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 短评

热门 最新
  • 21 Dr.Faustus 2012-03-08 07:47:51

    译文在信达雅方面明显比十四年前的旧版又上了一个层次。感兴趣的读者可把这本书的原版、北大版、商务版对照着读一遍,悟其要领之后,估计自己的英语笔译水平可从二级升华到译校。

  • 12 Praetoria 2016-01-24 21:17:35

    第一编让人想起Namier,第二编杂糅波考克,第三编干脆托克维尔附身,如此体量规模,已不是“美国史”的范畴可以涵盖,而至少有一种贯通18世纪政治文化史的旨趣。“社会黏合剂”这个中轴,帮着伍德嫁接了第一代18世纪英国史研究者的政治个体行为结构分析(传统君主制社会的庇护关系)、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史范型(辉格党-“爱国者”的共和主义理想与朝臣权势集团的对立)和托克维尔的论断(美国民主制的代价问题),三种问题域,也恰好成为激进主义递次展开的三个层次。而人口、经济、宪法和1790年代政争等传统要点,更像是在回答“谁用什么击毁了传统庇护势力、谁希望把什么变成新的社会黏合剂、什么最终成为社会黏合剂”三个问题的过程中,“自己蹦出来的事情”。唯一的问题是:如此“得意忘形”的大师拼图不仅成功了,可能也太成功了?

  • 12 Victor 2015-07-06 20:43:46

    他党祖师爷早有预言:民主以后就上了社会主义的贼船。

  • 8 D 2020-06-15 21:30:10

    戈登伍德能把最艰深的学术著作写得行云流水精彩纷呈,他对新史学和左翼史学用晦涩术语堆积的小圈子自娱自乐不屑一顾也情有可原。但对“行云流水”的追求也使其过份夸大了某些事实,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大量自相矛盾的材料构建了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模型。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强烈的精英主义取向让这部欲写美国社会革命的著作呈现得非常勉强,那句“没有社会学的社会史”既是对伍德深厚史学功底的赞叹,也是对其固守传统的批判。

  • 2 轻重 2016-10-23 23:35:54

    这是我近年来读得最爽的翻译书,没有之一。配合《联邦党人文集》和《论美国的民主》食用更佳。全书体例清晰,事例丰富,其中核心词汇“激进主义”聚焦在独立战争前后美国社会剧变上。很多描述颠覆(补充)了我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建国者对美国民主的失望、联邦党和共和党间的纷争、农业国向工商业国的迅速转变、平等化带来的社会激荡等等,和中国太像了,又太不像了……

  • 2 小p 2018-10-05 18:06:09

    虽然在结构上,把很多观念强行归入“共和”和“民主”有点勉强,但整本书非常非常精彩。另外我一直觉得戈登伍德两本思想史的作品都如同小说一般情节跌宕起伏。

  • 2 zephyr 2018-01-27 10:37:50

    “托克维尔式的写法”,几年后重读才有一点类似的感觉。

  • 1 tecSnor 2020-03-11 22:39:40

    以进步主义和新进步主义为对话对象,对美国建国史的深翻与再检讨。统领全书的“激进主义”强调了建国前后的断裂之激进,但作者似乎更留意历史演进中复杂、晦暗与新旧交织的一面。建国者的理想高扬又迅速失落,最终被他们的二十世纪后人彻底遗忘,建国之为梦想,似乎从来如此。要想呈现历史的这种灰暗底色,对叙事技巧来说是个考验,好在文笔、译笔都没有使人失望。

  • 2 喀喇昆仑 2017-05-19 18:55:00

    建国之父播下共和的龙种,收获民主的跳蚤。现代社会不是某些人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某种历史的“狡计”。当人们把现代社会诸观念归咎于某一两个思想家(如洛克),却忽略它的最终塑型还要再过一两百年;假如没有新大陆革命及产物,或许思想家的理论将湮没于对传统的折中,而后人将难以读出其叛逆性。

  • 0 陆地蝙蝠小顽熊 2012-08-22 19:07:29

    竟然标价68 坑爹啊!

  • 0 Scipio 2012-02-14 15:34:51

    卓越的历史阐述无形中印证了伟大的政治哲学。

  • 0 无有为 2012-02-20 14:45:13

    这本书可能坏就坏在价格上。太贵了。

  • 0 timeregister 2016-01-07 00:34:41

    kindle版,不知道多少页,看到后面发现挺长。说美国革命不只是温和的自由革命,它所带来的民主制度其实也有激进的一面,打破了阶层的藩篱,让美国在19世纪早期成为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

  • 0 Scipio 2011-11-22 22:38:05

    读过才知道其何等厉害,以后他的书会更多地翻译过来。读过会明白,建国初的那批领导人在建国20年后,对于他们创造的国家,何等地失望。明白阿伦特《论革命》所写对于革命后革命精神的失落,而深感痛心。明白古典主义的衰落,明白世俗化不可避免。明白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时代洞悉最深的仍然是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

  • 0 迩喆 2015-11-08 11:22:06

    研究美国早期政治文化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恐怕也是共和学派在20世纪最后的回响了,问题多多,但也瑕不掩瑜。译文虽有欠准确,但实属上乘译作。

  • 0 深山夜读 2018-03-22 23:01:00

    共和理想抵抗不了商业主义的诱惑。先贤们的精英情怀支撑不起民主化的世俗世界。

  • 0 了了 2013-08-30 15:05:37

    大师风范,力荐

  • 0 橘 きよあき 2016-05-03 22:57:10

    2016-02-21 你推薦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