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之細道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种瓜得瓜 2013-05-18 16:10:30

    松尾芭蕉的奥羽北陆之行,不过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忽忽春秋不过一瞬,若人生有这样一段旅程,之后的朝夕以对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观瞻体悟。

  • 4 Clash-Cash-Car 2014-02-21 20:24:39

    不看不行的一本日本文化的经典 太美了 且饱含哲学

  • 2 荏苒 2019-09-28 02:34:33

    辭等窮宅,行五里許,檜皮驛站外,有安積山。離街不遠。此地多沼澤。花菖蒲採割季節已近,詢於人:「何草為花菖蒲?」然竟無知之者。尋覓沼畔,逢人便問:「花菖蒲花菖蒲?」不覺斜陽已掛山巔矣。

  • 3 C 2016-09-21 20:31:01

    有待日語長進,可日日夜讀,享受一份山林間的悸動活潑,是故人情。

  • 0 普罗米修斯 2017-03-16 14:56:29

    注解比较详尽,但自己对诗歌之类的兴趣不大。

  • 0 蔽锥 2013-06-10 21:33:38

    不太喜欢配图,译文部分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推荐的主要是详细的注解和解释,这一部分对能粗读原文者很有用。

  • 0 Rosy 2012-01-16 20:09:17

    “日月乃百代之过客,流年亦为旅人。”哪里有全本?我想见足本的。

  • 0 [已注销] 2012-04-29 14:32:15

    这种东西还是应该看原文,但就中文的注释都多的够让人眼瞎了

  • 1 薄荷味桔子水儿 2014-12-12 12:56:26

    台灣鄭清茂先生翻譯的日本俳句之王松尾芭蕉經典著作《奧之細道》。應該算是日本文學翻譯的經典之作。從譯註中,完全可以看出鄭先生深厚的中日經典文化功底。芭蕉桑就是一個微博達人,段子高手。當然,也是有虛榮心和疑似路盲癥的。

  • 1 延陵季子_ 2022-02-13 10:08:55

    文言部分某些地方翻译过分繁涩,不对照注释难以理解orz __ 【閑か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 】 林林:静寂呀,/蝉声入岩石。 陈黎:寂静——/蝉声/渗入岩石 郑民钦:山色幽静透禅院,细听蝉声沁岩石 郑清茂:一片闲寂里,声声沁入岩里,嘒嘒蝉鸣 __ 【蛤のふたみに別れ行く秋ぞ】 林林:蚌壳蚌肉苦分离,/秋将归去时 陈黎:秋去也——/ 蛤蜊壳肉一分二/在此一别二见行…… 郑民钦:蛤蜊壳肉离, 此时分别去二见, 秋日行迟迟 郑清茂:文蛤殼肉/眼看二見分離/秋將去矣

  • 0 通灵顽石 2022-01-26 17:09:16

    耳旁是同事的叽叽喳喳 我在一旁摸鱼 嗯 心静下来了

  • 0 小心轻放 2022-04-25 22:37:38

    郑清茂译本胜在克制、言简,以文言对古风也有意味,不似陈岩译本洒脱之余个人发挥过多。另,郑译本的注释旁征博引简直是辞典(字又密又小也如辞典),唯有感叹译者不易。

  • 1 全都是风 2022-07-03 22:36:54

    就,不是很能get到日式美学。倒是注者动不动就用曾良的笔记来揭穿芭蕉的风花雪月,觉得非常的日和甚至有点好笑!

  • 0 麦子 2023-02-07 03:29:31 北京

    郑清茂译注雅驯隽永,颇得松尾芭蕉堂奥。期待读到川濑巴水版画的大陆版本。(就,在室友的稠密大鼾中囫囵吞食一些无关紧要但是有趣的书。)

  • 0 桉树叶中毒考拉 2023-07-24 16:29:09 北京

    「閱讀《奧之細道》,或枯淡或優美,或雄壯或哀戚,不覺起而鳴掌拍案,伏而銘諸肺腑…」 讀罷確實是跋中所寫的感受。時常驚嘆於一些非常靈性的感受和書寫的神來之筆。

  • 0 曾沐沐沐隽 2017-02-18 13:40:49

    台湾朋友帮带的。感激不尽

  • 0 兰藻 2020-07-16 17:07:46

    注释详尽,插图有趣,诸如“雪里芭蕉”“炎天梅蕊”“雪埋晚樱”“月伴荻花”的意象很美。

  • 0 yu_gaki 2019-04-03 10:20:56

    名叫阿重 岂非瞿麦花瓣 八重之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