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讲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蓝慕柔 2015-09-06 14:58:20

    初涉红学这本是极好的。不仅因为周先生是大家,更因为“小讲”有提纲挈领之效,脉络严明。其中,周先生的主要观点即①男女主人公是宝玉、凤姐。②史湘云是宝玉最终配偶。③高鹗等人大屁眼子,随便篡改我红,可恨!可恨!④俄本有新探。

  • 1 yuriko 2016-05-18 22:01:33

    很有启发。另外周老真是彻头彻尾的拥云派,硬要把她提到第一主角的位置,可爱。

  • 2 欢乐分裂 2014-10-25 16:15:03

    作为重度脑残级别的红楼忠粉,这本无疑太浅显了,作为入门科普倒不错;周汝昌更重要、更鲜明的观点和论述没办法在这里阐述清晰详尽,呈现了不少“边角料”和提纲契领的枝干部分;在众多红学家中,周老是最系统的。

  • 0 雨雪霏霏 2014-04-05 17:11:51

    让我晓得《红楼梦》的“草蛇灰线,伏线千里”,原来书中无处不隐藏着各种隐线,原来红楼梦深深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为之心折。

  • 0 木易攸 2014-03-04 21:49:17

    这本书力荐!没有读过红楼,读这本是一个很好的了解途径。周老的深入研究才有今天读到的小讲,所揭示的原稿和程高续本其实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可以说的违背曹雪芹本意的。适合品读!

  • 0 猴哥扯把子 2016-03-25 21:28:27

    这本书是在小店里淘到的,里面的内容分析红楼梦分析曹雪芹很到位,学习了!

  • 0 小熊饼干蹦蹦跳 2012-08-10 08:48:12

    红学家里最喜欢周汝昌,最讨厌刘心武。

  • 0 焚琴客 2013-09-04 15:33:45

    虽不无穿凿附会、自作主张之见,然情切意真,非今辈沽名钓誉之“红学家”可比。文笔晓畅,实足一品。

  • 0 如是我闻 2017-03-27 23:19:32

    周老的诸多考证和索隐剖析有不少可取之处,让如我一般的普通读者真正理解红楼有启发之意。只是有些观点未免过于主观,譬如甄宝玉实为神瑛侍者,林黛玉报错了恩;王熙凤才是真正的第一女主角…另外,重复表述严重,显啰嗦。

  • 0 那芙 2014-09-03 21:33:52

    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作者对续写的40回真是深恶痛绝啊。

  • 0 毛毛 2013-06-25 09:23:45

    我为什么这么不喜欢周汝昌。。。仅仅因为他是拥湘派吗?

  • 1 jiabeihhx 2012-02-12 17:41:54

    其实我比较郁闷的是,每次感觉他要告诉我点我很想知道的事情的时候他突然又不说了

  • 0 麦德 2013-08-06 09:37:23

    没想到看着还挺好玩的,一本红楼梦能扯出来这么多事,尤其是版本之说,应该找时间重新看看。。。

  • 0 妙星 2014-04-17 16:48:40

    有点意思,有点启发,但有些观点觉得不太有说服性

  • 0 いずみ ちあき 2018-02-06 15:08:20

    (2018.10) 1. 第一反应是不愧说刘心武继承/发扬了周汝昌的学说,把个人观点当成曹雪芹钦定事实这个风格真是一样一样的233. 2. 毕竟是“小讲”,篇幅和受众都决定了没有足够的推理/考证,讲得太浅。3. 脂评说得那么清楚,周老先生居然分不清顽石对应玉(物)、神瑛侍者对应贾宝玉(人),反而附会出黛玉还泪还错了人,简直可叹可笑。或许是因为老先生过于执着于湘云了,同时也导致了本书对黛玉和宝钗严重的忽视和trivialize。

  • 0 差不多先生 2013-04-07 22:24:19

    果然是红学大家!遗憾的是在先生仙逝后才读到其作品。

  • 0 雾凇 2019-01-19 23:40:02

    蜻蜓点水,实质内容太少、太浅了,太多个人偏见。本来每篇都很短,还那么多车轱辘话强行占篇幅。

  • 0 玉光引 2021-12-24 16:18:55

    我一开始并不太喜欢周老先生的红学研究,因为他太喜欢湘云以至于几乎把钗黛无视了(特别是钗)、太过看中脂砚斋的评语并且认定脂砚斋是女性、对鲁迅先生和张爱玲的结论也捧得不像话。其他诸如同意刘心武的秦学、对雍正没一句好话什么的都无关紧要了。 但是看得越多,越觉得周老爷子对红楼的理解和研究有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审美、价值取向,对其整体结构的洞见也非常人可比。至于书外的曹学,也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程高的批驳虽严,并非出自私心,而是一片赤城。 老一辈的红学家如俞平伯、周汝昌,就算抛开红学研究也是国学大家,况且他们做研究的这份细致和严谨,实在值得后人们学习。

  • 0 Suez 2022-11-28 01:24:57 四川

    小讲太小,不够篇幅深解,只有零星观点新颖有理,如宝玉与王熙凤是双主角,花开两枝,前者主“人散”,后者主“家亡”。存疑处就多,第一就是作者觉得顽石入红尘有目的性,不是“凡心偶炽”;以及他坚称贾宝玉是石头而非神瑛侍者,我现在觉得匪夷所思。全书有一则“平地一声雷”的发现,是作者推出宝玉生日在芒种节,对应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携石下凡,惊醒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正是芒种时节的仲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