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laise of Modernity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Lincredible#0 2020-03-17 12:57:15

    在冷战结束的背景下,泰勒对现代性及其理想的有节制的辩护相比于同一时期废话更多、内容更少的福山的目的论论证和不可掩饰的自满,多了很多深度(夸张一点说,泰勒用一本书解决了福山用《历史的终结》、《信任》和《身份政治》三本书想要讨论的问题)。现代性的三重危机是个体主义、工具理性和积极性政治自由的缺失,而在泰勒看来这些危机都源于对现代性背后的道德视野的错判。集中在个人主义的问题上,泰勒所提倡的“本真性“伦理一方面强调不同个体选择之间的道德重要性差别,另一方面则论证个体的价值必须在某种社会关系的视野中得到承认,最终形成一种复杂的”软性“相对主义。最后对于社群和共同目的的讨论在理论上预见了二十年后美国政治的危机,体现了植根于一贯性的远见。这里对承认的讨论更加重视内在价值,似乎与《承认的斗争》中多有不同。

  • 0 少侠 2013-01-27 02:29:19

    feel brave and hope

  • 0 Morphy 2024-03-10 23:17:11 比利时

    Trite and banal. Too many repetition. 既无adorno and horkheimer对modernity的那种深究也无nietzche对当代神虚无注意影响的批判 写作风格也一般磨磨叽叽 颇有点你们就是the corrupted generation老头老生常谈那种感觉

  • 0 Joie 2024-01-26 11:07:50 上海

    源于对如何调和个体性与外部规则的好奇,仍有疑问,但写不下了😐 三个隐忧 1.限制我们的也给予我们意义,对世界的祛魅使个体自由,而个人主义走向对选择行为的肯定,选项则失去价值,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的狭隘化与平庸化。Self-fulfilment 成为self-absorption,甚至self-stultifying。 2.自我决断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是人受困于工具理性的“铁笼”,自我与他人都成为新世界的原料与工具。 3.当每个人都成为孤立的原子,自下而上力量的缺失、与附近社会联结的断裂,让democracy成为一种柔性的专制,个体越来越难有抵抗的力量。 两个出路 1. 唯我主义中也有珍贵的 “Authenticity”理想,应坚持Horizon的重要性。 2. 保持人的对话性而非独白性。

  • 0 幻無蝶音 2022-06-29 01:53:49

    中文翻译有一些词汇已经和今天适用的相差很多了,还是看原文会更清楚好懂一些

  • 1 18,5 2014-07-01 16:31:35

    读这类书的原版感觉要比读经济政治类的原版舒服

  • 0 Yinanaa 2021-04-22 17:39:29

    1,2,6.当代的culture of authenticity的内在悖论:在伦理上要求recognize differences,而在实践中则演变为anthropocentrism而与self-determining freedom成为同盟。Taylor指出人们忽视的authenticity的道德维度:openness to horizons of significance and a self-definition in dialogue.

  • 0 双膝如木 2021-06-14 21:19:12

    随现代性而来的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等,既不必然带来荣耀,也不必然导致绝望,而是像Pascal所评现代性“grandeur”与“misère”并存。现代社会的种种变革,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单向道,与其哀叹“人心不古、旧伦理的横死”或醉心歌颂现代性的革命胜利,不如细究在这大变革背景下,如何才能构建新伦理、新道德,如何将原子化了的个体妥善安放进社群、集体、国家这些宏达观念中,避免“与他人对话和联结”的死亡,避免浅薄粗俗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相对主义”。

  • 0 TheArctic 2022-07-08 14:15:08

    grandeur et misère...a culture that suffers from a constitutive tension, though the debased forms seem to speak for themselves

  • 0 verbond 2020-12-28 08:22:16

    对自己最近一些疑惑的解答。真是正好碰上了这本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