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与危机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Reno 2012-05-29 19:12:00

    完全不同的历史观,系统科学解读中国历史

  • 0 过往 2011-04-09 14:47:19

    “作者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

  • 0 烽烟 2015-08-28 11:57:49

    研究方法在那个年代看起来是挺高大上的,但是他真的明白封建的意思吗?

  • 0 taste 2013-01-18 16:05:41

    前进的事业必须被前进所取代

  • 0 东边马🌳 2022-04-04 21:23:06

    沉重的业力,每个人都注定是输的游戏,唯一的喘息机会是大清洗之后有机会从贫民翻身成帝王,或者投生于朝代中前期的小康之家。准确地说,当一个人被不公感和愤怒感所束缚时,她完全为反作用力-业力所服务,即使破坏程度严重到放火全部烧光,也是可怜的小自由,并不是主动选择的那种大自由。驱动力:对生存的恐惧,对组织特性的无知和侥幸,对财货的贪欲。其次,超大组织有自身的意志,为了自己的生存会用尽一切方法,和生命体类似。其集体意志由个人意志堆积起来,转折点在51%。为了自身生存可以吞没一切个体生命。但其生命之来源仍在个体灵魂。因此关键点并非制度,而在人心。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0 爱尔兰的摩羯座 2021-12-07 15:57:37

    金观涛,刘青峰,

  • 0 羡鱼 2021-10-21 21:42:00

    当一本40年前的书的内容变成人尽皆知的常识,它是成功还是失败?看评论有感

  • 0 sensor 2024-02-25 13:15:56 广东

    在本书中,我们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耦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 经济结构是指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方式,自秦汉延续到清朝,经济结构基本上属于地主经济。政治结构是指社会和国家政治组织形态,自秦汉至清的两千年,都是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而文化结构则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来代表。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是占主导地位的。 社会结构的停滞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大一统王朝的周期性更替。以大时间尺度来衡量,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从建立、发展、趋于鼎盛,直到显露出社会危机、爆发动乱、崩溃,差不多每隔两三百年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大动荡。呈现一种社会结构周期性的瓦解和重建,我们称之为“周期性”。

  • 0 clio 2023-11-04 14:33:35 吉林

    上学期

  • 0 shortgon 2023-05-11 15:27:03 北京

    一个《几何原本》竟然间隔200年分两次翻译完的地方

  • 0 望客 2012-06-15 23:28:46

    三部曲之一

  • 0 shin 2012-04-14 10:41:15

    kindle不能满足对此书做笔记的愿望 值得买 。

  • 0 BLACKJACK 2020-02-26 17:47:46

    我只是好奇 这在读373人中 有多少人和我同班

  • 0 日月星雷 2018-04-02 00:01:28

    挺适合高中文科生,但是还是有些地方不够严谨。

  • 0 爱马士 2018-06-28 00:58:56

    2018年6月27日 购于 汕头·京东

  • 0 Christian Tian 2019-05-21 11:22:31

    从今天开始读,不知道能读多久呢。

  • 0 zjl 2020-01-30 09:39:13

    蔚为壮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