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的原文摘录

  • 大部分咨询中会出现情绪转化或者感觉形式的转化,但重要的是,转化如何而来? 情绪的复杂性即是情境的复杂性,但我们不确定情境究竟复杂在哪里。 任何外显的情绪都有内隐的部分,尤其与情绪待在一起的时候,内隐的部分开始呈现 。 人们普遍认为情绪、想法、感觉以及图像都与某幅画(某个人、某个问题或某个情境)有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外显而是内隐地存在于我们对整体的体会之中。 聚焦取向治疗师对整体做工作。 在停顿中,来访者正仔细地关注自己的感觉,虽然感觉的内容难以用文字表达,因为这里通常会有逻辑上的矛盾(我感到尴尬——我不感到尴尬,我不想看到它——我想看到它),但其实过程就是非逻辑性的。 要有所区别的是体会的感觉可能来源于或相关于某种情境或某个问题,而不是直接由情境产生。 真正的体会是在思考情境的同时出现的紧绷感,它可能位于胸部或胃部。如果想将体会与其他感觉区分,你可以想象如果能够解决问题,自己是什么感觉?如果是体会的话,想象情境在变,体会也会跟着改变,但是“想象”是无法解除情境的肌肉紧张感的。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1赞 2013-12-03 20:39:44
    —— 引自第10页
  • 我们原先将问题视为无法解决,但是呈现的并非是问题本身,却会让思维受阻且影响到生活,因此真正的问题表述应来自生活与体验。 因此,聚焦取向疗法并非忽略思维,而是需要一种超越逻辑的形式——思维运行与体验同时深入。 现在关注的是当下会如何?因为存在着治疗性的变动,生动的过去场景对当下会产生影响。来访者需要关注障碍解除时当下是什么感觉。 这里主张保持与情绪的联结而不是远离它,但是需要提供一个联结的空间。 整体体验是关于你而不是情绪,情绪只是你的一部分。“与情绪保持一定距离”就是从完整的“你”的角度来体验的。 在没有体会的情况下我们在不断变更想法,同时情绪也会跟着变,但这种变化没有意义。治疗中有一部分用于情绪的释放,但是情绪应该与其他的体验互动起来。我们不需要去意识当下对整个情境的感觉,只要让情绪反复与变化即可。。。经历情绪的人比较多,但拥有情绪的人很少。情绪需要表达,这样才能改变情境,但是并不意味着新的情境就变好了。问题也许反而更糟了,因为这些情绪没有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方法反而搅乱问题了。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1赞 2013-12-04 21:10:08
    —— 引自第25页
  • 在情绪状态中我们的体验会受到限制。情绪让我们关注事物改变的方式而忽视其他的体验。因此情绪表达只是解决难题的开始——它让我们在桌上找了卡片,情景随之改变,当下不用进一步深入情绪而是更广泛地接触体验并获得整体的感觉——一切有了改变,现在如何取得前进。 思考和情绪的表达能把我们带到治疗进展的地方——我们在此拥有鲜活的体验,然后在思考和情绪中反映出来。因此当思考和情绪表达或两者结合也无法取得进展时,我们需要找到这个地方。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1赞 2013-12-04 21:10:08
    —— 引自第25页
  • 在聚焦取向治疗中,咨询师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并接纳任何事物,但不会刻意挖出那些情绪。要将被堵住的情绪自然地表达出来,咨询师的任务就是用温暖把冰块融化。 (查看原文)
    如林 1赞 2016-06-27 20:48:16
    —— 引自第58页
  • 如果聚焦者与自身的体验有良好的接触,最好还是反馈他们的原话不要换词,因为它们准确地表达了体验,聚焦者也需要再听一次。 (查看原文)
    一味不二 2012-06-19 14:24:38
    —— 引自第42页
  • 来访者所谈的内容并不能帮助他们在治疗中取得进展。 咨询有效的来访者可能在咨询中更直接地接触感受到的体验。外向的来访者只会格外关注故事的叙述,比如一周中发生了什么,而忽略当下的感受或是讲故事带来的感觉。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喜欢分析情景的来访者身上,他们不谈自身的感觉。感性的来访者就不同了,他们可以无须与感觉接触而立即激活以往的情绪。这些情况下缺乏的是与当下感觉体验的亲密接触,尤其是全面整体的接触。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2013-12-03 20:35:05
    —— 引自第2页
  • 当咨询师友好而不加批判地向来访者提及相关情境,来访者也会以同样方式解除自己的体验。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2013-12-04 21:05:03
    —— 引自第12页
  • 你可以试着提一些问题看看体会是如何做回应的。举些类似的问题: 问题哪方面导致了如此紧张(或其他把手)? 或者,如果没有把手,你也可以这样问:“问题哪方面让自己有此感觉?” 问题直接针对体会,然后再等待一会儿去关注体会中还有什么。 如果没有,可以尝试另一个问题,不是关于“是什么”而是“需要什么”。再举个例子: “这让人感觉太紧张了——是什么产生这种感觉?” “紧张之后是什么?” “什么会对紧张有帮助?” 用一种温和、耐心且友好的方式提问并邀请答案自己出现,不要强求。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3回复 2013-12-12 20:37:24
    —— 引自第35页
  • 当某些东西出现时,不管它们是错误的、不相关的甚至是愚蠢的,以友好的方式表示接受是很重要的。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2013-12-12 20:50:33
    —— 引自第38页
  • 担心出现可怕的事物,因此最好还是“不要惊动那只沉睡的狗”。这个问题通常与咨询有关,所以需要认真对待。其实聚焦过程是很适合那些恐惧情境的。害怕本身是当事人情境的一部分,因而能够被接纳,但如果极度烦恼的情绪开始浮现,那基本的聚焦过程要求和此类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当事人觉得舒服。 感觉到“我确实做了聚焦——对我真的很有用,但我不想把它当成要学习的技术”。如果只是做聚焦就可以了。但你仍会觉得观察他人做各种聚焦以及将聚焦运用于咨询中是件很有四的事。另一方面,你做的或多或少都挺像聚焦的,比如“正觉察自己的感受”或是“正与感觉待在一起”。对聚焦于你所做的做个详细的比较是有帮助的——你既可以保留自己的部分,同时也做了聚焦。 你可能在身体对情境的反应方面觉察不够。正如第三章中所说,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早期的身体创伤或父母不鼓励自己关注感觉,或是因为接受的科学或医学学习要求把身体看成机器。如果聚焦中对身体感觉的涉及让你不舒服,就把身体放在一边,只与感觉待在一起。即使对“你在哪里感觉到了怒气”的问题不是很明白,你也可以感觉到愤怒。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2013-12-12 20:50:59
    —— 引自第39页
  • 聚焦的对象不是内在感觉而是对情境的体会。 如果治疗中完全以来访者为中心,那么他们反而会对聚焦感到不自在,因为有指导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说,聚焦就是指导,将来访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体验上——同样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在以人为中心的咨询中围绕“指导性”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不能说聚焦是“指导性”的也不能说“指导性”的就不是以人为中心的。 (查看原文)
    英子(科英) 2013-12-12 20:50:59
    —— 引自第39页
  • 使用体验量表时,简德林和其同事发现进步最大的来访者往往有高水平的体验。……问题是:a)究竟成功的来访者拥有什么样的高水平体验?b)能否帮助那些可能失败的来访者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呢? 本书剩下的章节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6 22:35:11
    —— 引自第9页
  • 体会来自我们对一个问题的整体感知。问题是无法整体思考的,因为思考只能得出一部分结果——但是问题本身由很多部分组成,因此唯一可以“拥有”的方式是通过体会得到。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6 23:19:32
    —— 引自第16页
  • 新的洞察来自体会,但是体验中的转换通常始于身体感觉的变化。对来访者来说,并非理性的洞察才能带来感觉的变化。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6 23:44:43
    —— 引自第22页
  • 我们可以概括说聚焦是一个获得体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关住整体的困境,然后花时间停留在体会中,由于问题得到深入扩展,因此治疗向前迈进了一步。尽管停留在感觉中并不能立即解决问题,但是能产生体会,进而对问题的感觉发生变化,因此问题也不再是原来的问题了。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6 23:51:58
    —— 引自第24页
  • 如果将麻烦搁置会不会感觉舒服些呢?身体会感觉轻松点吗?呼吸会通畅些吗?如果没有,试试慢慢地将麻烦放在一旁会怎么样?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7 18:17:16
    —— 引自第33页
  • 不要去分析而是去感觉。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7 18:19:36
    —— 引自第34页
  • 但你会注意到麻烦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这就是体会。在你首次关注的时候体会可能还没有,但是再度关注并尝试用语言去表达时,体会便逐渐形成。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7 18:20:56
    —— 引自第34页
  • 当“不要失去自发”的体会深入到外部情境中时会有新的情况发生。他们没有具体的系列行为而是继续聚焦——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自发”?继续与此感觉待在一起。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7 18:34:05
    —— 引自第37页
  • 相比之下,如果某个人对我们的体验作评论或非要套上什么理论或者强加上自己的观点,那体验就封闭起来,不可能深入的,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存在只会让我们关闭自己的感觉俄入世带来进展。 (查看原文)
    如林 2016-06-27 20:09:43
    —— 引自第42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