纸张印刷实在太粗糙了! | 来自名字写在水上 | 1 回应 | 2016-10-29 21:32:0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8.0分 536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7.7分 156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7.1分 55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8.2分 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list-汉语言文学 (LENZ)
- 月眠的书 (月眠)
- Kindle (SWAN)
- 历史推荐书目 (碧沚东楼)
- 藏书 (南北东西江湖骗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国史概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annacea 2012-06-23 12:21:59
历史再见
11 有用 Tacher 2013-12-14 12:21:25
一开始我和几位同学对本书还颇为不屑,认为编得太简单太琐碎……在樊树志高徒张海英教授的强烈推崇(考试用书)下,不得不重读该书,发现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糟糕,基本史实讲得还是很清楚的,而且很有故事性。深度上的欠缺,要读通史,还是去找钱穆吧。毕竟,作为我校通选课的教材,要求也不能太高了。
3 有用 小秋 2012-03-06 21:37:16
基础教育就是让人觉得什么都无聊,等到看到好书才发现世界的奇妙
0 有用 秦小瑾 2013-12-20 00:08:14
这样按时间顺序讲述的历史,我已经好久没有读到过了。
0 有用 白露为霜 2011-11-09 19:38:11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