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命运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陈抟老祖 2013-01-08 13:33:28

    我实在是不能违心的为老先生拍,全是老生常谈,细节观,没有一个跳脱、宏观的梳理

  • 8 自娱者小五 2014-08-06 16:25:08

    读了几天了,今天加上出差车程4个小时终于收尾。几点:1.经常和封面大眼对小眼,了解了为什么说眼神说明一切;2.比起辜鸿明《中国人的精神》中极尽所能的申辩以及亚瑟史密斯《中国人德行》藏不住的批判倾向,梁的不偏不倚更配得上鞭辟入里四个字;3.是白话文但不掩流畅,读起来非常过瘾;4.讨论了民主,家文化,宗教,自由于国人之意义,如今看来仍不过时;5.借鉴了相当多的文献,延伸阅读的好凭借;6.有些问题,提而未答,空间倒是相当大。

  • 4 蜜桃精 2011-12-22 18:05:50

    整理成的书,体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鲜明,像是梁先生的随笔集子,写的轻松随意。我又一次被当当坑了。。。

  • 4 T.J. 2013-11-10 21:20:39

    开篇立意明确精辟,但编者的整理的三篇,实在差强人意,未能引申验证立论。

  • 2 天才女友Chloe 2015-06-26 14:40:40

    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 道德化,且以“礼”代替宗教,三纲五伦 所谓仁,本身就是理性的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里的“理”,是情理,人情之理。用理、义超越欲、利,是非观念超越利害观念。 伦理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视乎情理而定,这个情理我理解的就是个人与对方的情谊与义务基于人情义理构成。 这个情是人与人之情,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 这个理性是家产家长制与家产官僚制 情与理是调节家产家长制与家产官僚制(家/国)之间矛盾的价值判断体系 它的缺点在于,僵化的礼教和道德捆绑走向极端的“存天理,灭人欲”,过度强调组织(国/家)责任义务的同时,吃掉了“个人”

  • 1 零度倾斜 2015-04-22 15:50:38

    不愧大国学家 一针见血

  • 1 Aggie 2012-10-08 23:09:59

    梁先生太少了

  • 2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5-22 22:52:58

    重点讨论了中国文化的伦理本位问题,其思考极具启发意义,但方案背后的自信却颇怪异

  • 0 zhizhong 2012-08-26 19:54:19

    有些章節略嫌表面,不過都是些要帶著發展觀去反思的題目。

  • 1 朱尔摩斯 2016-04-19 23:08:50

    有点艰涩,需要耐心

  • 0 水月孤桥 2012-05-11 07:02:43

    梁漱溟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来说明中国文化存在的意义,以及未来将走向何方。

  • 2 三笑玉蜻蜓 2014-04-13 11:49:54

    旁人告诉我说,你讲的这是哲学,然后我才晓得

  • 1 Candice 2011-11-02 09:33:59

    梁先生的观点放到今天仍旧很前卫 说明中国这二十年来文化没有丝毫的进步 拿中国和西方作比较分析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 指出了很多问题 却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梁先生说 在世界未来 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而今在我们已渐渐忘掉本土文化 又模仿西洋的生活方式 在未来如何复兴?

  • 0 小明不小了 2011-06-07 22:24:43

    试看是否超出梁先生文集中的内容。。。

  • 0 宫徵社肖威 2016-04-18 13:11:39

    把“的”写成“底”,读起来怎么感觉那么中二呢……

  • 0 克劳德 2012-09-19 22:35:14

    可以接受一部分的想法。

  • 0 G 2011-10-03 23:01:10

    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中国人社会生活四大短处:缺乏法治精神、缺乏纪律习惯、缺乏组织能力、缺乏公共观念。

  • 1 萌宝 2014-10-04 14:10:37

    分析总结到位

  • 0 悟怡 2011-10-02 18:45:42

    草草读过~从社会组织来看文化特点。ps: 我第一次知道了“底”当助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