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忧与游:六朝隋唐仙道文学》内容简介:“道教文学”不仅是指受到道教“影响”的文学,还应该包括“道教性质的文学作品”。作者指出,文人忧愤于“士之不遇”、时局困厄,奉道者忧惧于人生苦短、生命无常,因而生发出舍离现世、度脱成仙,从而悠游于仙界的冀望。所以,“忧”和“游”是文人和奉道者进入他界的动机和目的,成为游仙(仙道)文学永恒的主题。秉持着上述的学术理念,作者汇集论文十二篇编成《忧与游:六朝隋唐仙道文学》,纵论六朝隋唐游仙诗之发展与创新,视野深广,新意迭出。 具体内容包括《六朝道教与游仙诗的发展》《唐人游仙诗的传承与创新》《六朝乐府与仙道传说》《严肃与游戏:六朝诗人的两种精神面向》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看到多处错字...
先标记一下,评分随看随改。看了《唐代公主入道与〈送宫人入道〉诗》一篇,前言全在说《送宫人入道》诗是中晚唐特殊现象,正文五分之四都在写公主入道,两个现象关联并不大,结论这类作品是新型的宫词倒还挺对;直接默认入道就是入道,视唐律规定为无物;认为公主都是舍家入道太不现实,像唐代公主等皇室成员的入道和普通百姓的入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研究对象从姊妹作《仙境与游历》的传奇小说转向了诗歌。可能是囿于中国诗歌天然抗拒叙事的抒情本质,仙道诗与中古道教发展的牵绊并不很深,除了上清经的降真仙诗与灵宝斋法用到的步虚辞,差不多都仅为由道教信仰延伸出来的意象联想或意识情感,对中古诗歌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华夏文化里少有的创造性想象力。而道教群体在唐代与政权过分紧密的结合,尤其是对宫廷出身女性大量的接纳,其飘杳神秘的力量反而激发出普罗大众的淫猥想象,更... 研究对象从姊妹作《仙境与游历》的传奇小说转向了诗歌。可能是囿于中国诗歌天然抗拒叙事的抒情本质,仙道诗与中古道教发展的牵绊并不很深,除了上清经的降真仙诗与灵宝斋法用到的步虚辞,差不多都仅为由道教信仰延伸出来的意象联想或意识情感,对中古诗歌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华夏文化里少有的创造性想象力。而道教群体在唐代与政权过分紧密的结合,尤其是对宫廷出身女性大量的接纳,其飘杳神秘的力量反而激发出普罗大众的淫猥想象,更由文士群体将道教的意象升华为某类特殊情色世界的公共的“你懂的”文学隐喻。 (展开)
平实。
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文献、问题和著作都没有足够的积累和关注,为了写作业而强行阅读,我尽力了。就阅读感受而言,此书并不算特别高明。
兰巴克 (。)
2022-12-14 22:27:47 1人喜欢
云璈 (寡学浅识闲散人)
2015-08-18 19:28:18
> 31人在读
> 102人读过
> 737人想读
订阅关于忧与游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突突 2019-07-11 23:51:29
看到多处错字...
1 有用 鑑外觀 2022-04-19 19:05:20
先标记一下,评分随看随改。看了《唐代公主入道与〈送宫人入道〉诗》一篇,前言全在说《送宫人入道》诗是中晚唐特殊现象,正文五分之四都在写公主入道,两个现象关联并不大,结论这类作品是新型的宫词倒还挺对;直接默认入道就是入道,视唐律规定为无物;认为公主都是舍家入道太不现实,像唐代公主等皇室成员的入道和普通百姓的入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1 有用 ΡΙΝΓΠΑΠΕΡ 2024-08-28 20:45:41 广东
研究对象从姊妹作《仙境与游历》的传奇小说转向了诗歌。可能是囿于中国诗歌天然抗拒叙事的抒情本质,仙道诗与中古道教发展的牵绊并不很深,除了上清经的降真仙诗与灵宝斋法用到的步虚辞,差不多都仅为由道教信仰延伸出来的意象联想或意识情感,对中古诗歌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华夏文化里少有的创造性想象力。而道教群体在唐代与政权过分紧密的结合,尤其是对宫廷出身女性大量的接纳,其飘杳神秘的力量反而激发出普罗大众的淫猥想象,更... 研究对象从姊妹作《仙境与游历》的传奇小说转向了诗歌。可能是囿于中国诗歌天然抗拒叙事的抒情本质,仙道诗与中古道教发展的牵绊并不很深,除了上清经的降真仙诗与灵宝斋法用到的步虚辞,差不多都仅为由道教信仰延伸出来的意象联想或意识情感,对中古诗歌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华夏文化里少有的创造性想象力。而道教群体在唐代与政权过分紧密的结合,尤其是对宫廷出身女性大量的接纳,其飘杳神秘的力量反而激发出普罗大众的淫猥想象,更由文士群体将道教的意象升华为某类特殊情色世界的公共的“你懂的”文学隐喻。 (展开)
0 有用 事有難言齋主人 2023-08-03 00:19:52 辽宁
平实。
0 有用 思适斋中小学生 2022-06-09 02:20:29
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文献、问题和著作都没有足够的积累和关注,为了写作业而强行阅读,我尽力了。就阅读感受而言,此书并不算特别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