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回忆自己参与的编辑的图书(辽宁教育出版社)那些篇最佳,有史料和八卦的价值,尽管我自己觉得他对某些作者的评价过高了。读书笔记有意趣,人物回忆琐屑但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一般般。很多时候欲言又止。
我想,所谓好书,既要出得来,还要守得住。俞晓群先生厉害在出招,却弱于守备。
循着前人的道路走,哪怕已不能见那年的胜景,但总还能闻到余下的书香。
有理想有愿景有成就的当代出版人。二支笔实践。
休闲翻翻不错,我比较喜欢后半部分作者对出版的思考
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熟悉人名”的人来说,信息量很大。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对80年代到90年代初那段出版界峥嵘岁月的追忆。晓群的文字特点是夹叙夹议,文末总有景物描写,触景生情,看得出是性情中人啊
经验丰富,文笔平实却不够简练。
笔下所及,人,书,事,交相辉映。
好的编者未必是好的作者。故事挺珍贵,文笔一言难尽。
很真诚
文字很一般。
一个中午在书店里翻完
三星半。出版人的随笔集。窥探另一个世界。
2011-03-08;作者的一些经历,还算有点意思。辽宁教育出版社也算是出版了一些好书,难得啊。
给我超链接!
图书馆宝真不少
向俞晓群大叔致敬~~~出版界的八卦。沈昌文、扬之水、陆灏、俞晓群这个组合真是绝配。
竟然是2015年标记的想读。P163引用台湾出版人郝明义的话“20世纪是科技的世纪,21世纪迟早会进入人文的世纪”,我在2015年寒假参加小学同学聚会时我的一位小学老师也说过同样的话,使我印象深刻。大约是问起我的专业和工作,我不好意思地说并不会赚很多钱之后,他对我的鼓励。他说得比较浅显“上个世纪随便一个没读书的人干点儿什么都有可能发财,你看现在还有可能吗?”上编可以一看,下编不必了。
俞先生的“两支笔”让我心生佩服之情,做了编辑才能明白编辑为何愈来愈写不出好文章。读了俞先生的文字,才懂得每个当编辑的人心中一定藏着一个作家梦,只是慢慢遗失罢了。
> 这一代的书香
3 有用 hassan 2015-02-03 23:51:43
回忆自己参与的编辑的图书(辽宁教育出版社)那些篇最佳,有史料和八卦的价值,尽管我自己觉得他对某些作者的评价过高了。读书笔记有意趣,人物回忆琐屑但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1 有用 拔刀诀 2011-02-21 16:46:53
一般般。很多时候欲言又止。
1 有用 大甜甜~~ 2011-02-28 17:20:42
我想,所谓好书,既要出得来,还要守得住。俞晓群先生厉害在出招,却弱于守备。
0 有用 沈入忘🌟 2012-11-12 13:01:43
循着前人的道路走,哪怕已不能见那年的胜景,但总还能闻到余下的书香。
0 有用 丛二 2016-06-12 00:35:47
有理想有愿景有成就的当代出版人。二支笔实践。
0 有用 benshuier 2014-07-28 08:56:38
休闲翻翻不错,我比较喜欢后半部分作者对出版的思考
1 有用 虎 2012-12-24 19:56:27
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熟悉人名”的人来说,信息量很大。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对80年代到90年代初那段出版界峥嵘岁月的追忆。晓群的文字特点是夹叙夹议,文末总有景物描写,触景生情,看得出是性情中人啊
0 有用 菩提驢 2010-10-10 21:19:34
经验丰富,文笔平实却不够简练。
0 有用 坐地而行 2015-09-28 22:08:44
笔下所及,人,书,事,交相辉映。
0 有用 西瓜吃西瓜 2015-11-25 19:24:33
好的编者未必是好的作者。故事挺珍贵,文笔一言难尽。
0 有用 希米格 2012-04-16 13:39:55
很真诚
0 有用 散。 2011-01-14 17:36:58
文字很一般。
0 有用 adrian 2010-07-16 12:39:36
一个中午在书店里翻完
0 有用 pipasway 2014-10-25 11:55:47
三星半。出版人的随笔集。窥探另一个世界。
0 有用 Vindicated 2011-03-08 18:56:23
2011-03-08;作者的一些经历,还算有点意思。辽宁教育出版社也算是出版了一些好书,难得啊。
0 有用 边 2011-04-13 17:24:50
给我超链接!
0 有用 怪怪怪怪怪 2011-09-19 22:11:51
图书馆宝真不少
0 有用 《羊柳風》 2010-12-08 21:44:05
向俞晓群大叔致敬~~~出版界的八卦。沈昌文、扬之水、陆灏、俞晓群这个组合真是绝配。
0 有用 乌子虚 2020-03-06 23:41:29
竟然是2015年标记的想读。P163引用台湾出版人郝明义的话“20世纪是科技的世纪,21世纪迟早会进入人文的世纪”,我在2015年寒假参加小学同学聚会时我的一位小学老师也说过同样的话,使我印象深刻。大约是问起我的专业和工作,我不好意思地说并不会赚很多钱之后,他对我的鼓励。他说得比较浅显“上个世纪随便一个没读书的人干点儿什么都有可能发财,你看现在还有可能吗?”上编可以一看,下编不必了。
1 有用 阿鱼 2016-01-18 22:10:33
俞先生的“两支笔”让我心生佩服之情,做了编辑才能明白编辑为何愈来愈写不出好文章。读了俞先生的文字,才懂得每个当编辑的人心中一定藏着一个作家梦,只是慢慢遗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