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Will I Ever Be Good Enough?: Healing the Daughters of Narcissistic Mothers
译者: 于玲娜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225
定价: 30.00元
ISBN: 9787111313762
内容简介 · · · · · ·
《母爱的羁绊》内容简介: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作者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考察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读来平实温暖却又发人深省,书中例举大量女儿们的心声,令人心生同情。在帮助她们重塑健康人生的同时.还会起到激励作用。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已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是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近十几年里,麦克布莱德博士主要从事有关自恋家长对孩子影响的研究,已经成功解决了许多此类案例。麦克布莱德博士还在创伤、性虐待、家庭暴力、离婚、重组家庭、婚姻和家庭治疗方面拥有广泛经验,她专长EMDR创伤治疗、以及涉及焦虑、忧郁和人生转折的个体适应治疗。
译者于玲娜,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主攻心理语言学,业余爱好文学、哲学和艺术。曾用笔名“罗豫”在《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新京报》等媒体上发表书评十余万字。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恋型母亲的 十根毒刺 1. 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自恋的母亲对她们的女儿非常挑刺,从不接受她们的真实一面。) 2. 你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自恋的母亲会把你看成她的附属品,如果你看起来很优秀,那么她自然也是。也许表面上她挺关心你,但最终,这一切只跟她和她给被人留下的印象有关。她只所以重视你的言行举止,只是因为这反映了她微妙的自我价值。当你不再舞台上,周围没有观众时,她也开始对你视而不见。不幸的是,你的内心感受对她而言并不重要。) 3. 妈妈嫉妒你。(母亲总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希望他们光彩照人,但自恋母亲会把她的女儿当作一种威胁。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一旦你把别人的注意力从母亲身上引开,就会遭到饱腹、压制和惩罚。自恋母亲嫉妒女儿的原因很多:女儿的相貌、成就、教育水平,甚至是女儿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这种嫉妒对女儿来说相当棘手,因为它包含着双重信息:做好一点能让妈妈自豪,但不要得太好,以免把妈妈给比下去。) 4.妈妈并不支持你进行健康的自我表达,尤其当这些表达和她自己的需要想冲突,或威胁到她的时候(自恋母亲会控制孩子的兴趣和活动,是孩子围着母亲认为有趣、方便、安全的事情转。她们并不鼓励女儿真实的需求和欲求,这甚至会扩展到女儿是否要生育下一代的决定上)。 5. 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得围着母亲转。(自恋的母亲往往相当地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尤其是她们的孩子所造成的影响。) 6.你的母亲没有同情心。(缺乏同情心是自恋母亲的标志特色,当女儿在一个没有同情心的母亲身边长大时,她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她的感受无足轻重。) 7.你母亲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恋的人不喜欢面对情绪——包括她们自己的。当母亲的情绪只局限在冷酷、中性或愤怒中,而她们有不许自己或女儿表达真是情感时,两人的关系将会只流于表面,极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在自恋者的家庭中,成员间没有情感联系。家庭关系外表看起来很稳定,但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很少发生,因为这种家庭中的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对自己的需要作出反应,而不像是健康的家庭那样,父母对孩子的需要作出反应。在这一功能失调的系统中,成年人并不处理情感问题,因而也就无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在有自恋母亲的家庭里,每个人都需要照顾母亲,其他家庭成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家庭中,妈妈处在系统的中心,其他家庭成员围着她转,像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一样。 这类家庭的潜规则是不要谈论这种关系,这于是成了一种家庭秘密。为了维护稳定,孩子们必须保持缄默,不要破坏现状。他们害怕被遗弃,所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假装一切都很好——这是一种生存机制。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丧失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甚至不再知道自己的感受,进而将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许多人及障碍。 当孩子不能指望父母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就无法发展出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信心。信任是重要的发展任务,如果早年无法学会信任、将来会在亲密关系中难以信任自己,无法获得安全感。在自恋家庭中长大的女儿,都说她们在做决定时缺乏信心,对恋爱关系也没有把握。 通常,自恋母亲能完成一些早起的养育工作,因为她可以控制婴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孩子。但当孩子逐渐长大,发展出自己的心智时,母亲对她不再有相应的控制力。这让母亲开始贬损和批评孩子,以期重新控制她,而这令女儿非常抓狂。即便她在婴儿时期学会了一点信任,长大过程中也会逐渐遗忘。当她向母亲提出自然、合理的要求时,母亲无法满足她,会感到愤恨,觉得受到了威胁。之后就把她的无能投射到女儿身上。她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女儿的缺点,而不去注意她自己作为母亲的无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None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母爱的羁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母爱的羁绊"的人也喜欢 · · · · · ·
母爱的羁绊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母爱的羁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1 条 )

愿你的余生,不再用来与母亲和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是所有的母爱都是伟大的,母爱里大都带着刺。 虽然有点残酷,但是不得不说,我们在得到爱的同时也在遭受伤害,只是爱与伤害在不同的母爱里有着不同的占比罢了。 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而且我知道,如果我把它写下来,会让我自己显得很不孝,不知感恩,甚至我会害怕我... (展开)> 更多书评 71篇
-
松山雅 (妄想を形にする)
自恋型母亲的 十根毒刺 1. 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自恋的母亲对她们的女儿非常挑刺,从不接受她们的真实一面。) 2. 你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自恋的母亲会把你看成她的附属品,如果你看起来很优秀,那么她自然也是。也许表面上她挺关心你,但最终,这一切只跟她和她给被人留下的印象有关。她只所以重视你的言行举止,只是因为这反映了她微妙的自我价值。... (1回应)2017-12-07 16:47:36 18人喜欢
自恋型母亲的 十根毒刺 1. 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自恋的母亲对她们的女儿非常挑刺,从不接受她们的真实一面。) 2. 你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自恋的母亲会把你看成她的附属品,如果你看起来很优秀,那么她自然也是。也许表面上她挺关心你,但最终,这一切只跟她和她给被人留下的印象有关。她只所以重视你的言行举止,只是因为这反映了她微妙的自我价值。当你不再舞台上,周围没有观众时,她也开始对你视而不见。不幸的是,你的内心感受对她而言并不重要。) 3. 妈妈嫉妒你。(母亲总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希望他们光彩照人,但自恋母亲会把她的女儿当作一种威胁。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一旦你把别人的注意力从母亲身上引开,就会遭到饱腹、压制和惩罚。自恋母亲嫉妒女儿的原因很多:女儿的相貌、成就、教育水平,甚至是女儿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这种嫉妒对女儿来说相当棘手,因为它包含着双重信息:做好一点能让妈妈自豪,但不要得太好,以免把妈妈给比下去。) 4.妈妈并不支持你进行健康的自我表达,尤其当这些表达和她自己的需要想冲突,或威胁到她的时候(自恋母亲会控制孩子的兴趣和活动,是孩子围着母亲认为有趣、方便、安全的事情转。她们并不鼓励女儿真实的需求和欲求,这甚至会扩展到女儿是否要生育下一代的决定上)。 5. 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得围着母亲转。(自恋的母亲往往相当地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尤其是她们的孩子所造成的影响。) 6.你的母亲没有同情心。(缺乏同情心是自恋母亲的标志特色,当女儿在一个没有同情心的母亲身边长大时,她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她的感受无足轻重。) 7.你母亲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恋的人不喜欢面对情绪——包括她们自己的。当母亲的情绪只局限在冷酷、中性或愤怒中,而她们有不许自己或女儿表达真是情感时,两人的关系将会只流于表面,极少有情感纽带。) 8. 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由于自恋母亲对自我的直觉很脆弱,她们往往喜欢挑剔、指责别人。她们总把女儿当作自己不良情绪的替罪羊,会因为自己的不快和不安全感指责女儿。而孩子——有时也包括成年后的女儿——并不懂得母亲爱挑毛病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感觉不好,于是对她们这些批评照单全收,无法意识到它们是不客观的,是母亲心情沮丧的结果。我们早年接收到的这些负面信息渐渐内化——我们相信这是真的——这给我们今后的生活带来重重障碍。自恋母亲的这些挑剔和批评,让女儿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这种信念十分难以动摇。) 9. 你妈妈把你当朋友,而不是女儿对待。(在健康的母女关系中,母亲是养育孩子的一方。女儿需能够依靠母亲得到照顾,而不是反过来。在这一过程中,母亲和女儿不应该成为朋友或同伴。但有自恋特质的母亲自己就没有得到过恰当的照料,所以她们内心深处都是些饥渴的孩子。有时,对女儿而言,获取母亲积极回应的唯一方式,就是做母亲忠实的朋友。女儿也许会心甘情愿陷入朋友的角色中,很长时间都意识不到这种关系存在的问题。) 10.你在妈妈面前没有界限,没有隐私。(自恋母亲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相反,女儿得满足母亲的需要和愿望。这就给女儿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她的家庭生活没有界限和隐私。妈妈对她无话不谈,完全不考虑合不合适——同时也把女儿的事情都告诉别人,不管有多尴尬。自恋母亲通常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对女儿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对母亲而言,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属部分。) 引自 第2章 空白的记忆:妈妈和我 可是说是相当准确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渴望通过研究心理学知识来进行自我疗愈(当然也很早就知道不靠谱),在没有太多改善的情况下,从一个心理学博客上首次听到了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才一瞬间对许多事情恍然大悟。看这本书不是为了抨击自己的母亲,还是一种自我改善的过程。牌已经是手上这一副了,虽然也没有生孩子的愿景,不需要通过这本书来学会如何正确地给下一代传递情感,不过也是有助于更了解自己、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了。
1回应 2017-12-07 16:47:36 -
松山雅 (妄想を形にする)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在自恋者的家庭中,成员间没有情感联系。家庭关系外表看起来很稳定,但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很少发生,因为这种家庭中的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对自己的需要作出反应,而不像是健康的家庭那样,父母对孩子的需要作出反应。在这一功能失调的系统中,成年人并不处理情感问题,因而也就无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在有自恋母亲的家庭里,每个人都需要照顾母亲,其他家庭成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 (6回应)2017-12-11 12:22:21 18人喜欢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在自恋者的家庭中,成员间没有情感联系。家庭关系外表看起来很稳定,但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很少发生,因为这种家庭中的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对自己的需要作出反应,而不像是健康的家庭那样,父母对孩子的需要作出反应。在这一功能失调的系统中,成年人并不处理情感问题,因而也就无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在有自恋母亲的家庭里,每个人都需要照顾母亲,其他家庭成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家庭中,妈妈处在系统的中心,其他家庭成员围着她转,像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一样。 这类家庭的潜规则是不要谈论这种关系,这于是成了一种家庭秘密。为了维护稳定,孩子们必须保持缄默,不要破坏现状。他们害怕被遗弃,所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假装一切都很好——这是一种生存机制。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丧失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甚至不再知道自己的感受,进而将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许多人及障碍。 当孩子不能指望父母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就无法发展出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信心。信任是重要的发展任务,如果早年无法学会信任、将来会在亲密关系中难以信任自己,无法获得安全感。在自恋家庭中长大的女儿,都说她们在做决定时缺乏信心,对恋爱关系也没有把握。 通常,自恋母亲能完成一些早起的养育工作,因为她可以控制婴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孩子。但当孩子逐渐长大,发展出自己的心智时,母亲对她不再有相应的控制力。这让母亲开始贬损和批评孩子,以期重新控制她,而这令女儿非常抓狂。即便她在婴儿时期学会了一点信任,长大过程中也会逐渐遗忘。当她向母亲提出自然、合理的要求时,母亲无法满足她,会感到愤恨,觉得受到了威胁。之后就把她的无能投射到女儿身上。她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女儿的缺点,而不去注意她自己作为母亲的无能。 6回应 2017-12-11 12:22:21 -
罗南 (向上走)
在体验情感方面,说和做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意味着要谈论创伤,类似于在一场声音刺耳的摇滚音乐会上体验痛苦。你可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讲一个故事,但这不是“体验”。体验情感是从身体里释放伤痛的唯一方法。举个例子,我可以向你讲述参加我外婆葬礼的事,事无巨细地描绘死、丧葬服务、参加葬礼的人、亲戚、牧师、鲜花、送葬,等等,但这是对葬礼和她的去世的谈论,这是对事件的描述。而如果我是在体验这件事,我讲的还...2016-05-31 19:39:15 8人喜欢
在体验情感方面,说和做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意味着要谈论创伤,类似于在一场声音刺耳的摇滚音乐会上体验痛苦。你可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讲一个故事,但这不是“体验”。体验情感是从身体里释放伤痛的唯一方法。举个例子,我可以向你讲述参加我外婆葬礼的事,事无巨细地描绘死、丧葬服务、参加葬礼的人、亲戚、牧师、鲜花、送葬,等等,但这是对葬礼和她的去世的谈论,这是对事件的描述。而如果我是在体验这件事,我讲的还是同一个故事,但同时会感觉到失落和悲伤。这是截然不同的场景,当我描述事情的经过和它对我的影响时,你能看到我的眼泪,感受到我的痛苦,而我自己也可以。 引自 第三部分 终结遗传 意识到你自己的母亲可能并没有爱和同情的能力,可能会让人很震惊 这不仅让女儿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鼓励她不断尝试,而尝试的结果,不外乎是更多的悲伤、失望、痛苦、愤怒和恼火 你有权获得那种母爱的的生命阶段已经过去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现在已经没有权利得到这些了。你要对自己负责,要担负起自己的需要,找到满足它们的方法。 引自 第三部分 终结遗传 如果那些内化的观念是来自一个对你不真诚、不爱你、不同情你的人,一个无法跟你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的人,一个对自己的情绪毫无察觉,却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你身上的人,一个嫉妒你的人,你还有必要像小时候一样相信那些观念吗? 能够期待获得适当的肯定。你相信自己,不再为自我怀疑的焦虑感所笼罩,所以当你值得肯定时,你就会肯定自己。 有自我激励和坚持主见的能力。你发现自己的梦想和欲求,能够行动起来,努力去实现,同时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建立起自尊心。现在你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不管他人是不是欣赏你,你都不怀疑这一点。 有能力做出承诺,并说道做到。当一个决定是正确的时候,你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克服困难,批评和挫折。 维持自我延续性的能力。你的内在本质是真实的,并且在人生的考验和磨难,以及岁月的变迁中保持一致性。 自恋的人一般会主动和别人断交,因为他们的情感形式很肤浅,认为别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所有的事情在他们眼中非此即彼。 建立底线意味着直言不讳地说出你做什么、不做什么。这是一个让别人知道你的立场、划定一条界限、不让别人逾越的过程,这意味着明确限度。 引自 第三部分 终结遗传 负责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所以我建议你只原谅那些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人,如果她承认错误,真心实意地感到抱歉,你就原谅她。 引自 第三部分 终结遗传 你选择的原谅方式彻底消除了指责,你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因为如果你继续保持受害者的心态,就有可能用你的床上来定义你的人生,这意味着你任由妈妈的失败来控制你。从受害者的心态中解脱出来,是康复的真正标志。 你不需要赞同他们,但要守候在他们身边,要暂时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抛到一边,努力去理解他们的情感需要和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声明规则,也不要提供建议和指导,而要同情。 同情并不意味着同意,而是一种对真实感受的承认。 引自 第三部分 终结遗传 互惠对于健康的友谊来说是必要的。友谊像恋爱一样,也要是一种平等的交换。这种付出和回报不必在同一时刻完成,但总体上要有一个平衡。如果一方总是付出,而另一方没有回报,这就是一种依赖/被依赖的关系。如果你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由于某种突发事件,暂时没法进行回报,就该让你的朋友知道。如果你因为自己的问题已经自顾不暇了,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回报别人,而要让他们知道,等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后,会恢复互惠关系的。高成就动机型女儿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她们习惯了疲于奔命,有时根本不知道怎样处理这种状况。她们因为没法一直回报对方,心生愧疚,放弃了友谊。对好朋友而言,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 引自 第三部分 终结遗传 当别人的话伤害到你的时候,建立底线也很重要。要维持一段真诚的友谊,必须能够对侵犯你的言辞和行动作出反应,直接对朋友说:“这很伤人”或者“如果你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现在也不说,我会感觉好受些” 你也许应该寻找那些情感方面很坚强,和你趣味相投的女性做朋友。应该寻找那种能给你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朋友,那种和你能力相当、看重你的真诚和生活激情的朋友 引自 第三部分 终结遗传 回应 2016-05-31 19:39:15 -
唐羽 (To err is human)
对自恋母亲的女儿来说,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真诚的、完整的人。提供给你的下一个建议,就是要在心理上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成年人,从而发展自己内心的情感部分。因为一旦你的内部情感存在得到发展,你就能变得刚健自强。你可以不依赖他人,能够承受被剥夺了母爱的事实,能够容忍你妈妈嘴里难听的抱怨,也能忍受其他任何人的指责。你会成为一个既能待在母亲身边,又能跟她保持距离的人,而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2019-06-15 13:25:31 6人喜欢
对自恋母亲的女儿来说,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真诚的、完整的人。提供给你的下一个建议,就是要在心理上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成年人,从而发展自己内心的情感部分。因为一旦你的内部情感存在得到发展,你就能变得刚健自强。你可以不依赖他人,能够承受被剥夺了母爱的事实,能够容忍你妈妈嘴里难听的抱怨,也能忍受其他任何人的指责。你会成为一个既能待在母亲身边,又能跟她保持距离的人,而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有了这种能力,你就能和某人既亲近又独立,同时保持着一种完整的自我意识。 引自 独立的标准 成为一个观察者,并控制自己情反应的能力,对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有帮助。如果一个人明白,他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场景中退出,不急于做出反应,而对情景做出仔细观察,以助于对自己和事件进行拉制,那么大多数时候他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外界做出合理的、自然的情绪反应 怎么判断自己的真实自我已经发展起来,并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了呢?怎样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摆脱了母爱的功能失调,而且真的变得坚定、强大、有能力呢?倉姆斯・马斯特森在《寻找真实自我》中描述了真实自我所拥有的几种关键能力。我在此处转述如下 1.能够带活力、事受、兴奋和自发性,去深刻地体验各种感受。你允许自己体验真实的感受,不压抑人的任何正常情。也允许自已通过当的方式达这些感受 2.能够期待获得当的肯定。你相信自己,不再为自我怀疑的焦虑感所笼罩,所以当你值得肯定时,你就会肯定自己 3.有自我激励和坚主见的能力。你能发现自己的梦感和欲求,能够行动起来,努力去实现,同时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4.建立起自導心。现在你信自已是有价值的,不管他人是不欣赏你,你事不怀疑这一点 5.减轻痛苦的能力。当生活中出現令人不快的情形,你能安慰自己,不沉溺在悲伤中,而且可以找到处理方法 6.有能力做出承诺,并说到做到。当一个决定是正确的时,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克服困难、批评和折 7.有创造能力。你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足智多谋,能减少消极观念,用积极观念取代之 8.有亲密能力。在和另一个人建立的亲密关系中,你能进行完全而真诚的自我表达,建立一种亲害的情感关系,而不必担心被对 方抛弃或者丧失自我 9.独处的能力。你能事受独处的时间,并在其中发現乐趣 10.维持自我延续性的能力。你的内在本质是真实的,并且在人生的考验和磨难。以及岁月的变迁中保持一致性 你也许在想:听上去不错,但我永远做不到!下面的几章就会教你怎样做到这些。不过你要记住,治疗是一项持续终身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下面这些故事,讲的是一些成功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的女性,相信这些事例能给人以信心: “在开始治疗之前,我从来不理解什么叫做“独立过程”。现在,我可以观察地,同时又保自身的独立,这对我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引自 独立的标准 回应 2019-06-15 13:25:31
-
哈~ (相逢天涯,陌路如花)
第二章 空白的记忆:妈妈和我 由于自恋母亲对自我的知觉很脆弱,她们往往喜欢挑剔,指责别人。她们总是把女儿当作自己不良情绪的替罪羊,会因自己的不快和不安全感责怪女儿。而孩子——有时也包括成年后的女儿——并不懂得目前爱挑毛病是因为她对自己感觉不好,于是她们对这些批评照单全收,无法意识到它们是不客观的,是母亲心情沮丧的结果。 自恋母亲会将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有问题,自己做的...2017-02-19 15:33:39 1人喜欢
第二章 空白的记忆:妈妈和我
由于自恋母亲对自我的知觉很脆弱,她们往往喜欢挑剔,指责别人。她们总是把女儿当作自己不良情绪的替罪羊,会因自己的不快和不安全感责怪女儿。而孩子——有时也包括成年后的女儿——并不懂得目前爱挑毛病是因为她对自己感觉不好,于是她们对这些批评照单全收,无法意识到它们是不客观的,是母亲心情沮丧的结果。 引自第1页 自恋母亲会将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有问题,自己做的不够好
有许多成人的话题是不该让儿童知道的。应该允许孩子就做个孩子,关心那些跟他有关的事,而不要用承认的烦恼给他们增添负担。 女儿知道,她和爸爸妈妈都有共同之处,所以批评父亲的同时,似乎也在批评女儿。 引自第1页 第11章 亲近与独立: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
如果一个人明白,他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场景中退出,不急于做出反应,而对情景做出仔细观察,以助于对自己和事件进行控制,那么大多数时候他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外界做出合适的、自然的情绪反应。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7-02-19 15:33:39 -
第2章 我目前生活中那些重要的事其实并无所谓,重要的是她想让我做的事。 自恋母亲看待一切的出发点是这件事对她有什么影响,有时即便一个婴儿的行为也会被她误解。 对女儿来说,父母都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人,但当妈妈和女儿分享成人的烦恼时,健康的信赖关系就会难以建立;由于没有可以信赖的父母,女儿会觉得孤独,没有安全感。同时,她也因为不能解决父母之间或母亲自己的问题而感到内疚。她再次收到这样的内部信息:“我不是...
2019-05-16 20:12:51
第2章
我目前生活中那些重要的事其实并无所谓,重要的是她想让我做的事。
自恋母亲看待一切的出发点是这件事对她有什么影响,有时即便一个婴儿的行为也会被她误解。
对女儿来说,父母都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人,但当妈妈和女儿分享成人的烦恼时,健康的信赖关系就会难以建立;由于没有可以信赖的父母,女儿会觉得孤独,没有安全感。同时,她也因为不能解决父母之间或母亲自己的问题而感到内疚。她再次收到这样的内部信息:“我不是个好孩子(因为我没法帮妈妈解决问题)。
同时也把女儿的事情都告诉别人,不管有多尴尬。自恋母亲通常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对女儿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对母亲而言,孩子只是自身的附属部分。
第3章
情感饥渴型:所有自恋母亲都有某种程度的情感饥渴,但这种特质在其中一些人身上会特别突出。这类母亲会把她们的情感表露无遗,希望女儿来照顾她们。安慰母亲、倾听成年人的困惑、和母亲一起解决问题——这对孩子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第5章
健康的女性特质来自于她是怎样的人——她的价值观、原则、勇气、诚实、坚强的内心、爱和同情的能力,和她自己的做事风格。
回应 2019-05-16 20:12:51 -
松山雅 (妄想を形にする)
自恋型母亲的 十根毒刺 1. 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自恋的母亲对她们的女儿非常挑刺,从不接受她们的真实一面。) 2. 你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自恋的母亲会把你看成她的附属品,如果你看起来很优秀,那么她自然也是。也许表面上她挺关心你,但最终,这一切只跟她和她给被人留下的印象有关。她只所以重视你的言行举止,只是因为这反映了她微妙的自我价值。... (1回应)2017-12-07 16:47:36 18人喜欢
自恋型母亲的 十根毒刺 1. 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自恋的母亲对她们的女儿非常挑刺,从不接受她们的真实一面。) 2. 你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自恋的母亲会把你看成她的附属品,如果你看起来很优秀,那么她自然也是。也许表面上她挺关心你,但最终,这一切只跟她和她给被人留下的印象有关。她只所以重视你的言行举止,只是因为这反映了她微妙的自我价值。当你不再舞台上,周围没有观众时,她也开始对你视而不见。不幸的是,你的内心感受对她而言并不重要。) 3. 妈妈嫉妒你。(母亲总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希望他们光彩照人,但自恋母亲会把她的女儿当作一种威胁。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一旦你把别人的注意力从母亲身上引开,就会遭到饱腹、压制和惩罚。自恋母亲嫉妒女儿的原因很多:女儿的相貌、成就、教育水平,甚至是女儿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这种嫉妒对女儿来说相当棘手,因为它包含着双重信息:做好一点能让妈妈自豪,但不要得太好,以免把妈妈给比下去。) 4.妈妈并不支持你进行健康的自我表达,尤其当这些表达和她自己的需要想冲突,或威胁到她的时候(自恋母亲会控制孩子的兴趣和活动,是孩子围着母亲认为有趣、方便、安全的事情转。她们并不鼓励女儿真实的需求和欲求,这甚至会扩展到女儿是否要生育下一代的决定上)。 5. 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得围着母亲转。(自恋的母亲往往相当地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尤其是她们的孩子所造成的影响。) 6.你的母亲没有同情心。(缺乏同情心是自恋母亲的标志特色,当女儿在一个没有同情心的母亲身边长大时,她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她的感受无足轻重。) 7.你母亲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恋的人不喜欢面对情绪——包括她们自己的。当母亲的情绪只局限在冷酷、中性或愤怒中,而她们有不许自己或女儿表达真是情感时,两人的关系将会只流于表面,极少有情感纽带。) 8. 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由于自恋母亲对自我的直觉很脆弱,她们往往喜欢挑剔、指责别人。她们总把女儿当作自己不良情绪的替罪羊,会因为自己的不快和不安全感指责女儿。而孩子——有时也包括成年后的女儿——并不懂得母亲爱挑毛病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感觉不好,于是对她们这些批评照单全收,无法意识到它们是不客观的,是母亲心情沮丧的结果。我们早年接收到的这些负面信息渐渐内化——我们相信这是真的——这给我们今后的生活带来重重障碍。自恋母亲的这些挑剔和批评,让女儿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这种信念十分难以动摇。) 9. 你妈妈把你当朋友,而不是女儿对待。(在健康的母女关系中,母亲是养育孩子的一方。女儿需能够依靠母亲得到照顾,而不是反过来。在这一过程中,母亲和女儿不应该成为朋友或同伴。但有自恋特质的母亲自己就没有得到过恰当的照料,所以她们内心深处都是些饥渴的孩子。有时,对女儿而言,获取母亲积极回应的唯一方式,就是做母亲忠实的朋友。女儿也许会心甘情愿陷入朋友的角色中,很长时间都意识不到这种关系存在的问题。) 10.你在妈妈面前没有界限,没有隐私。(自恋母亲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相反,女儿得满足母亲的需要和愿望。这就给女儿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她的家庭生活没有界限和隐私。妈妈对她无话不谈,完全不考虑合不合适——同时也把女儿的事情都告诉别人,不管有多尴尬。自恋母亲通常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对女儿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对母亲而言,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属部分。) 引自 第2章 空白的记忆:妈妈和我 可是说是相当准确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渴望通过研究心理学知识来进行自我疗愈(当然也很早就知道不靠谱),在没有太多改善的情况下,从一个心理学博客上首次听到了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才一瞬间对许多事情恍然大悟。看这本书不是为了抨击自己的母亲,还是一种自我改善的过程。牌已经是手上这一副了,虽然也没有生孩子的愿景,不需要通过这本书来学会如何正确地给下一代传递情感,不过也是有助于更了解自己、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了。
1回应 2017-12-07 16:47:36
-
雪猴子 (seize the day)
自恋母亲有四个常见的性格特点: 第一,没有同情心 她们不知道,也不在乎孩子需要什么。她们总是从自己出发去理解别人的需要。长此以往,这会让女儿忽视自己的感受; 第二,以自我为中心 觉得只有自己的事最重要,别人的事那都不是 事。这会让女儿习惯以他人为中心,忽视自己的正常需要; 第三,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常常挑女儿的错,这会让女儿过于小心翼翼,容易自责; 第四,没有人际边界 粗暴干涉女儿的生活,这会让女儿无法建立起 正常的人...2021-09-04 11:04:29
自恋母亲有四个常见的性格特点:
第一,没有同情心
她们不知道,也不在乎孩子需要什么。她们总是从自己出发去理解别人的需要。长此以往,这会让女儿忽视自己的感受;
第二,以自我为中心
觉得只有自己的事最重要,别人的事那都不是
事。这会让女儿习惯以他人为中心,忽视自己的正常需要;
第三,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常常挑女儿的错,这会让女儿过于小心翼翼,容易自责;
第四,没有人际边界
粗暴干涉女儿的生活,这会让女儿无法建立起
正常的人际边界来保护自己,经常受人欺负。
怎样走出自恋母亲带来的阴影?
第一,在认知上,清醒地认识到真相。
这个比较容易上手。你可以看一本心理学书,看别人的故事,边看边反思自己,或者和朋友进行讨论,包括我们今天听这本书,
做这些事,都可以让你更清晰地了解你的童年和成长,认识到里面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第二,在情感上,充分体验和处理内心的情绪。
作为自恋母亲的女儿,可能你得承认母亲没有能力给自己一份正常的母爱,仿佛自己没有过母亲。这种体验是很痛苦的。
但也只有充分体验这种痛苦,你才能不再对母亲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再不断地失望、挫败,却又无法放下对母爱的执念。
第三,进行真实自我重建和改变
自恋母亲的女儿很难有真实的自我,因为母亲的那个“我”太大太膨胀,女儿的那个“我”根本没有机会发展出来。
所以重建部分,主要就是重建真实的自我。
女儿从小看到的都是母亲的感受、需要、想法和意愿。现在,她们需要找到自己的感受、需要、想法和意愿。
麦克布莱德认为,作为子女,我们去反思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讨伐、谴责自己的父母,也不是要逃避责任,
而是为了弄明白自己成长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缺失了什么,和自己现在的状态又有什么关系,
从而治愈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家长,以免把一些不健康的家庭行为模式传给下一代。
回应 2021-09-04 11:04:29
论坛 · · · · · ·
好像认识跟我一样的女儿们 | 来自满目星河 | 2021-12-08 23:50:50 | |
书很好,但是书名令人痛恨 | 来自zaraz | 10 回应 | 2020-11-08 01:16:5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Atria Books (2009)9.3分 51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8.2分 9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儿童发展与教育 (尘)
- 涉猎心理学 (桑葚和覆盆子)
- 四重奏:儿童教育与素养序列 (𝙰zeril)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母爱的羁绊的评论:
feed: rss 2.0
48 有用 kento 2016-10-26 20:12:43
我常常会幻想,如果让我以现在的思维,重新从小时候成长起来该多好,这样我就可以自己引导自己,陪伴自己。我一路的孤独,无助,自卑,焦虑和抑郁,我甚至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本身。遗憾的是,生命不能重来。人生前二十多年,我一直在自我否定和自我憎恨,直到我开始学着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自身。关于脱离成长环境,我觉得最重要一点是不能心怀怨气,摆脱受害者心态。可以回溯过往,剖析成因,但要理性。目的在于自我治愈,而非控... 我常常会幻想,如果让我以现在的思维,重新从小时候成长起来该多好,这样我就可以自己引导自己,陪伴自己。我一路的孤独,无助,自卑,焦虑和抑郁,我甚至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本身。遗憾的是,生命不能重来。人生前二十多年,我一直在自我否定和自我憎恨,直到我开始学着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自身。关于脱离成长环境,我觉得最重要一点是不能心怀怨气,摆脱受害者心态。可以回溯过往,剖析成因,但要理性。目的在于自我治愈,而非控诉和指责。这个过程无关乎原谅,因为它的指向点不在他人,在于自我救赎。 (展开)
4 有用 Henrietta 2012-02-11 00:41:52
人们歌颂母爱的伟大,却往往忽视了自恋母亲带给子女的伤害。本书前半部分是理论,后半部分讲实践,教你如何走出自恋母亲的阴影,唤醒自己的内在母亲,并不把自恋遗传给下一代。
26 有用 尘 2011-09-24 12:23:53
读起来有些心痛的书..母亲的自恋就像刺猬的针,会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会无意识的扎伤孩子稚嫩的心灵....所有已经,或者将要成为母亲的人都可以读一下。
6 有用 daisy 2019-09-27 11:54:19
早些读到这本书会少走很多弯路。磕磕绊绊二十多年,无数次痛苦挣扎,终于彻底放下了期待。放下的那一刻就是重生的开始。好书。希望我也能够不断强大,成为家庭治疗方向的治疗师,帮助更多人。
9 有用 夏日里的超短裙 2019-11-14 15:22:58
樊登说“总有一本书,有你需要的答案”,《母爱的羁绊》给了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0 有用 helloworld 2022-05-07 19:20:10
啊这译文和行文,和高中时期读过的心理学鸡汤差不多
0 有用 还是一坨土吧 2022-04-22 21:41:01
有一部分共鸣
0 有用 莹莹美代子 2022-04-12 08:59:38
哭了。
0 有用 奈奈 2022-04-09 10:42:01
对对母女关系很纠结很困惑苦恼的人很有帮助的一本书,解开了很多不理解的谜团。弄清楚自己母亲是什么样的母亲,接受现实,正视自己爱自己。
0 有用 大李只吃糖 2022-04-04 10:35:49
我妈挺爱我的,除了控制欲有点强之外。所以看这本书没啥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