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rta Müller
出版社: Fischer (Tb.), Frankfurt
出版年: 2008-03-03
定价: EUR 9.95
装帧: Broschiert
ISBN: 9783596175345
出版社: Fischer (Tb.), Frankfurt
出版年: 2008-03-03
定价: EUR 9.95
装帧: Broschiert
ISBN: 9783596175345
豆瓣评分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的创作者
· · · · · ·
-
赫塔·米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简介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2009年,因其“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生于罗马尼亚,1973年入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毕业后进入机器工厂任译员,后以任职于幼儿园、教授德语谋生。1982年,出版处女作《低地》,此后陆续有多部重要作品问世。先后获得过二十多个奖项,包括德语文学界重要的克莱斯特奖。其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译者简介
李贻琼,德语译者,现居北京,曾翻译过《国王鞠躬,国王杀人》《黑色的大轴》《轮下》《树在天堂等你》以及《后楼梯——一位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等作品。也曾翻译保罗·策兰、里尔克、奥斯兰德等德语诗人,诗作散见于《世界文学》等文学刊物。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通过爱,人可以更珍惜自己一点,在监督国度的被忽视与被折磨之中,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正因如此,爱成为自由缺乏症的替代疗法。我没见过哪个国家的人们对爱如此饥渴。我工作过的所有工厂,学校,各个阶层,到处是婚外关系,男人女人像磁铁一样彼此吸引,工作岗位的艰辛使他们对任何环境都能处之秦然,在工厂的某个隐秘肮脏的角落体验被爱的快乐,能让流水线上或写字台边的痛苦变得可以忍受。结果是,这里的男女关系中充斥着谎言、诡计、伪善、自我谴责、家庭暴力,离婚和被丢弃在铁轨上的孩子,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带着疲惫的神经是无法获得“心灵幸福”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9页 -
我们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倾听,这使人感到一种舒适的迟缓,内心的想法被拖长后分量愈加钝重。 城市人擅长巧妙的装腔作势,皮肤下的关节迥异于农民,舌头成为嘴里另一个完整的人。 沉默可能产生误解,我需要说话;说话将我推向歧途,我必须沉默。 她不懂得风景中孤独的痛苦,不理解对无法承受的瞬间公开的清算,对所有事物保持着一种中庸的标准和客观的目光,永远不会去苦思冥想什么词语问题。 我们喜欢假定别人总得在想点什么,假定他肯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我却以为,人们可以“什么都没想”,也就是说,他不知道他正在想的是什么。在不用词语思考时,他就“什么都没在想”,因为他的思想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需要词语的轮廓。思想在脑中伫立,词语却飞走了。 落在纸上的文字之于经历的事件,相当于沉默之于说话。我将经验转化为句子时,一个幽灵般的迁徙开始了。事实的内脏被打包成词语,学着跑步,跑向未知的迁徙目的地。 借蜜瓜之身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承受他人之重负”,如果思想用于说话是错误的,沉默作为一种内心态度则可以异常平静地在头脑中持续一生。 发自于内心责任感的文字只在乎自己是否真实,不在意是否被允许。 写作就是在泄密与保密之间走钢丝。 大海是一片浓密得要满溢的草地,和我熟悉的一望无垠与天相接的绿色牧场一样,如此平缓,从远方就能看到来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沉默让我们令人不快,说话使我们变得可笑
> 全部原文摘录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9 条 )

我写作,是因为我不想遗忘伤我最深的记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国王的荣耀与帝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的血肉铺就而成的。而人民口中轻松称之为历史的东西,不论在哪个国度,都离不开屠杀与冤案。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篇文章在闪动,我依稀记得,在三年前,我才刚上高中那会儿,历史试卷里选了几段钱穆先生的话语,很是喜欢,于... (展开)

让雨刮失灵的口水,在空气中酝酿着
在《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中,赫塔·米勒如此描述自己身处的语言环境:“在最短的一句话里,我们要说的内容已经大相径庭。”由于写作容易招惹无辜是非等缘故,母亲斥责她,母女之间“因不同的原因陷入同样的孤独”:“祖孙三代同居一所房子,同处一个庭院,沉默着擦肩而...
(展开)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中的精彩段落
国王追赶着我,从乡村来到城市,又从罗马尼亚来到德国。他是我一些永远无法明白的事物的反映。当大脑迷失,词语失灵时,它将这些事物拟人化了。所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喜欢说:啊,国王来了! 到了德国之后,一个朋友被发现吊死在住所。我知道朋友留下的地方,国王又一次...
(展开)


有时我很想大声质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受伤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颗伤痕累累的灵魂。 她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小村庄,这里远离城市,却并没有远离政·冶。她的家族属于“德裔少数民族”,即便已经在此生活了300多年,却仍被当作客人;即便并没什么过错,却仍被视作“纳粹德国佬的孤岛”,不得不忍受罗马尼亚人的惩罚。 从童年起,她就生活... (展开)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说话、恐惧、坚持、自由
不太想动笔,也不太敢下笔。怕自己总是口不择言,哪天也会成为米勒笔下的那个 “晚上你独自坐在家中,有人敲门,你打开门,然后就被吊死了。”这样的人。 从小到大总是有一种莫名的说话的勇气,明明很小的事情我总是不自觉的比别人想得更多,也更想把一些事情讲出来,所以干脆...
(展开)

大海是一块浓密得要漫溢的草地
可以说,在读这本极其发散、有些意识流但又有叙事主线的短篇集时,我的思绪也在四处乱飞:随处可见的遣词神似木推瓜的歌词;对过去未来穿梭般的游离让我想到最爱的博尔赫斯;极富画面感而镜头又摇摆不定的状物描写、万物皆可粘连给到我的阅读快感又很像科塔萨尔;谈及语言、回...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9.0分 8009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8.8分 3156人读过
-
Hanser Publishers (August 31, 2003)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