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的原文摘录

  • 乡下人特有的诚实与信任,不会随着迁居入城而继续存在。在世界上,陌生人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见。 (查看原文)
    落落樱花 1赞 2012-08-14 21:06:14
    —— 引自第88页
  • 沿着长城这条线,我走到了尽头____连绵不断的城墙像一条溪流,流到这里,变成了一个个堡垒,如同水龙头上刚刚关闭时滴落的几滴水珠。 (查看原文)
    Mr.Suzuki 1赞 2012-09-02 19:31:51
    —— 引自第113页
  • “结论早就已经做出了!”说完这句话,那女人扭头背对着我。我默默无语地站了一会儿。在中国,我已经习惯了别人对我更多一些耐心;一般而言,他们只要看见说汉语的外国人,就会倾向于表现出一种夸张的尊敬。通常,这样的敬重会给生活带来不少便利。因此,跟所有长住的外国人一样,我也学会了利用这种优势。不过,对于敬重的真正含义,我倒是从没抱过幻想。在那层敬重的深处,是一种局促不安:从内心深处来说,很多中国人___尤其是那些受过教育的中国人___对于自己的国人在外来者面前的表现还是感到有一丝耻辱的。 (查看原文)
    Mr.Suzuki 1赞 2012-09-02 19:46:33
    —— 引自第161页
  • Chinese crowds behave in unpredictable ways, especially in remote places like Yanchi. There isn't much to do, and even a minor incident in the street draws attention. Most onlookers are passive, at least in the beginning—they simply want to see what's happening. But as more people show up, and the crowd swells, it can develop its own momentum. They might encourage a disagreement to develop into a full-fledged fight, or they might turn suddenly against an individual. The final direction is never easy to anticipate, because it depends largely on whether some dominant personality emerges within the group. A single outspoken person can sway an entire incident, inspiring the crowd to action. (查看原文)
    sarah🇺🇦 1赞 2012-11-26 19:55:36
    —— 引自第95页
  • 在他的名片上,印着"拖移车辆"这项服务-介于"迁坟"和"敲锣打鼓"之间。 (查看原文)
    o0淹死de鱼0o 2012-12-30 22:22:49
    —— 引自第17页
  • And the bigger question is whether Chinese companies can move beyond low-margin products, developing industries that requir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end, this is the greatest constrast between China's boom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e of industry involved radical changes in thinking, and it happened partly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labor. In nineteen-century America, for example, there was plenty of land and relative few people; anyone who saved a few months' wages could move west and try farming. Agriculture and western expansion sapped the pool of able-bodied workers, so bosses made the most of limited labor. This need for efficiency inspired innov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cotton gin, the sewing machine,... (查看原文)
    hedgehog 1赞 2013-02-14 23:12:47
    —— 引自第364页
  • 婚礼差不多过去了十五年,曹春梅已经想不起那家餐馆的名字,点了些什么菜,来了些什么客人---这样的细节在美国女人的记忆里随时随地铭刻着。不过,曹春梅对跟钱有关的细节却记得不差分毫。那次婚宴花费了六百九十元---相当于八十五美元。人们送的都是现金,这是中国婚礼的传统做法。夫妇俩收到的最大单笔礼金是一百元。婚礼后,夫妇俩净剩一千三百元。曹春梅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说起那些数字颇有专业会计的口吻。 (查看原文)
    晴朗811 1赞 2013-07-18 09:10:01
    —— 引自第154页
  • 全班做什么活动都是一起,活动的重点常常是为了强调集体感。没有任何根据能力水平进行的分组,没有阅读小组或者数学小组这回事儿。如果某个小孩表现出众,他要学会等待;如果某个小孩落后掉队,他只能耻辱地面对。表现不佳要被公开,举止不当的小孩要被强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罚站,其他同学则帮着老师指出罚站小孩的缺点和不足。 (查看原文)
    sTill-Life 1赞 2019-12-30 22:00:16
    —— 引自章节:第二部 村庄
  • 在中国的南方,英国商人为这种毒品建立起的市场空前繁荣,到最后,清政府只好打算用武力来结束这样的贸易活动,于是爆发了鸦片战争,从1839年持续到1842年。 (查看原文)
    捞饭 1回复 1赞 2020-08-28 11:58:49
    —— 引自章节:第二部 村庄
  • 无尽的自驾族途中,每停车一次,就代表着某个人的人生终点。 在中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边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是对文化这一力量保持极度信赖,还是要有诉诸武力的意识,这两者之间存在错语路线。 长城不是这个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毫无疑问,它起到了部分作用。 这类口号的用语从无谓的反复“女儿也是传后人”,到主动提出建议“晚婚晚育”,再到公开的谎言“生儿生女都一样” 在向别的地方学习的过程中,当地的人们跟他们最亲近的环境已经失去了联系。 如果一切变化太快,人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 一个处在变革中的国家的特点:抛弃旧事物,建立新事物。 乡下人特有的诚实与信任,不会随着迁居入城而继续存在。在世界上,陌生人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见。 (查看原文)
    咸齑笋丝年糕汤 1赞 2021-10-23 10:23:57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这个国家所有的人一样,讲求实用主义。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主要目地,就是不要让自己承担任何责任。 在中国,我常会有这种感觉,这个地方时不是地让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好像一时转不过弯来。 中国的生活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不管你的反应多么迅速,都找不到很好的解决之道。对此,大家常常会说:没办法。 中国官僚制度下的人常常是那个样子,如果遇上的是中年人,则更是如此。这一批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乱糟糟的年代里读了点书,长大之后,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单位里过日子。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些人被遗忘在一边,他们缺乏年轻人普遍具有的那种灵活性和实用主义。 前进的步伐已经迈出:每一年都会有一些新的重大变化,时常会有一种时光匆匆往前冲的感觉。 那正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可取之处……尽管工资很低,老师们普遍具有奉献精神;尽管各自的背景不同,家长们会尽量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很少有课程体现出个性化和情景化,整个世界被拆解成了各种各样的统计资料、数字和细节等。 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仍旧是非常管用的。魏嘉学到的技能不一定为我所看重,但是毫无疑问,他是在为进入中国社会做着准备。 (查看原文)
    咸齑笋丝年糕汤 1赞 2021-10-23 10:23:57
    —— 引自章节:第二部 村庄
  • 中国人对于地区差异的认识是高度协调一致的,他们很快就能够提炼出别处的弱点。 中国的各个公司能否超越低利润率的产品发展起对创造力和创新性提出要求的相关产业。到头来,这才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西方工业革命之间的最大差异。 众多的人口数量、社会机构的缺乏、教育体制改革的缓慢——共同麻木着人们的创造能力。 中国人的饭菜评论通常是:评论归评论,胃口可不会受到影响。 有评论家发问,既然有这么多资源,为什么不投向教育?那也许是一次良机,最终可以确立起更好的教育制度,培养人们更好地从事创新劳动。(对于国家刺激经济的四万亿) (查看原文)
    咸齑笋丝年糕汤 1赞 2021-10-23 10:23:57
    —— 引自章节:第三部 工厂
  • 在中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边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许多。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0:43:10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地方,成片成片地区正处于建设中。往往是道路修了一半,标志规划得一塌糊涂,未作任何标志的匝道不知道连接着哪条神秘的大街。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0:46:12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中国的政府部门对数字十分痴迷,一贯如此。早在帝国时期,各级官僚们便会玩转数字——到了明代,修筑长城的工程量有时甚至测量和记录到了厘米这个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正是凭着这一历史久远的传统做法,成为世界银行十分理想的客户。中国各级政府可以征集劳动力,可以制造数据,当然也可以归还贷款。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0:48:27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我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这么整,”一个年轻人说,“原来的不是世行贷款,但一直有这样那样的项目。看见那些坑窝了吗?全是空的。两三代人,就挖了这么些坑,可现在依然一棵树也看不见。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劳动是义务的,买树是要花钱的。让我们这么挖坑窝,一分钱也不花。他们这么干,为的是让领导们路过的时候,看得见这些坑窝,让他们相信正在植树。地方上的干部们把钱贪污了。”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0:58:38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后来,我回到北京,一位世行官员坚持认为是农民们弄错了。他特地指出,世行贷款在黄土高原上扶持的项目已经让一百多万农民受惠。不过,这仅仅是另外一个统计数据而已:我只知道,那一百万个受惠者当中,肯定不包括跟我说过话的那几个人。对于那些直接从首都安排下来,不与当地人打交道的开发工作,我一直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山高,非政府组织的官员也远——如果你遇到那群靠挖掘坑窝换取清真牛肉面的农民,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1:04:56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这就是中国的驾校课程里隐含的哲学命题:如果某样东西从技术的角度看起来特别有难度,那么它必定就是有用的。可是,这类极具挑战性的技能却是因地、因教练不同而不同的。除了五十八小时这一点,没有太多其他的客观标准,驾校一会儿强调单边桥行驶,一会儿又想出别的什么障碍行驶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驾校教练跟过去那些教人养生之道的武术教练十分相像。时代已经不同了——学生们不必到山顶的寺庙里,每天对着树干拍打数千次,相反,他们参加公安驾校为期两周的驾驶课程学习,学着把桑塔纳轿车稳稳当当地开上单边桥。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1:13:01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通常,我会遇到致力于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口号,这类口号的用语从无谓的反复(“女儿也是传后人”),到主动提出建议(“晚婚晚育”),再到公开的谎言(“生儿生女都一样”)。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1:19:15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在农民家里,我经常看到类似的奖状——有时候人们会因为保持居家整洁而获奖。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1赞 2022-02-02 21:25:15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