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女孩的恶作剧的书评 (36)

坦克手贝吉塔 2011-01-04 10:09:25

爱情是一种非常下等的东西

略萨的新作《坏女孩的恶作剧》被大众媒体描述成“半自传体”小说,因为书中涉及的国家、城市,乃至街头巷尾的名字,都确实存在,略萨也曾在这些城市逗留过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人理所应当地认为文中男主角是略萨的分身。其实不然,纵观全书的情节推演和结构设计,基本上延...  (展开)
严杰夫 2010-12-23 09:50:45

一切只关乎爱情

【平媒已发】 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以前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 ——《怦然心动》 文/严杰夫 我没有经历过一见钟情的爱情,更没有经历过因为一见钟情而执守数十年的爱情。但是里卡多·索莫库西奥却经历过。在他中学认识了一位自称来自智利的,名...  (展开)
King 2013-05-03 16:43:34

坏女孩的恶作剧

此书给我的感觉有点象《纯真博物馆》,使我又相信有爱情,有这种爱情的社会还是值得生活下去的。 略萨在此书中没有使用新结构,用的是传统的顺序手法,以“好男孩”平凡的一生为线,以其与“坏女孩”相爱的一生为线,串起了人生,社会,生活等等。可以说“好男孩”的梦想是生活...  (展开)
减卐肥™ 2010-12-17 00:26:27

英雄时代的爱情

近年来越发不靠谱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在今年正常了一次,他们选择了伟大的拉美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来让这个奖项恢复自己的说服力。而一向后知后觉的中国出版界,却在略萨获奖的前一年陆续出版了他的一系列长篇小说(上海译文3本,人民文学4本)。 这本《坏女孩的恶作剧》...  (展开)
胡桑 2011-02-18 21:55:51

爱情的废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语言与记忆的存在,使人类经验总是被吸纳进虚构的黑洞。一部自律的小说总是具有虚构性,但是,虚构并非幻觉的尸体,相反,它具有自觉的生命力,其自身语义不断累加、聚合、膨胀,以至达到行将破裂的程度,于是具备了溢出自身的可能。小说洞察并凝聚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又不断...  (展开)
影随茵动 2010-12-09 11:14:51

爱情的激情与文学的回归

《坏女孩的恶作剧》成书于2005年,算的上是略萨的封笔之作,当然作家本人有表明:生命不息,创作不止。但是对于任何一位热爱略萨作品的人来说,未来只是个未知数,而现在,当我阅读这本最新略萨作品的时候,再一次被他高超的文学功底所折服。    略萨从来就不是一位非常难...  (展开)
行走的笔尖 2010-12-30 18:00:27

不浪漫的爱情也是爱情

相对于2000年以来的其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应该是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一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魔幻现实主义”在世界文坛的风起云涌,他和马尔克斯、科塔萨尔、胡安•鲁尔福等拉美文学大爆炸代表作家就被译介到中国。在略萨获得2010年诺贝尔...  (展开)
小米=qdmimi 2012-02-14 14:38:49

略萨,不熟

这些年我们的阅读陷入了一个怪圈,不是通过对文字本身的敬仰去探寻作者的蛛丝马迹,而是因为某人暴得大名而开始从作品中挖掘更多的八卦,尤其是大师退散时代的诺贝尔文学奖,总给人一种内幕和流程比获奖者及其作品本身更受关注的邪恶感觉,像极了商机无限的电影颁奖礼。 可以...  (展开)
落阡 2021-03-13 22:13:21

看略萨就看出自己人生的荒芜

从初读这本书到现在也有六年了。六年以来,我一直偏爱这个貌似简单平庸的故事。大概是因为我真的羡慕莉莉,无论快乐痛苦都有完整的在场感,从来不懂日夜绵延的荒废与虚无感。那种鲜活的生活终于毁掉了她,但我不是一样也在被我的贫乏所摧毁? 但时隔六年,又和基友聊起莉莉。突...  (展开)
冰水 2012-02-22 16:06:34

爱情是一种非常下等的东西

坏女孩。 我曾竭力想忘记你,但实际上,那是徒劳的。于是我用了一生去证实,十五岁就知道的事。 你是利智小女孩莉莉,十四五岁,艳丽夺目。你有一头金色的头发、模特似的外貌,深蜜色的双目,顽皮的笑声,像芦苇一般婀娜多姿的舞蹈。整个区的女孩都嫉妒你,男孩都想跟你跳舞。...  (展开)
月黑风高 2011-01-12 17:05:23

*甘于平庸就该被恶作剧玩弄?

读完了《坏女孩的恶作剧》,从头到尾,包括版权说明、萨略的信、正文、访谈、译后记、封面封底、勒口,以及豆瓣上为数不多的书评。 在读这本书的一周中,我总有这样一种错觉:我读的不是一本拉美小说,而是《阿甘正传》的小说原著。好男孩的痴情与遭遇,和阿甘多么相像啊。阿甘...  (展开)
Knight-Errant 2012-11-30 23:59:35

现实主义的浪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俗不可耐”贯穿了全文,但相信看电影时有听过西语世界表白的调调的人,都会爱上这种俗不可耐。啁啾似鸟鸣的西语,念上几句情诗——要知道,翻成中文真的会让人觉得“俗不可耐”!——配上男主人公深情的面部表情,只能感觉,如果自己是个西语世界的人那生活该有多激情。 给...  (展开)
baiyunfei 2011-04-25 15:50:06

爱情,是关于生活方式的革命

政治和性是略萨小说的一贯主题。但是这本成书于2005年的作品,政治和社会问题却并没有他一贯的主题。但是,如果说革命是由社会一定群体参加,并能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政治事件,那么爱情,就是一场由个人参加,并在一个自由个体内心揿起狂风巨浪的生命震荡。 以分离的方式相爱,...  (展开)
nicy 2011-01-27 23:03:27

这样的译本可惜了略萨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这导致了我对所有事物的要求都特别严格和刻薄。这是前提。 所以如果我的评价过于吹毛求疵,请原谅这都源于我本身对这部作品强烈的爱。 商人真这世上是最不尊重作者意愿的人,腰封上赫然印着的“与马尔克斯齐名”,也许是让略萨最为尴尬不堪的字眼。我一次...  (展开)
Boozki 2011-06-23 21:43:58

爱情,只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没有对错。

故事描述的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利马,六十年代的巴黎,七十年代的伦敦和八十年代的马德里,男主角40年的爱情故事,尽管女主角一次次的离开,受伤后再一次次出现在男主角的生活中,他还是接受了她,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坏女孩之所以"坏"是因为她爱有金钱和有权利的男人,为了...  (展开)
苏莫 2011-01-22 04:30:44

爱情无法脱离浪漫

《坏女孩的恶作剧》成书的2005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69岁,对于一个作家,这样的年龄应该是留给归纳和总结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具有开宗立派意义的作家,当经历和经验都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适当的沉淀和提纯几乎是必然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略萨并没有去依赖这种经验和技...  (展开)
兰徳伊若 2010-12-30 21:36:25

一个施虐,一个受虐.

因为那女孩身上充满一切在他看来可怕的欲望,他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他心甘情愿受那女孩的玩弄.心甘情愿作为她的庇护所. 如果那女孩爱他,就不应该一遍遍伤透他的心,摧残他的意志.把他弄得人不人鬼不鬼. 谁比谁弱啊,谁的内心更弱啊,凭什么这女孩就在欲望中无法自拔,玩弄这纯真...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6条)

订阅坏女孩的恶作剧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