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不了的创富课》的原文摘录

  • 老雕在十几岁时巳经熟读西方管理学经典,将各种深奥的管理学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是他的天赋与强项。其实,老雕年轻时主修的是艺术,现在虽然也偶尔创作,但更多情况下会从事艺术品收藏。 (查看原文)
    黄金旺仔 2015-11-25 14:00:29
    —— 引自第26页
  • 真实的商业,是枯燥而乏味的,尤其创业者内心的煎熬,有时候是对自身人性的考验。 (查看原文)
    黄金旺仔 2015-11-25 16:15:39
    —— 引自第162页
  • 赚1000万并不像你想象中那样难,有了1000万,人生会更淡定,进而过渡到更髙的境界。 (查看原文)
    黄金旺仔 2015-11-26 00:04:16
    —— 引自第217页
  • 钱,对一个人来说,经常也是这样。不懂得这之间的分野,赚再多,也是个奴隶——自我囚禁。而事实上,越早释放自己的人,放松心态,反而越能赚到钱。越是每一分钱都不放过的家伙,越离目标渐渐远起来…… (查看原文)
    黄金旺仔 2015-11-26 00:28:15
    —— 引自第262页
  • 我看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伯特 ? 阿克塞尔罗德的《合作的进化》以及 AMT 孔祥云、王玉荣的那篇从“囚徒困境”引发的文章《合作、合作、合作 ! 》,明白具备以下特点的人将总会是贏家: (1) 善意的;( 2) 宽容的;( 3) 强硬的;( 4) 简单明了的。 (查看原文)
    黄金旺仔 2015-11-26 00:49:53
    —— 引自第376页
  • ——“ 预言的自我证实”——你如何想象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必将逐渐成长为你想的那样。 教育界曾经做过个试验,把20个普通孩子随机打乱分为两组,其中10个的名单交给老师时说,这是精心挑选非常优秀的10个孩子,品学兼优。自然,另外10个比较笨,也比较淘气。一年过去后,实验者惊讶地发现,本来一模一样的20个孩子,真的按照那个莫须有名单,10个“优秀的”变优秀了,另10个不可避免地变成差等生。没办法,一个孩子往往通过老师的鼓励或批评变成另外一个模样,当老师最初受到名单暗示后,对“优秀的”孩子即使犯了错误,也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更何况小孩子,所以就鼓励再三,给多一次机会。而对“差等生”呢,即便考试出色,也认为“瞎猫碰到死耗子”,蒙到一次而已,不但不鼓励,还冷言冷语,“是不是考试作弊了啊?”就这样,本来是个没来由的“预言”,却逐渐变为现实。居然“自我证实”了! (查看原文)
    黄金旺仔 2015-11-26 13:46:38
    —— 引自第423页
  • 创业失败,很少是因为死于独裁,多是因为两人一样大,谁 也说服不了谁。 (查看原文)
    Yunhandsky 2017-02-24 17:44:44
    —— 引自第30页
  • 成长才是硬道理 当初,我曾经一度迷恋民主制度的巧妙,总想着公司内,该拥有完善的民主制度体系。直到我一牛人好友,狠狠给我一耳光,告诉我,狗屁,国家是每个人的,当然需要民主制度。你的公司是你自己的,不存在必要性! (查看原文)
    喜气洋洋 2020-06-25 15:23:35
    —— 引自章节:开诚布公
  • “常常令大家扼腕痛惜的古希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孤独的天オ早产儿。他们几乎注定是要灭亡的。文明出现太早的话,就像一个不足月的婴儿,他的生存可能几乎完全取决于生存环境。假如他得到的不是一个暖箱,而是一片野兽出没的丛林的话,我们又凭什么指望他生存下去?文明在那个时代,就是软弱的同名词。当我们看到,在人类早期弱肉强食的大环境中,雅典人在那里发展文明,培育生长着民主制度的萌芽,雕琢着精美的石雕,胸中酝酿着史诗的激情;同时,我们又看到,邻近的斯巴达,纪律严明,全民皆兵,整个国家如同一个兵营。小儿七岁就严酷训练,青年个个参加军训,30至60岁全都是现役军人。这幅景象,就像在狼群中,看到一只浪漫的羊一样。那是人类在比谁的牙齿尖利的时……结果总是野蛮大获全胜。” (查看原文)
    喜气洋洋 2020-06-25 15:34:30
    —— 引自章节:开诚布公
  • 做生意,当然要开除员工,有时候甚至是因为你判断的失误,而导致策路性裁员,想没想过,这些被裁员工,为你公司奉献许多,你却由于节省成本的考虑,而弃他不顾,让他流离失所。有些低技能的员工,甚至可能好长时间都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他的吃穿用度,他和家人的生活起居,你着想过吗? 所以,一个没心没肺、内心粗糙的人虽想不到这些,却因为这种能力缺失而生意做不大;可一个做大了点生意的家伙,却又会陷人这种自责一一郭靖在华山之巅的疑问,我学了这么多武功,可又害了不少人,该是不该? (查看原文)
    喜气洋洋 2020-06-25 16:10:56
    —— 引自章节:义与利.
  • 想当然”的预算 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都会做一些“想当然”的预算。比如,预算几千元买桌椅、几万元买几台电脑、几万元付房租、几千元买各种办公用品……在我看来,这些大部分都有些“务虚” 你的生意模式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噢,我知道你需要,但我想说的是,电脑需要全新的?房屋需要独立的?家具需要买来的? 如果在你的生意模式中,顾客根本看不到这些,它们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那么,我一定用二手电脑,合租房屋,家具用拼凑借来的。 把省下的每一分钱用在可能产生收入的地方。例如在你的生意模式中,可能广告会带来客户,那么,请毫不吝惜地去砸广告! 客户来参观我的办公室咋办?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来找过我,借用我比较豪华的办公室,然后对他的客户说,我们是“关系企业” (查看原文)
    Max 2020-11-07 19:15:06
    —— 引自章节:“想当然”的预算 /
  • 所谓“策略性成本”是指能直接创造出业绩的花销,这不能削减。例如广告费,应该增加这些花销才能提高营业额的时候,却削减了,不是自寻死路?要明白,费尽心机省下来的钱,其实很大部分是为了增加“策略性成本”! 而“非策略性成本”,就是和创造绩效无关的开销。例如一次我们的人力资源部提出要增加一台复印机,理由很充分:现在的一台不太够,常常需要排队等。我们充分尊重这个提议,但经过观察,所谓等,无非每次三五分钟,而大多数时间是不需要等的。结果是没有批。 (查看原文)
    Max 2020-11-07 19:19:37
    —— 引自章节:策略性成本 /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