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的原文摘录

  • 现在,傻子终于彻底孤独了一一村子里最后一个小孩一且长大成人,就再也没有人会把他当成正常人对待了。 (查看原文)
    天雨流芳 1赞 2019-12-05 23:17:11
    —— 引自章节:第二部 村庄
  • 在北京、,我租了一椭车,向者海边上的山海关一一长城的起点一一一路驶去。以那里为起点,我开车向西穿越河北全境,感受了丰收的季节。时值中秋,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过半。只剩下玉米棒子兀立在地里,其他的农作物散放在公路上一一行行的花生、一堆堆的向日葵一排排的红辣椒。农民们把这些作物仔细地码放在柏油马路的一侧,因为柏油马路是最好的晒场和分拣场。对于壳类作物,则一捆捆地摆放在道路中间,确保路过的车辆从上面碾压而过。这样做是违法的一很难想象还有别的做法,既公然违背交通安全法规,又违背食品卫生法规。不过,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没有人去计较这种行为,因为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是最简便的方法。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从食物上碾压而过,我颇感为难。旅途的第一天,每驶近铺晒着农作物的路段时,我就急踩刹车,摇下车窗问道我开过去没有间题吧?”农民们有些急不可耐地大声喊道:“开,开,开!”于是,我就开过去了,只听见小米、高梁、小麦在我的车轮下噼啪爆开。第二天,我再也不问他们。第三天,我一看见谷物堆,就加速行驶。驶近铺着农作物的路段时,我就下油门噼啪!咔嚓!从后视鏡里,我看见人们拿着粑子扫帚,神上公路。那就是我在秋收时节作出的贡献一开着车子忙脱粒。 (查看原文)
    Ameeeee 1赞 2019-12-10 13:35:38
    —— 引自章节:第一部 城墙
  • 就像汉语的声调一样 (查看原文)
    浊克斯 1回复 1赞 2011-02-03 23:23:48
    —— 引自第28页
  • 人们信奉宗教的冲动,更多是同寻找共同体有关。急剧的变化让很多人空虚,共产主义遥远渺茫,追求财富的新思想则好像很空洞,很容易让人倦怠,很多人都期待着跟他人建立一种更有意义的联系。很多人转而信奉宗教,倒并不一定是他们想跟上帝建立起一种私人联系,而是因为他们想借此与邻居和朋友们分享与共担。 (查看原文)
    何金银 1回复 2赞 2011-02-27 21:33:09
    —— 引自第194页
  • 佛教不是帮她解决过具体的问题,但它能够让你明白,遇到不同的情形时,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而这一点重要的多。 (查看原文)
    何金银 1回复 2赞 2011-02-27 21:33:09
    —— 引自第194页
  • 那就是我在秋收时节作出的贡献——开着车子忙脱粒。 可是,现在完全没必要担心这样的事情,因为“首都汽车”提供不了更好的车型。 “因为没有人做过,”他说,“如果没有人做这样的研究,今后就没有人了解这些历史。” 当今印制的地图上用表示老虎的“虎”字代替“胡”——这样的替换首次在清朝出现,当时的满族统治对于把关外人作如此描述非常敏感。但这种用词上的改变仅仅是一种粉饰,它的原意,跟村子里周围那些高高耸立的古老城墙一样,仍旧显而易见。 一切依旧是老样子:空旷的土路,City Special仍在那儿停放着。山下,宁鲁村的灯火已经熄灭,渐渐升高的月亮映照着大草原。那一刻,我静静地坐着,等着我的恐惧平复下来,听到的,只有风声,以及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查看原文)
    the other me 2赞 2011-03-21 15:15:08
    —— 引自第8页
  • 在中国这样的地方,你得随时琢磨点新东西出来,新发现差不多每天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中国人普遍具有这种感觉: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人们随时都会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去琢磨彻底…我们在那一刻同样显得格格不入,没有人能把今日的中国琢磨透。 (查看原文)
    Laevatein 1赞 2011-03-24 09:51:20
    —— 引自第45页
  • 就传统而言,风水先生专门测算建筑物和地形之间的关系,试图在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之间构建和谐。 (查看原文)
    喵~嗷 1赞 2011-03-24 20:01:15
    —— 引自第11页
  • (在魏嘉所上的小学)很少有课程体现出个性化和情景化,整个世界都被拆解成了各种各样的统计资料,数字和细节等。三年级的一个周末,他在回家之前,刚好学到了乐山大佛这篇课文。他把所有的细节都学了一遍:乐山在四川,佛像刚好七十一米高,大脚趾头上可以坐四个孩子等等。我问魏嘉,四川在什么地方。 ”是在中国吗?“他反问道。 ”是呀,“我告诉他,”四川是一个省。你知道什么是’省‘吗?“ 他不知道。我问他,拉萨在哪个国家。 ”在美国。“ ”旧金山在哪里?“ ”在中国。“ (查看原文)
    Best><Forever 1赞 2011-03-27 14:41:56
    —— 引自第211页
  • 人们信奉宗教的冲动,更多的是同寻求共同体有关。在中国,急剧的变化让很多人感到内心空虚,他们觉得共产主义很遥远很渺茫,而移居和城市化则给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追求财富的新思想则好像很空洞,很容易让人倦怠,很多人都期待着跟他人建立一种更有意义的联系。很多人转而信奉宗教,倒并不一定是他们想跟上帝建立起一种私人联系,而是因为他们想借此与邻居和朋友分享与共担。 (查看原文)
    八点钟有骨气 5回复 52赞 2011-03-27 21:48:14
    —— 引自第194页
  • 马玉发住的土墙房子只有两个房间,里面没有电话,也没有电冰箱。他跟我说,每一天,每一餐,他吃的都是玉米粥,还有面饼。“人年轻的时候要吃肉,老了就不用吃肉了。”他说。翻过山口,走上六公里的山路,就是海字口,那是离这里最近的商店。他上次赶着驴子去那儿是在十二月份,也就是两个多月前,他打算四月份再去一次。他需要的东西不多:一年也就去那么几次,买点玉米和面粉,秋天的时候赶去把核桃卖掉,除了出这几次门,他跟任何人都没有来往。他一年的收入也就一千六七百块钱。严格地说,他算是个北京居民——跟中国众多的城市一样,首都的辖区边界也一直延伸到了农村地区。在没有遇到马玉发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象过,在一千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竟然还有人过着这么孤苦伶仃的日子。 (查看原文)
    莫梓浪 3赞 2011-03-28 21:31:10
    —— 引自第132页
  • “你不了解中国人!”王先生哈哈笑着说,其他人跟着点头表示赞同。作为老外,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也算是给我们的讨论画上了句号。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地震仪、弩、雨伞等。他们曾在15世纪就远洋航行到非洲;他们修建了长城,他们过去十年里发展经济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家闻所未闻。他们还车的时候,可以做到油箱里的油量刚好是一半差一点点,可是很明显,要把油箱加满却远不是从文化角度来讨论可能性这么简单。P15 在中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边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的多。P17 世界上,没有哪个大学的哪个学者以长城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中国的历史学家一般把注意力放在文本研究上,他们做的研究,通常是那些可依据某个政府的史料记载进行查询的政治制度。在田野考察方面,考古学家则喜欢发掘古墓。就长城而言,它跟这两大传统都不沾边。P20 在中国,这个转型期来得太快,很多驾驶员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们怎么走路,就怎么开车。他们喜欢扎堆前行,只要有可能,总是紧紧跟在别的车辆后面……P26 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地方,成片成片的地区正处建设中。往往是道路修了一半,标志规划得一塌糊涂,未作任何标示的匝道不知道连接着哪条神秘的大街。北京的地图上画出了苜蓿叶形的立交路口,设计者也许就是大名鼎鼎的Escher公司吧。P27 在驾车穿越中国的过程中,你会觉得,你见证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差不多占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群正在路上,前往远离家乡的地方寻找新的生活。P31 他说的那句话——山高皇帝远——我在中国哪儿的农村都听到过。人们一致认为,问题出在地方上,高官们是诚信的,正派的,极少有人对这个制度的核心表示不满。P40 中国人招车有自己的动作:手臂前伸,手掌朝下,上下拍动——就像在轻轻拍打手下那只看不见的大狗。P41 在中国,迷... (查看原文)
    石头摇篮 2回复 30赞 2011-03-31 09:47:56
    —— 引自第15页
  • "人人用电,好好用电,电才好用." (查看原文)
    闲庭信步 1赞 2011-03-31 10:31:33
    —— 引自第130页
  • 如果某人正在盯着你看,又被你察觉了,他从来不会不好意思地扭头看别处,对于这样公然表现出来的好奇心,你不得不表示佩服。P122 我们跟他(搅屎棍)打了几次交道就觉得该对此人保持警惕。他四十好几,那张脸本来很好看,但他盯着你看的眼神让人感到有些局促不安。他的眼神里有算计的成分——不像别的村民那样公然表示出好奇。……我和眯眯把那人叫作搅屎棍:他总把村里的事搅得一团糟。P124-125 中国的警察有时候也许有些粗野,但实际上,他们跟这个国家所有的人一样,讲求实用主义。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承担任何责任。P125 在他(魏子淇)的心目中,他所在的那个村子的命运还没有走到尽头。他相信,终有一天,留下来肯定会有好处。P127 在乡下,做父母的有个习惯,就是尽量不替孩子说奉承话。P135 全村唯一纪念过去的时间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扫墓节。这个节日的意思是“清新明朗”,全中国上下都会在四月份的第一周内过这个节。P139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这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来支撑它。……因为政府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让人们相信,如果只生一个孩子,日子会幸福很多。城里的中国人很少抱怨这样的规章制度,而且他们对那些想方设法多生孩子的农村人常常嗤之以鼻。P144 魏子淇相信,他拿到补助的机会是很大的。就他而言,这样的做法是最好的。有时候,有些政府官员不大愿意承担责任,为了催促他们,你只得采取一些冒犯之举。P147 这个地方时不时地让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好像一时转不过弯来。……不管怎么说,中国的生活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不管你的反应多么迅速,都找不到很好的解决之道。对此,大家常常会说:没办法。P147 我并不想发火,因为中国的医院有区别对待乡下病人的臭名声。……然而,她还是固执己见——中国官僚制度下的人常常是那个样子,如果遇上的是中年... (查看原文)
    石头摇篮 2赞 2011-04-03 15:10:14
    —— 引自第122页
  • "In fact, the use of headlights was banned in Beijing until the late 1970s" "Chen made a crucial road observation: Manhattan drivers turn on their lights at night." (查看原文)
    缇娜 3回复 1赞 2011-04-04 19:01:48
    —— 引自第29页
  • 从类似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是巨大的,王利娜(音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经济学家,她告诉我,沿海地区的各大城市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房地产交易。在她看来,中国的城市跟公司有很多相似性,市长则是CEO。“他们的目的就是赚钱,这是明摆着的,”她说,“不过,他们不能只出卖房地产。投资者不是傻瓜——他们的心里十分明白,不禁要问,如果城市里面没有工业,谁还会来买房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往往会成立一个经济开发区,里面的土地使用权按成本价出售。便宜的价格吸引着各大工厂来此落户,工厂反过来又会缴纳税金。不过,关键的地方,还是他们使城市得到了拓展。更多的老板、店员、务工人员跟了过来——这一切都意味着,郊区面积扩大,房地产市场更火热。 (查看原文)
    江皓 1赞 2011-04-09 20:03:44
    —— 引自第331页
  • 农民们把这些作物仔细地码放在柏油马路的一侧,因为柏油马路是最好的晒场和分拣场。对于壳类作物,则一捆捆地摆放在道路中间,确保路过的车辆从上面碾压而过。这样做是违法的——很难想象还有别的做法,既公然违背交通安全法规,又违背食品卫生法规。不过,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没有人去计较这种行为,因为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是最简便的方法。 (查看原文)
    呆呆sky 2回复 4赞 2011-04-14 11:32:09
    —— 引自第10页
  • 最遭殃的是那些最没有权利的人——农民们。他们失去的土地实际上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补贴,而他们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追索权——要推翻一个村党支书记已经难上加难,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查看原文)
    淡淡诺夫 1回复 1赞 2011-04-19 16:41:49
    —— 引自第332页
  • 在经济开发区,一位政府官员告诉我,工业用电量占到了丽水市总用电量的百分之七十。这个数据是针对辖区全景的,它囊括了所有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用电量。由于重工业和机械化生产等因素,比例才这么高。不过,这个数据也反映出当地生活水平的低下。与之相反,美国的工业用电量仅占全国用电总量的三分之一 (查看原文)
    阿北(非豆瓣) 1赞 2011-04-22 18:25:19
    —— 引自第364页
  • 一句话,人已经变得更加世俗化,只不过,他们跟外界的这种联系在方向上有点迷失。起参考作用的框架不再简单地由乌审旗那一点有限的资源构成,而是由城市里面无限丰富的产品构成。在向别的地方学习的过程中,当地的人们跟他们最亲近的环境已经失去了联系。 (查看原文)
    閃閃 2赞 2011-04-22 23:31:15
    —— 引自第54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6 10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